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渗透

2015-03-19 19:28刘先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主体

□ 刘先长

大学生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人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因此,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而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在人文关怀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途径,在人文关怀理念下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提高。

一、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突显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中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能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根据思想道德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要求。不仅如此,很多大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无意识的高尚行为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促进良好校园氛围的产生,这些都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

(三)提高大学生的主体素质。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在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主体素质:一方面,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能够提高自己的爱国意识,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帮助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后,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不仅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主体素质。

二、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很多高等院校,利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被忽略:一是很多教师无法及时调整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落后教学观念;二是很多教师没有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无法提高。

(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弱。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弱,无法利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这表明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提高。

(三)部分大学生的素质较低。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部分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其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弱的现象,这也是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三、人文关怀理念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人文关怀的理念。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人文关怀的理念,一是需要明确人文关怀的内涵,充分了解人文关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掌握如何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正确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二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能够更加符合大纲的要求;三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同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要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改革内容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根据人文关怀的内涵和作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长远的目标,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教育目标要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二是制定合理的中期目标,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中期目标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人文关怀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断应用,中期目标也需要进行不断调整;三是制定合理的近期目标,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短期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是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例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得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同时能够进一步转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文关怀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学习一些人文知识,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一重要职责,协助高校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四)优化高校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进一步促进人文关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优化高校的人文环境主要包括优化物质性的人文环境、精神性的人文环境、管理性的人文环境,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物质、精神能够受到更好的感染。另外,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而营造更好的人文环境,更好地约束大学生自身的行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从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相信随着人文关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断深入,能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张志安,肖芳,刘慧芳.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谢晓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3]黄荣生,白显良等著.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