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研究

2015-03-19 19:28岳文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质机制体育

□ 岳文雨

儿童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身体体质健康状况决定和影响着人一生的身体状况。错过这个时期,就失去了发展的关键机会,没有任何弥补的可能。尽管我国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和努力,然而,普遍认为不管是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是在干预工作方面都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有人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的下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实际上这是个误区。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稳定持久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在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缺乏的局面下,所提出的一些措施,很难形成长期的稳定的效果。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和改善是从建立有效的干预机制开始的。本文在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特点和规律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持续稳定系统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包括学生体质健康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保障和服务机制、监督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一、基础教育阶段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的意义

(一)干预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发挥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身需要,激发好内因的根本动力,才能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因的积极作用;而做好外因工作,反过来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的内部需要。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也是个发展的问题,各种因素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将是长期而持续的。从根源上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需要营造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一个稳定持久的机制。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一股综合持久的力量,推动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的形成,促进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

(二)干预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形成长期的干预效果。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是长期的综合的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形成的,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有赖于建立稳定的干预机制,在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缺乏的局面下,一些措施只是短暂的,起不到根本的作用。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的长期干预机制,包括引导和激励机制、保障和服务机制,监督和评价机制。

1.引导和激励机制。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重视体质健康,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激励和调动学生发展自己体质健康的积极性和动力。主要内容有:学生学习业绩评价引导、家庭教育、学校课堂内外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

2.保障和服务机制。主要促进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利条件,解决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做好保障和服务。主要内容有:建立有利的周边的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学生营养工作、改革与完善学校体育等保障工作,其中重点是学校体育工作。

3.监督和评价机制。主要是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评价和反馈,强化学校的制度建设,建立工作绩效评价等。主要内容有: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督导委员会,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制度,检查和督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施定期的监督和结果公布反馈,对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干预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动员各方面力量。在这个机制中,协调动员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每种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综合发挥共同的效应,指向明确统一,都是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政府相关部门包括教育、卫生、体育等,主要职责是制定指导和监督评价法规文件、帮助解决学校、社区相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反馈。在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时,一定要把这个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考虑在内。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重要力量,主要完成落实干预机制中不同环节的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区域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家庭方面主要完成家庭健康教育、学生营养卫生、生活习惯等的养成教育,配合学校监督完成有关干预工作。社区主要是配合学校完成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完成有关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建设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的内容体系

(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引导和激励机制。

1.真正意义上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让增强体质健康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让“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际行动。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把学生体质健康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体质健康展览、运动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理念,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中小学生“减负”的共识和合力,狠抓各项“减负”制度的落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强化学生学习业绩评价的正确引导。在学习业绩评价方面,坚定贯彻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原则。中小学要将体质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虽然一些地方实行了体育中考的政策,但是体育中考还存在考核标准过低、激励功能不足等问题。

3.建立学生健康行为奖励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体育锻炼习惯,大力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健身奖励机制,如凭积分卡换取书籍、阳光少年证章等。

4.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家庭进行体育锻炼价值的宣传,人人树立健康新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加强各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积极健康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从小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保障和服务机制。

1.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学校健康教育法规。积极开展学校卫生工作,使办学条件达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努力使学生的传染病、常见病等发(患)病率逐年下降。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2.规范和完善合理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应向学生及家长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提出中小学生假期作息安排的参考指导意见。学校积极进行课业减负,家长也要在学生的娱乐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积极配合,努力做到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进行合理的娱乐、放松方式。建议学校布置体育运动方面的家庭作业,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家期间完成一定数量的跳绳、踢毽子等适合在家庭完成的体育运动,并要求家长对学生每天体育运动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予以监督考核。

3.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活动计划。通过多种渠道、依托多种媒体(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对体育政策法规、健康保健知识、科学运动、膳食营养等综合信息进行宣传服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终身体育意识。

4.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和校医,并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5.改善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学校应结合实际,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并统筹使用场馆器材,提高使用效率。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6.开齐开足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工作中重点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把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和特长,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加强校园特色文体活动建设,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特色体育。结合学校课外运动,积极开展各类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经常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

7.继续深化体育课的改革,把握体育教学目标的导向。体育课程的开设,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这是科学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构建层次分明、逐年递进、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这是系统性的问题。学校要提高和保证体育课的质量。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科教学,掌握运动技能技术、发展体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是根本。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不能为追求某种形式而丢掉体育教学的本质,不能脱离以技术传授、身体实践为基础、以适宜运动负荷刺激来达到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主线。

8.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保障和服务。对体质优秀的学生,可以引导其不断提高与发展。对体弱的学生做好体质健康的预警和后续的服务工作。

(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督和评价机制。

1.学校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督导委员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体质健康督导委员会,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对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岗位职责不到位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处罚。

2.学校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制度。学校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成长进步手册,把学生的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和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做好体质健康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和评价反馈等服务工作。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重点放在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咨询指导和体质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服务等方面。

3.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公布制度。建立一套供学生、教师和家长使用的体质健康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学校可以定期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监督信息,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海报及相关网络信息,让学生了解到体质测试的最新动态及其重要意义、测试与评价方法等。加强对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评价,有效利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指导学生自评自练,帮助学生制定体质健康改善方案。

[1]樊莲香,张德新,李静波.学生体质与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与存亡——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2]汪玲.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1

[3]罗光荣,张明辉,皮楚峰.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

[4]许良.我国学生体能发展趋势及其干预措施[J].体育学刊,200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663655.htm,2007-5-7

[6]江苏省人大.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草案)[E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dfrd/jiangsu/2009-06/09/content_1504712.htm,2009-6-9

[7]朱云,李凤芝.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干预手段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肖林鹏,孙荣会,唐立成,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体质机制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