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庙会:传统文化的民间狂欢

2015-03-19 05:30林迪
时代报告 2015年3期
关键词:古庙城隍庙庙会

林迪

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内涵的一种民俗文化,既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全景呈现。同时,它还是一幅富有浓郁民族情调的风俗画,包藏着五千年东方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长的人生意味。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庙会,就是在宗庙祭祀的地方进行聚会、祭神、娱乐、购物等的活动。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

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远古时的人类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能理解,不能抗拒,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社”,古指土地神。周代,王为群姓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周礼·春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是有深刻影响的。

商周时期,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有贡献的英雄人物。这实际上体现了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嬗变过程。

庙会的发展演变

庙会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后来也有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谓之迎神赛会,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活动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但是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

唐宋毕竟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释道三教并立,进入全盛时期。庙会活动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等。佛道二教大量修建寺庙、道观,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从而促进了庙会活动的繁荣。此时,庙、台、祠、宫、观、庵等宗教建筑十分密集,龙王庙、天爷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关爷庙、山神庙、河神庙、禹王庙、圣母庙、二郎神庙等数不胜数。这些为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庙会亦应运而兴,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

明清以至于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完善时期。明代庙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会”“会馆”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如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的“山、陕会馆”。

现今,庙会又重新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河南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浚县庙会、淮阳太昊陵庙会、开封庙会、洛阳西大街庙会、郑州城隍庙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南庙会文化。

浚县正月古庙会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河南省影响较大的三大古庙会之一,产生于距今1600多年的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据《大伾山志》记载,后赵皇帝石勒开凿大伾山大石佛时,民众集结进香,朝山拜佛,形成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浚县大伾、浮丘两山相继修建了许多寺庙和道观,庙会规模逐渐扩大。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事蒋虹泉主持修建浮丘山碧霞宫,从而形成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基本规模。

浚县正月古庙会规模大,会期长。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长达月余,影响周围5省80多个市县,高峰期日人流量近30万人。县城四关四街人流如潮,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7年,“浚县古庙会”和“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庙会充分展示浚县以村镇为单位的民间的汉族民俗表演节目,表演的队伍穿过县城到会场从大伾东山大佛到浮丘西山的云霞仙子延绵近十里。各地前来赶庙会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那里的民俗表演具有自己的特色,有许多古装戏是根据古代的典故演义而来,有些传统节目据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庙会上三层人叠起的高跷、太师椅上高空翻滚的舞狮、盘鼓、秧歌、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社火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以“逛正月庙会、拜浚县大佛、过传统大年、赏中原民俗”为主题,庙会期间举办了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中原民间工艺精品展、祈福大法会、元宵节吉祥灯会、中原民俗文化研讨会等内容深受民众的欢迎。活动高潮为初九到东山即大伾山,和十六到南山即浮丘山。正月十六是古庙会的最高潮,这一天民间社火队及一些艺术表演团体在两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放火铳、耍杂技、唱戏曲,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届时商家赶集,人流如潮,是观瞻豫北一带纯朴民风民俗的绝好机会。

80万人赶河南淮阳庙会

“太昊伏羲祭典”和有“天下第一庙会”之誉的淮阳二月古庙会,因其会期之长、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曾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专家评审鉴定和当地公证机关公证,太昊陵祭拜、敬香单日游客曾达825601人,成为全球“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史称中国最“牛”的庙会。

淮阳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建都和长眠之地。伏羲位居“三皇之首”,当地人称“人祖爷”。相传伏羲“定姓氏,制嫁娶”后,在本氏族内部近亲婚配被禁止,男女配偶,必须到外氏族去找,并鼓励每年仲春不同氏族的男女找一聚会地,谈情说爱,这就是太昊陵庙会的起源。

在太昊陵庙会,人潮如流,人们提香拎纸,有些一步三叩头,有些甚至拖家带口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赶来,有烧香的,有还愿的,有祭祖的,有逛会的,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因为伏羲管着人类繁衍的大事,在庙会上,有不少求子还愿的人。在太昊陵祭拜过“人祖爷”后,香客还要买一些泥泥狗带回去,这种独有的艺术品,是为纪念伏羲、女娲“抟土造人”育万物而制作的。人始门内是给高祖伏羲上香祭祖的地方,蜂拥的人群在这里围的水泄不通,历来每年的庙会这里都是香火旺盛,人群攒动。不少香客因为无法靠近殿前香炉,只能隔着人群远远地把香抛进去。

郑州城隍庙庙会

“神”是人想象出来的,而城隍庙里的神并非人们想象出来的,这些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皆是在该城市为官或生活过的廉吏、忠臣、英雄、品行正直或做善事的人,所以城隍神因城市而异,如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是秦裕伯,郑州城隍庙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

据说,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纪信被项羽活活烧死。

后人为悼念这位忠义之士,被百姓选为郑州城隍庙里的城隍,每逢春节和城隍爷寿辰之日,善男信女都会到城隍庙来进香礼拜。

庙会期间,地方组织演戏、玩社火等以娱城隍神灵。四方百姓纷来臣愿许愿、祈福祈寿、进香摆供。从会头到会尾,城内几条街上总是万人空巷,热闹非凡。高高耸立的城隍庙戏楼,金碧辉煌的大拜殿,精细华美的砖雕、巧夺天工的木雕、彩画,还有那古老的大榕树,都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透视出传统文化的信息。

改革开放20年来,城隍庙逐渐成为郑州市老城区民俗文化的重要地带。近几年来,城隍庙曾多次举办郑州城隍庙文化庙会活动,集中展示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汉族民俗文化艺术。戏曲演唱、秧歌队、盘鼓队表演,唢呐演奏、民间剪纸艺术、黄河澄泥砚、南阳的烙画、淮阳的泥泥狗、历代青铜器、钱币,紫砂各大系列展,专家现场文物鉴定等,应有尽有,为千年古庙增添了新的艺术魅力。

河南的庙会文化不只在本地传承,还走进了台湾。汇集了中原民俗文化精华的“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已经在台湾成功举办了五届。于2月22日闭幕的第五届就以“欢乐春节·魅力河南·锦绣中原”为主题。台湾的民众不仅可以观看到誉满全球的少林功夫绝活表演、太极拳表演、豫剧表演等经典节目,还将了解到河南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欣赏中原大地的书画摄影展、品尝河南风味美食,参观钧瓷、汝瓷等精品瓷器展。这亦是河南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美丽缩影。

大凡历史悠久的地方必然人文荟萃,勤劳智慧,能人辈出。前人们用智慧打造的庙会显示出来的是古城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演绎的是民间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精神狂欢。在传统的庙会上,我们能酣畅淋漓地领略到河南这片土地上古老城乡传统民俗的文化盛宴。

天地流转,时光不居。无论这一方土地如何变迁,人们的内心深处会永久铭记庙会上这一幕幕的美丽画卷,在烟波浩荡的世风里频频回首当初的淳厚与朴拙,流淌在血液里的永不变质的乡愁与眷恋将在这方土地上久久地回荡,那些美好的景象和欢乐的笑声将长久地铭刻在记忆深处。

猜你喜欢
古庙城隍庙庙会
城隍庙是怎么来的?
逛镇江城隍庙街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过莲华山寺
庙会经济
山间“古庙”,笛声悠悠
神秘古庙的门前
城隍庙里红红的年味
闹中取“景”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