高校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建设探索
——以五邑大学为例

2015-03-18 07:05鲍松堂
关键词:评价发展教师

伍 波,鲍松堂

(五邑大学 1.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研究生处;广东 江门 529020)

高校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建设探索
——以五邑大学为例

伍 波1,鲍松堂2

(五邑大学 1.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研究生处;广东 江门 529020)

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依托开放的校园网络平台,进行教师教学成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五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内容设置、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教师教学能力;电子档案;信息技术

五邑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教学型地方大学,设有17个教学院(部),拥有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的43个本科专业。现有在职教职工近900人,其中专任教师670多人:34岁(含)以下的211人,占31.5%;35-39岁120人,占17.9%;40-44岁62人,占9.3%;45-49岁128人,占19.1%;50岁以上149人,占22.3%;44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近60%。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展,教师数量将会持续增加,中青年教师比例也将持续提高。现有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大多数来自非师范院校,他们既缺少教育教学专业化的系统培养背景,又缺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主动积累。同时,具有行业背景和取得专业相关职业资格的年轻教师偏少,有的虽取得资格,但由于缺乏后续的实践经历,造成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另外,一些新办专业、适应社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工科类专业、个别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传统优势专业的师资比较缺乏。因此,提高现有教师教学能力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在现代技术部资源和技术支持下,基于构筑学校数字化教学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要,在对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建设的理论、设计与开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五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2014年3月尝试创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一、创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现实意义

教师教学成长档案是指记录和保存教师教学发展状况各种材料的集合体。它是描述教师职业生涯中专业发展的有效工具。[1]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依托开放的校园网络平台,进行教师教学成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主要存在并运用于中小学,而在高校应用很少。事实上,目前在高校建设并实施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也很有必要。首先,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创建教学成长电子档案不是负担而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大学教师都会面对职称评定的事情,很多教师由于平时不善于收集、整理个人材料,以致评职称时候出现慌乱寻补材料甚至有些材料寻补不着的状况。创建教学成长电子档案有利于教师梳理职称评定材料,方便随时调用,也有利于他们养成收集、整理、存储教学实践材料的习惯,丰富实践教学案例。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反思、自我客观评价教学状态,便于他们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及时诊断并解决问题。

其次,对于教学管理部门而言,创建教学成长电子档案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以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评价项目组的J.巴顿和A.柯林斯首次证明使用成长档案袋对教师进行评价具有可行性。[2]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电子档案袋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交互能力、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取用非常便捷的优势逐渐得到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重视和关注。电子档案袋评价在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实践应用。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所做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实施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LDP e-Portfolio Report,把电子档案袋评价功能描述为:电子档案袋是高度个性化的、可制定的、基于Web的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对教师成长电子档案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优势和不足,发现本校教师在成长历程中反映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而发掘有针对性的发展主题,有效地开展教学发展服务活动。

再次,创建教师教学成长档案是教师发展中心进行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学校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体系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作为教师教学成长历程的记录,是促进教师教学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也是学校管理部门检查教师教学工作及实施发展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进行广泛而实质的对话平台。[3]它对共享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氛围、构建教学文化、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内容设置

设置科学合理的电子档案内容板块,是建立教师成长电子档案的关键环节。目前这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格式和固定的模块,尤其是对于高校建立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还需要漫长的摸索过程。

以五邑大学为例,前期我们已做了部分实践工作。创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之前,必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创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2.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应当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3.每个方面的内容以什么样的材料来充实?4.收集到的材料以哪种结构呈现?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在现有教师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将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分两个基本版块:一是背景档案;二是成长档案。背景档案里主要涉及姓名、性别、政治面貌、最高学历、职务/职称、所属院(部)、移动电话、电子邮箱、专业方向、已授课程、教学特色、教学科研简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信息中有些可以公开,有些属于个人隐私不便公开,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录入并选择公开的栏目;成长档案主要包括教师发展记录(培训记录和参与人才计划项目记录)、教学/科研成果(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发表教研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评价记录(学生评教记录、督导组评教记录)等内容。为保障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通用性,主要材料信息主要以WORD文档格式保存,佐证材料以附件形式保存。附件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也可以是图片格式,还可以是音、视频内容或EXCEL表格等。

