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生启航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2015-03-19 19:28王厚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生大学工程

□ 王厚兵 张 伟

一、新生启航工程实施的背景及由来

对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生活与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学生失落感倍增。对学校不满意、对专业不感兴趣,不是理想中的大学;奋斗目标不明确,出现了短暂的困惑、迷茫。大学生活颓废,目标的缺失、思想的空虚,导致一些自制力差的新生整天浑浑噩噩,厌学,迷恋网吧,热衷于打牌、看小说和录相等,还有的同学养成了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同学为了打发时间,就随便找一个人恋爱,浪费了大把时间,荒废了学业。面对陌生的环境、激烈的竞争,时常遭遇困难和挫折,加上人际关系处理上缺乏技巧等,导致不少同学产生认同危机、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和孤独感。因此,如何尽快让高职新生从失望、烦恼、迷茫、自卑中走出来,对新生进行启航教育就是关键所在。

二、新生启航工程的实施

自2010年9月以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在部分院系试行新生启航工程,目前,已经连续实行了五年,计划实施以来,通过作报告、与学生座谈、进教室、进宿舍、参加学生活动以及交心谈心等多种形式,与新生悉心交流,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受到同学们尊敬和爱戴,总体效果不错,具体情况如下:

(一)宗旨和目的。“新生启航计划”是针对新生实施的一项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教育工作。是倡导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实现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加强和改进新生入学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二)实施目标。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通过第一版块——大学适应教育,使新生尽快了解高职教育规律与特点,适应大学教育环境,熟悉并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增强大学生基本素质;通过第二版块——专业入门教育,使新生初步了解学科与专业内涵,激发学习兴趣,确立修业目标,掌握专业学习方法;通过第三版块——自主学习教育,使新生了解大学教育制度,认知学习能力,合理利用资源,科学规划学习进程和职业生涯,增强修业与成才的基本技能。具体通过“五个一”(一张新生亲情联系卡、一封致家长的信、一封致新生的信、开一次新生家长座谈会、参观一次校园)、建工讲坛、顶岗实习交流会、优秀校友交流会作为载体实施。

(三)具体措施。

1.大学适应教育。

(1)迎新活动。通过院、系举行的新生入学典礼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为新生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活跃新生文化生活;引导新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鼓励他们努力拼搏,团结向上,锻炼健康的体魄,完善独立的人格精神。

(2)市情、校情、系情教育。结合市情、校情校史和本系专业发展历程,对新生开展市情、校情、系情教育,认真组织参观博物馆、校园游缆,帮助学生了解市情、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通过组织开展座谈会、演讲征文、用成功校友、系友的事例激励学生等形式,使广大新生知校爱校,增强对专业的自信心。

(3)建工讲坛。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作客“建工讲坛”,以“自强·励志·成才”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教育引导新生秉承“自强、明德、敬业、崇技”的校训精神,了解大学教育,激发大学情感,励志人生,成就未来。

(4)主题班会。辅导员、班级导师要定期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学学习生活实际,以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成长道路、职业追求等主题教育,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民主管理意识。

(5)安全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包括自我保护基本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等内容在内的安全教育,着重对新生进行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交通安全及防盗防骗等安全教育。

(6)心理导航。要充分利用条件,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完善与健康发展。

(7)“学长领航计划”。扎实推进“学长领航计划”,发挥“领航学长”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高年级学生向新生传授选课、学习方法和“专升本”等方面的体会,交流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经验。

2.专业入门教育。

(1)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各教研室要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特点和新生认知能力,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介绍本专业或者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业务要求、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以及学科领域的新进展、新成就。要精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专业导论》教学大纲,安排资深或优秀教师主讲,精选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互动。各专业教研室负责人为本专业《专业导论》的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规划设计、教学组织运行与考核等工作。

(2)举办专业教育专题。根据新生的专业兴趣特点,邀请本专业方向的知名学者、教学名师、优秀校友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以他们的大学经历和工作成就感染、教育学生,加深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及专业相关行业的了解,激发新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自主学习教育。

(1)新生入学导航。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各专业教研室制定《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并组织有经验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为新生的修业规划和选课及时提供具体指导,使广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模式,确立成才目标。

(2)教育资源利用。利用图书馆、公共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会同院图书馆,通过制作《图书馆使用指南》宣传册、网页和现场指导,向新生介绍图书馆馆藏情况、图书借阅、信息检索等情况。

(3)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新生提早进行职业谋划,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4.活动实践教育。开展“个人风采之星”评比活动。从2010年开始,建筑工程系开展了“建工十大之星”评比活动。活动通过个人申报、班级推荐以及征求广大同学和学生干部的意见,授予多名同学“学生活动积极分子”,“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才艺之星”、“管理之星”、“体育之星”等荣誉称号,加以奖励。此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促进院系形成了共同进步的风貌。

三、改进新生启航工程的措施及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新生启航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确“新生启航工程”的实施对象、目的、意义和措施,要有持久的、稳定的工作思路和制度保障,持之以恒地抓好“新生启航工程”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增强“新生启航工程”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科学设计“新生启航工程”的教育内容,安排好各项教育活动的时间节点,避免形式主义和“大杂烩”。

(三)进一步创新“新生启航工程”的工作方式。在把握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四)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新生启航工程”的宣传报道。要积极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体宣传和介绍学院“大学生启航工程”的典型事例,使广大新生了解并积极参与“新生启航工程”,并最终成为“启航工程”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向社会展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

(五)进一步注重“新生启航工程”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在实施“新生启航工程”工作时,有关部门和院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数据、案例和访谈等形式总结“新生启航工程”的经验,注意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为系统总结学院“学生成材导航工程”形成知名的学生工作品牌奠定基础。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才导航工程”实施方案[R]

猜你喜欢
新生大学工程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子午工程
新生娃萌萌哒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