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以《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开发建设为例

2015-03-19 19:28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素质转型

□ 徐 辉 薛 琦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海市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与目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应以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开发建设为视角,探讨基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下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适应性问题,构建《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路径,从而满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

一、《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

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仅局限于岗位能力需要的高职英语教育早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开始进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视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引起劳动者素质需求的变化,迫使一线工作人员不断提高知识、技能和素质。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和首位城市,目前已过渡到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一般制造业已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它对职业技术人才类型的需求主要以第三产业高技能人才为主。所以,上海市制造类学生仅仅懂得简单操作技术已不能满足岗位需要,必须熟悉整个生产流程,能够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对管理与服务的要求提高,难度系数逐步增加。服务类专业是面向人的个性化活动,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高职教育是地方经济的内生需求,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因此,应该本着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这一全新理念来设置《高职英语》精品课程,以适应上海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

二、《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指导意见》,未来上海市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创世界城市,就是国际化大都市。而国际化大都市往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高级制造业中心和第三产业的全球结点。鉴于此,《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分为两大类和三大模块。两大类分别是高级制造类和现代服务类。三大模块包括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本着两大类、三大模块的指导精神,《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应该分为两大实用体系。一是基于《新要求》的基础英语实用知识体系,以宽口径满足高职英语的基本要求。二是基于目标岗位的职业英语实用知识体系,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网络课堂进行更新。同时掌握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

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一种教材作为基础教材,根据学生不同职业方向类别对英语的不同需求,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筛选,做到不同职业类别的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类型和职业素质即3大模块基本相同,但具体内容不同。也就是说,虽然将学生分成2大类:高级制造类和现代服务类,但是每一类学生都要完成一段时间如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学习,然后按照各自的大类,继续完成面向岗位的英语学习。由于服务类和英语的关联度相对于制造类更紧密,所以课程内容的不同也体现在授课时间长短的不同。服务类专业高职英语教学一般应该至少比制造类专业延长1个学期。课程内容的不同也体现在授课着重点的不同。服务类专业学生应重点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在听说方面质的飞跃,从而确保与客户能用英语熟练地交流沟通,最终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而制造类学生除了应掌握日常听说技能外,更应重视常见的信息检索技术,学会查阅专利文献、产品资料等,进而进行有效的编辑、整理和报告。

三、《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贯彻《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职英语》课程也应该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实施教学,可采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自主学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课外实践提高综合素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人机互动、个性化学习、输入与输出兼顾、课内外整合、实行过程监控。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中心,强调课程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人合作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担任与现实职业中的类似角色进行语言交际,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形成职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指导者、讲授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对话者和观摩者,而学生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目的与中心。

(二)自主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平台应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依托的自主学习资源库。平台设有专项学习、名师导学、资料查询等多个栏目,学生可以上网下载相关资源,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等资源均可以上网,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平台不仅提供以上实用基础英语模块,而且也提供基于目标岗位的职业英语实用知识模块,也就是说,面向高级制造类和现代服务类两大方向,分别配备丰富完善的辅助材料,提供学生职业技能养成中需要的词汇、术语、“任务”练习、“项目”练习、以及各种考试辅导等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自主式、个性化学习提供便捷通道,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培养了良好素质。

(三)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作为高职英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要培养出面向一线需求的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且实践教学也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建设学生课外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高职英语》课程应该利用好所在院校的技能节活动,定期举行英语活动,并使这些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机会,使他们在做中学,培养实践能力。

四、结语

高职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围绕地方经济需求展开。《高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必须满足上海市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型的需要。要科学定位,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与上海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适合《高职英语》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培养合格的高技能英语人才。

[1]郭胜,蒋运钧.论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7-5-12

[2]段霞.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调整之动向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

[3]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素质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