在创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真正建设过程需要教师参与共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是主角,而是设计者与引导者。为此,教师教学发展依托数字化网络平台,结合实践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在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功能和内容上做了调整和增删。1.对教学背景档案版块进行了如下修改:删掉了专业方向一栏;对职务/职称一栏进行修改,突出职称的晋升过程;对最高学历一栏进行修改,突出了学历提高的过程;增加了从教时间、教师资格证及取得时间、普通话等级、计算机等级、个人主要荣誉及取得时间等内容。此项内容的重点部分是“教学特色”,它让教师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并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2.对成长档案版块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培训记录,突出了培训主题、培训部门、主讲人等信息;教学方面,突出了教研教改情况、教改课题研究、教研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包括教材的出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情况、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最佳教案集锦、最受欢迎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内容;科研方面,突出了科研论文或专著及专利情况;评价方面,增加了教学奖励或事故记录。评价方面的内容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派专人负责输入,以保证信息的客观公正、真实可靠。3.增加了职业发展规划版块。职业发展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和社会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4]教师教学发展规划既有长远发展目标即总目标,又有短期发展目标即年度目标。实现发展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对现状的分析,以及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的有效措施,同时需要学校为配合实现发展目标而提供的各种支持和帮助。这个版块的创建既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教学能力发展,又能帮助教师有效地避免职教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一阶段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这种心理与行为状态直接导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出现认同危机,并弥散于教师的心理和行为的各个层面,从而成为一种职业性的伤害。[5]同时,这个版块还是教师与学校及院部的教学管理部门及管理工作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教师通过正当诉求,获取及时支持和帮助,教育管理者也能通过对教师诉求的分析、处理及时提供解决的办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增删,我们设置的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构成分为教学背景档案、教师成长档案、职业发展规划等三大版块,各类别的相关要素组成见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五邑大学目前对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维护,采取以教师自主管理和维护为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指导和协助、相关院(部)督促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中,除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输入外,其他内容由教师网上填写,并进行日常维护和及时更新。教师可以随时调用自己的电子成长档案的信息,也可以随时补充、增加自己的信息,但是需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其信息进行审核和把关,保证其客观、公正和真实。教师若调动,如果是校外调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及时将其档案移到一个专门的信息库;如果调动到校内其他部门,档案也要随之转移到新的部门。

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引导,需创设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管理者和维护者以教师本人为主,如果教师本人对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认识不够成熟,那么他们在管理和维护方面难免存在困惑,出现敷衍了事甚至消极不合作态度。只有需求来自自我设计和自我要求时,个人的努力才能自觉地最大化投入。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对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引导教师真正认识到创建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并发动教师主动参与、自觉共建。在创建、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工作,如提供方便易懂的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管理、维护指南,引导教师挑选存档资料等。其次,定期、分专题展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这对被展示教师是一种无形的促动作用,既让教师因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得到认可、肯定而产生一种成就感,也让教师看到自己教育教学思想和能力成熟的过程,同时对其他教师也能起积极的宣传、示范和辐射作用。再次,利用各种活动宣传或研讨创建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的做法与经验。如组织沙龙,让大家畅谈感受、体会,或提出问题、建议等。

有效管理,需面对5个问题:1.教师意愿问题。要注意尊重教师的意愿,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展示与否、以什么方式展示、展示哪些内容等,要与当事教师充分沟通、协商一致。2.管理方式问题。在监督和管理方面,一定要注意方式,采取人文化管理模式,尽量避免教师的抵触情绪。3. 标准化问题。有了标准,就有了管理规范,不但便于材料的审核,更有利于资源的共享。标准的建设以最高级别的标准规范为宜,如基础数据应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数据规范》等若干标准来建设。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需要现代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统一规范。如课堂实录中,不同的教师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课程时长、存储大小等都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性规范。[6]4.内容的选择问题。在成长电子档案创建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同时要注意资料的筛选、合并和归类,避免将其变成单纯的资料袋。5.档案评价问题。对不同层面教师的成长目标和评价标准要有所区别,评价时对教师个人要多一些纵向比较,少一些横向比较。同时,在发挥其评价功能上要慎重,要注意引导,避免相互攀比,要让其真正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总的来说,建立教师教学成长电子档案非常重要,但是怎么做才能更有效,还需要一个思考和实践验证的过程。

[1]邱九凤.教师成长档案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工具[J].教育探索,2010(8):99-100.

[2]巴顿,柯林斯.成长记录袋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

[3]王晓霞.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 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J].科技信息,2011(8):510-511.

[4]鹿凤山.试析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9):1092-1093.

[5]冠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教育情报参考,2006(10):72-75.

[6]尹恩德.教师专业成长数字档案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0):10-12.

[责任编辑 文 俊]

2015-03-16

伍 波(1980—),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城市文化研究。

G645

A

1009-1513(2015)03-0089-04

猜你喜欢
评价发展教师
最美教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