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研究

2015-03-19 09:24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委派高校后勤后勤

王 伟

1985年党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开始。在初期的试验探索阶段获得较好效果后,1999年11月国家召开首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正式推进全国范围高校后勤改革的实施。自此以后,改革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1]为了能像企业一样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环境下生存发展,我国高校后勤已稳步实现从行政组织到经营单位的跨越,许多高校后勤都注册成了独立的法人机构,有的高校后勤虽然没有注册,但实际上也在按照市场化企业方式经营运作。若要达到高层次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后勤人士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论证和实践探索校验才能实现。作为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财务管理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增大,改革速度因此减缓。[2]针对各院校现阶段后勤集团的经营管理,我们发现许多亟需财务研究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主要领导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的兴衰成败往往与其财务状况休戚相关,财务管理在任何企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渴望成为现代高水平企业的高校后勤集团亦是如此。可以说,财务管理是高校后勤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本应受到高校后勤主要领导重点关注的财务管理,却在现实中明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分析原因主要有:1.原本属于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后勤集团,在组织形式上虽已改建成一个能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但其法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聘任依然占用着学校的干部行政编制,直接接受学校组织的领导和监督。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如何圆满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才是集团管理者首先考虑的重点。由于这种体制内的思维方式已逐渐养成习惯,后勤领导在进行决策时就很难再突出科学经营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对专业性很强的企业财务管理有足够重视。2.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处理问题的环境已日趋复杂多变,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由于后勤集团的特殊地位,使其在高校的办学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很多学校仍将后勤纳入到行政部门一起考核,采用统一的行政单位标准模板,通过上级校领导打分和其它部门互评的方式计算最终成绩。这种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更像是一种形式,它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还是以定性考核为主。而且学校考核范围内没涉及到集团年度的财务经营状况,这就造成很少的后勤领导能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他们很多甚至抱着即便亏损了还有学校买单的想法。一个连集团盈利亏损都不在乎的领导者,于情于理恐怕都很难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

(二)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高校后勤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怎样建立起既满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又符合后勤集团经营实际的财务管理体系,[3]在完善法规制度的同时,不断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以及降低运营的经济成本,提升高校后勤的经营效率和高水平服务教学科研的综合能力,是摆在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制度》等法律法规,但高校后勤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会计法制环境,从而难以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完整与规范。[4]目前,全国尚没有形成统一的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准则,在涉及高校后勤财务法规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学校所购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由此在实际工作中相似的经济业务会因理解上的差异而在会计核算上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执行标准的选择和实务处理的好坏,否则会直接造成会计账簿的设置不完整;财务信息不全面、缺少可比性;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性差等问题。

当今高校后勤的财务核算体系发展已无法满足其社会化改革的步伐要求。高校后勤现行的财务预算与成本管理都远远不及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进而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造成财务管理的效益低下、名不副实,在经营管理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还滋生了贪污腐败的坏风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不应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还应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去深入透视财务数据信息的内涵,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全面、有效的经营信息和决策依据。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仍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造成财务分析形式上呆板、内容上千篇一律,没有可读性,久而久之财务分析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由于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很难在高校后勤的经营中起到应有的管理作用。

(三)高校后勤二级财务委派制仍有不足

学校通过会计委派制度向后勤的二级财务机构派遣主办会计或财务负责人,在对集团进行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还肩负着后勤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任务。从十多年会计委派制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1.由于高校本身就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现状,校级财务部门的高级别会计人才已严重不足,派往二级机构的高层次财务人员则更加奇缺。因此,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委派的后勤财务负责人都只有中级职称,管理者自身实力尚不过硬又何谈建立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况且,后勤财务会计队伍的组成大多是以前从事普通后勤工作的人员,他们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会计知识培训;即便有少数新增的缺口岗位,也因为工资待遇低,只有专科生才来应聘。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后勤二级财务队伍的建设难上加难。2.高校后勤集团下属中心的产业现已涉及多方面行业,既包括原有的物业管理、餐饮生产、建筑维修、绿化园林、水电保洁等传统服务业,还有幼儿教育、文字印刷、商业贸易等新型产业。由于所涉经济业务活动复杂、会计原始资料繁多、其经营管理又牵扯到多个行业领域的税收制度和法规准则,后勤现有会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因此,委派财务负责人应当在保证会计核算准确的前提下,努力带领团队在财务管理方面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这也是对高校后勤财务委派制度提出的更高要求。3.依据财务委派制度,在协调统一后勤与学校的关系时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由于委派会计受到学校财务和后勤集团的双重领导,客观上很难确保从业的独立性,对被委派单位的监督上和预期仍有较大差距。现行体制下,监督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制约的关系:委派会计在行使学校赋予的监督职能同时,又必须服从后勤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如果后勤主要领导对会计委派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又疏于自身的约束,这就会使委派会计处境尴尬,如果要努力获得集团领导信任与支持以便顺利开展工作,就很难再旗帜鲜明地从学校的角度进行监督。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后勤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

