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高校民族体育“民主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03-18 08:28刘付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主化社团民族

刘付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体育学系,广东 茂名 525000)

粤西地区高校民族体育“民主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付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体育学系,广东 茂名 525000)

论文经过一系列的全面调查之后,对于粤西地区高等院校内的民族体育有着一定的了解。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高等院校的民族体育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的政策要求和改善高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有着相当可观的效用。对于高等院校民族体育更好的向前发展给予一些意见。大学生民族体育想要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加强管理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

大学生民族体育;粤西;现状

高等院校的民族体育是大学生自我发起的有一定组织性的有一定目的性的活动团体。民族体育本着强身健体的理念推广体育运动为目的向广大大学生提供服务的大学生团 体。大学生的民族体育在推进大学体育运动的举行与增强大学生的素质方面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贡献。除此之外还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大学生的团体意识、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本文将总结各大高校的民族体育成功的经验,深层剖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高校民族体育未来更好更快发展提出改善性意见。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首先,在四个高等院校内的各个民族体育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400份,收回有效地330份。

(2)实地走访。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学院团委进行深刻座谈,了解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与学院民族体育社团联合会的主席,民族体育干部讨论了他们的民族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做好记录。

(3)文献资料查阅法。在中国知网与广东省图书馆查找了1997-2008年所有的有关于体育方面的学术性论文的篇数并做好记录。

(4)追踪调查法。在湛江师范学院的民族体育中随机的选中20名,并对选中的同学进行了基本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时间的调查与测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民族体育的现状

(1)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如今,四所高校中有部分民族体育社团。民族体育都属于各个院校的团委管理。大学生民族体育都是学生们根据自身爱好兴趣为了团结同学结交好友而自发创建的团体型组织。其中的不同项目会吸引不同的人才加入其中。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高等院校的民族体育对于大学生的参与与退会都是自愿性原则。制作宣传与推广不强行要求同学参加。每年都会有一次民族体育社团的招新与换届活动。为新生入学营造机会为上届组织干部表示感谢。据初步估计,一个民族体育社团的人数在60-200人不等。部分社团的人数可能超过400人。因为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其中很多的民族体育是大部分同学都热爱的项目活动,就会有特别多的同学参加民族体育社团。

(3)会费交纳与管理。一般的大学生进入民族体育社团都会缴纳10-15元左右的会员费,即成为民族体育社团会员。会员费由社团收取并又社团自己管理。其社团费用支出的主要项目是日后的各种活动开展的费用。对于社团举行大型活动的经费都会由社团成员自行拉取外联获得活动经费。活动经费在500-1000元之间不等。有的商家会提供服饰赞助等等。大型社团的活动主要有三个来源:学校扶持、会员费缴纳、赞助商赞助。

(4)大学生民族体育开展活动情况。大学生民族体育的活动形式多以自主练习、高年级会员教学辅导、小型比赛为主。一般情况下,各个民族体育社团都有自己的活动时间。普遍的活动时间在晚上或者周末。频率一般在一周一次或者是一周两次。竞赛性的活动一般情况下是不定期的举行,除非是有传统的每年比举行一次的校内大型活动。竞赛性活动的时间也是随机的。有时候社团活动也会配合学校的或者学校之外的一些活动一起举行。

(二)大学生参加民族体育的动机

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民族体育社团的主要动机在于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提高体育运动技能、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录、认识新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等良好动机。

(三)大学生民族体育的作用

(1)民族体育的作用在于能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名健身的政策方针。研究表明,高校民族体育的建立与运行更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

(2)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推进校园体育文化良好发展。现如今,高等院校体育活动形式多样,民族体育活动种类繁多。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民族体育每年都是会举办一定数目的活动的。将近一半的民族体育会每个星期都会举办活动。四分之一的民族体育社团会两周举办活动一次。社团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训练和团体竞赛,民族体育还不时的组织举办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赛事欣赏之类的社团活动。有部分社团还组织大学生相互走访院校交流,相互学习。有一些民族体育社团还在学校范围内开办自己的刊物杂志等等。所以,高校民族体育社团的多样化形式活动的举办对活跃校园环境,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3)能够减轻学校体育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研究表明,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体育运动职能部门在大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工作很大部分上依靠着学生体育团体组织的工作。很多情况下,学校体育职能部门都把职能下放给各学院的民族体育组织。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一个监督执行与引导的作用。把握整个事情的大局,让民族体育具体实施计划工作。

