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

2015-03-19 19:28鲁海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残疾人社会保障

□ 鲁海燕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构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两个体系”的发展现状,我们要发现问题,找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但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匹配,主要突出的问题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覆盖面窄,服务设施少、专业人员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无法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效,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环境和条件有所改善,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两个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的速度和力度,主要问题有:理念排斥、政策执行不到位、财政投入过少和资源的不足。

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在我国,政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制定和建设残疾人的保障措施当中,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中来。政府应当发挥的具体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当发挥优势作用,增加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职能作用和财政投入是维护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途径,同时政府要引导社会各界发挥各自的强项,拓宽筹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使残疾人的家庭减少负担,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具体措施如卫生部门降低残疾人的治疗费用,加强对残疾人的医疗救助,扩展对残疾人医疗保险报销的范围;市政和交通部门要加强方便残疾人生活和出行的环境设施建设;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残疾儿童和少年接受教育,加强对成年残疾人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等等。二是政府要重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在构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一定要重视社会非营利性组织发挥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第一,政府要帮助宣传,增强人们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信任,激发非营利性组织帮助残疾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鼓励支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加入到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队伍中,放低非营利性组织的准入标准;第三,坚持政府为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为辅的原则,宏观上把控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三是政府要坚持普惠与特惠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目前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里主要是普通型的社会保障,政府针对残疾人只提出了一般的经济救助和生活保障,无法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多样性,所以政府应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专项的服务保障,在实现一般经济救助和生活保障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按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制定政策,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多样性,实现普惠与特惠的相结合。

(二)健全完善现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残疾人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导致残疾人伤残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国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残疾人群体的利益。当前,政府应重点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完善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制度。政府对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分别建立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制度,提高低收入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充分利用有关残疾人的福利性网络资源发挥社会基层组织的力量,把救助残疾人的具体活动公布出来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需求,这种保障活动要明确清晰,能够接受人民的监督,保障残疾人的公平权益。第二,政府需要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主要包括增加对残疾人的教育投入,改变残疾人受教育的环境,对残疾人因材施教,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进入聋哑人学校,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进入到社会上的特殊教育学校等等,同时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对从事特殊岗位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鼓励教师在教育事业上无私奉献、尽心尽力的行为。第三,政府要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国家要大力发展集中就业,建立专门的企业来接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是设立制度要求现有企业和机关按比例招聘残疾人员工,并给予这样的企业和机关一定的资金扶持;开发残疾人特色岗位,在企业和机关的很多岗位上,残疾人比正常员工更适合,比如聋哑人在生产企业的零部件加工工作,由于聋哑人听力差、交流不便,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就会专注认真,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劳动就业的相关服务,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国家要给予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政府要对已有的就业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的残疾人就业窗口等其他的相关服务。第四,政府采取措施完善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康复服务是残疾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政府需要完善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多样的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活能力,康复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康复机构和开展残疾人的专项康复项目和医疗保险项目,同时还要加强康复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三)统筹城乡发展,缩小社会保障的差距。我国社会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快于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农村的发展速度,使得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的保障水平高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残疾人的保障水平,这就需要国家协调区域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还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适当提高农村的残疾人的补助标准、教学水平,增强农村残疾人的劳动生产和竞争能力,还要在农村广泛建立特殊的卫生室、卫生站,提高在农村服务的医疗人员的职业技能,保障农村残疾人享有与城市残疾人平等的权利。

(四)加强有关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残疾人社会保障有效的实施必须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做后盾,目前我国对残疾人的专项立法很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方案没有法律可依,造成方案落实困难,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制的建设,加强对残疾人的专项立法,借鉴他国对残疾人社会保障过程中的经验和残疾人的自身特点,制定有别于全体公民的特殊、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过程中,政府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确保针对残疾人的各项保障政策能够落实,防止专项资金的流失,同时在监督过程中,检查和评估政策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为修改和完善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要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环境就必须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健全完善现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缩小社会保障的差距,还要加强有关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

[1]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J].求是,2010

[2]杨志民.对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0

[3]卢江勇,陈功.贫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残疾人社会保障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我骄傲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