高校后勤有着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双重身份,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后勤既要在管理上满足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又得在运营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然而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后勤仍侧重于为学校教育做辅助工作,缺乏对自身企业基本利益的实现。因此,笔者认为需改变后勤部门及管理者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将集团的年度财务经营状况纳入考评指标,并在评分系数设计上与其对教学、科研服务质量的评分标准相同。通过强化高校后勤领导者的财务管理意识,使他们在面对所经营管理的业务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将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最优化、效果最佳化和效率最大化,还能顾及到企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5]

(二)健全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系

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诸多变化,如何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借鉴近些年来各地院校取得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总体思路是,首先应统一现行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进而制订出专业的会计核算准则,再通过加强预算成本管理和科学财务分析进一步完善。

1.共同执行和遵守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我国高校后勤财务核算方法既保留有事业单位的部分、又采用了部分企业管理的模式,如何建立起能让各高校都能共同执行和遵守的财务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笔者认为应先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出统一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再完善健全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经济实务规范。这样就使得高校后勤在处理相似财务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在会计核算中实现统一的账务处理,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各高校后勤财务数据的比较,依据其可靠的基础信息做出行业间的指导和管理。

2.预算与成本管理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财务的客观需求。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中,能否根据市场信息和实体自身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是其驾驭市场的关键。完善的预算管理,需要高校后勤先综合考查各实体的经营目标,进而测算并分解出具体预算指标,执行的过程中再由各实体职能部门按照目标利润、销售预计、成本预算以及期间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申请调整变动预算计划,寻求达成实现经营目标的最佳预算方案。加强高校后勤成本管理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后勤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后勤实体部门在强化成本管理的同时还需保证具体经营活动的质量水平,把提质降耗作为实体经营运作的主攻方向,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强化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有:通过成本计划预测出相应的成本标准;通过成本核算控制成本的消耗;通过与同行业及自身情况的对比分析,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6]

3.财务分析也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揭露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建议,从而帮助决策者提高管理水平。就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搞好高校后勤财务分析应注重以下几方面:首先要重视财务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财务人员在做好原始数据统计的同时,还应多加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学校的财经工作,多去收集兄弟院校的同类资料;其次要注重事前分析,通过对财务基础信息横向和纵向的比照,能为后勤实体的发展预选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再次是了解、掌握市场经营运行规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促进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好的财务分析就是要利用现代专业的指标考核和分析方法保证所有管理决策都建立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科学的财务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以及提出建议。分析的内容需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特点,抓住问题矛盾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原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数据的主、客观原因。高校后勤可以通过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归纳整理,达成分析结论与实体业务经营状况相互印证的目标,从而帮助管理决策者不受主观因素干扰,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客观和公正性。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工作

就目前高校会计委派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学校对后勤委派会计有“一派了之”的思想和做法,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结果导致委派多流于形式。因此,完善会计委派制度的关键核心是强化其监督约束机制,重点应加强对委派会计的后续监督管理。笔者建议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安排学校财务人员按月翻看后勤的会计凭证及报表,通过这种定期的检查,在规范委派会计工作的同时,也是对后勤主要领导的一种有效监督,另外,它还可以加强业务交流和学习,能够帮助继任的委派会计较好开展工作。二是安排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后勤的年度财务审计工作,通过学校监督部门的参与进而有效防止中介机构在审计过程中避重就轻或其他违规事项。三是加强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监督、考核、奖惩,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

[1] 曹保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与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10-12.

[2] 张永群.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21-24.

[3] 杨婉昱.高校后勤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1(3):68.

[4] 孟素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探究[J].时代金融,2011(12):18.

[5] 曾晓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4):71.

[6] 胡建新,傅祖浩.高校后勤实体应加强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J].经济研究,2009:76.

猜你喜欢
委派高校后勤后勤
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实施办法探讨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