原本意义上来说,开办体育活动是体育职能部门的原本职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院老师与领导自己的工作很繁忙,很难把心思放在体育活动工作中来。所一般情况下,学院内的体育运动事务的重任就会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民族体育组织的肩膀上。学院给予学生组织足够的经费支持与人力支持。这样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们自己对课余生活事务的处理能力与工作责任心的培养而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

(4)能满足大学生多种强烈的心理需要 据官方学说表明:“人类滋生的心理情绪由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转化而来,当满足了人类的心理需求的时候,人内心深处会产生愉悦,高兴,满足的心理情绪。会变得积极向上,对人间事物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使人会有一种想要积极干活的动力。”高等院校的民族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首先,大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某个民族体育社团,其中表现出来的自由性与自主性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接着就是在社团工作过程中与陌生人工作上的交流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满足大学生想要与外界交流的心理需要。然后,大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不同事物的处理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满足大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还有,大学生在社团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够满足大学生自我奉献的心理需求。最后,繁重的事物劳动能够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求。

(四)大学生民族体育发展中的问题

(1)民族体育活动的质量不高。民族体育活动的质量保障是民族体育社团发展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研究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的民族体育活动中的社团成员大一学生居多,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占绝少小的一部分。大一学生执行力差,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花费的精力少。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很难有掌控大局的出现。往往出现下面做事难,上面做事懒的问题。很多社团都是在招新时弄得热火朝天,在学期活动中平平庸庸。往往会给学生们带来受骗的感觉。

(2)民族体育社团干部能力不强。民族体育社团干部是否优秀决定着一个社团是否能够有长远发展。在大学生民族体育中的体育干部都是由大一届的学长学姐的担任。这些学生干部都是从干事时期慢慢的培养出来的责任感意识还算不错的同学担任。但是在当上干部之后很多一部分同学会开始松懈自己身上的责任。感觉自己已是干部,可以轻松管理一下就足够了。这种情况往往会使的一个优秀的社团慢慢的走向失败的境地。干部的责任心不仅能够把工作做好,而且能给大一的干事做好标榜,为未来社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民族体育活动缺乏场地、经费。社团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其中最让人难以处理的难题就是活动需要的场地设施难办。社团经费不足也是民族体育活动举办受到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一个好的设备与场地的布置是不可能有一个好的活动出现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活动质量是很受场地和经费的影响的。

(4)职责分配出现问题。大学生民族体育活动的举办是需要人员参与日常工作的。

大学生平日生活除开学习还会有自己的事务。有些时候对于社团分配的任务很难以严格执行。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任务分配不均的问题。工作不协调会严重影响学生干事的工作心情,影响活动的质量。

三 结论与建议

(1)高等院校的民族体育组织是学生自我意识的综合体现。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良好发展。促进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市场的扩展,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发育需要。民族体育的举办活动的质量不高,干部的执行力不强,活动场地难解决,活动经费受限制是现阶段大学生民族体育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

(2)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学生民族体育的建设过程。合理的进行体育活动是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保证因素。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保证未来学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在社团组织中缺乏经验,缺乏大局观,缺乏工作的一些知识,非常需要学院或者学校老师的积极指点。而且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学校有一定的义务为学生社团组织解决场地与费用的问题。保证大学生活动高质量与高效率。

(3)活动举办过程中要做好策划工作。想要举办一个好的团体活动,写一份好的活动策划是第一步。在活动举办过程中要有条理地一步步开展工作,积极调动工作人员,合理分工,积极参与工作中来保证活动的圆满成功。

[1]纳亮.宁夏高校民族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2012,(3):147-147.

[2]甄浩.基于文化传承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华章,2014,(18):262-262.

[3]李晓明,郑杰.高校民族体育舞龙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124-125.

(责任编校:张京华)

G807.4

A

1673-2219(2015)04-0160-02

2015-01-15

刘付新(1980-),男,广东化州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主化社团民族
缤纷社团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K-BOT拼插社团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