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探析

2015-03-20 00:07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制度

陈 娟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就是要实事求是地遵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客观现实,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健全认知的基础上努力消解差异和矛盾、实现认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根底。

一、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机制

(一)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其一,理论渊源。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高度概括,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下简称“三个倡导”)。“三个倡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从不同侧面体现其根本原则。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基本取向,与马克思主义强调“为全人类谋利益”不谋而合。社会层面,强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它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狭隘观念,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岗位、个人与人交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归根到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二文化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如“和”文化。中国“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1]。再比如民本思想。民本是与君本、官本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统治者的告诫。“到千乘之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都是在强调统治者要严于律己、一切要为人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个倡导”清晰地表述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价值诉求,三部分环环相扣、层层渗透。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宏观意义上的终极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和国家的中间桥梁,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基础。只有个体在实践中对国家、事业和他人始终葆有热爱、热情和热忱,才能营造出团结一致、蓬勃向上的社会氛围,国家也才会因此而积蓄力量、永续前行;反之亦然,只有国力强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才会和谐安宁、平稳发展,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个人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更为肆意地追逐梦想、成就辉煌。

(二)常态化跟进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全域性,常态化跟进是客观要求。其一,理论创新。“三个倡导”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成果,当务之急是要在理论的解读中赋予其全新的研究视角。只有将沉淀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和精髓融入核心价值观,才能显示它的深重和厚实。此外,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融通融合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要用大视角、大眼光来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世界性。其二,协同创新。价值观教育不单是学校、政府或者某一社会组织的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

“任何共识必须建立在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承认之上,沟通行为的约束力在于一方给出各种理由来说服我们接受,如我们相信其论证,这时该方就获得有效性的证明”[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承载媒介,在不断地优化整合中传播价值理念,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理性。

(一)建构心理认同机制

心理认同就是对某个目标产生认同的心理状态,亦即理性地接受吸纳,由此形成肯定性情感,并使之成为较为稳定的目标驱动力。

首先,夯实心理认同的基础。心理认同的基础是认知认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第一,要遵循认知规律。“认知形成是信息呈现、注意、理解、接受的过程”[3]。前半程是感性认识,是先决条件;后半程是理性认识,是逻辑归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学习背诵24字的浅显阶段,而要从身至心、由释到识。第二,要丰富认知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贴近鲜活的社会存在才能如实详尽地阐释并映证社会意识。

其次,把握心理认同的关键。心理认同的关键是情感认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即意味着社会成员对体验结果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正如马克思所言:“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认同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在内心产生稳定而又持久的正向能量。这要求教育主体既要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可和万分信赖,还要时刻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与时俱进的敏感性。

再次,紧扣心理认同的核心。心理认同的核心是信念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定要有信念的支撑和引领。这种信念不会因现实移易或潮流变迁而朝令夕改。因此,它绝非抽象,更不是虚妄空泛的,而是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全体中华儿女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压舱石’,思想上的‘主心骨’,行动上的‘指南针’”[5]。复杂的环境、混乱的信息和多样的需求,如同重重迷雾,极具迷惑性和诱导性。如果缺少了解,定会深陷泥沼,误入歧途。每一个公民都是成就理想的一份子,其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二)生成社会认同机制

社会认同是群体性概念,表现为对某一具体问题认识的一致性,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6]。它以个体认识为基础,在相互的往来和交集中求同存异,从而形成稳定的秩序。

其一,遵循社会认同的内在逻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对“三个倡导”的了解、接纳和实践。如前所述,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必然要遵循“从‘利益认同’到‘政治认同’再到‘文化认同’的基本逻辑秩序”[7]。利益认同是前提,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得到他们的广泛认同。政治认同是关键,侧重强调对作为政治主体的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尤其是制度的顶层设计和规范操作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以确保社会成员的权益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不受任何“特权阶层”的侵犯。文化认同是核心,要回归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在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兼收并蓄,灵活应对世情、国情的变化和挑战。

其二,优化社会认同的道德环境。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社会认同都是被社会群体共同塑造的,而公共领域是其必然且必经的一个关键地带。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约束,它不借靠外力,与社会认同的心理认知是共通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认同并不全是积极向上的,现实的压力造成了部分群体的焦虑,阶层流动的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更应借助道德的力量,通过正常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逐渐消解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机制

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介和主体,既要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务实有效,凸显制度的生命力。

(一)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现实,是实践经验的浓缩和升华。只有回归并真正融入到社会实践,才能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其一,通俗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24个字,但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内涵十分丰富,要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并精准表述,使老百姓真正知其意、明其理。以公民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字为例。首先,价值定位。它既是继承,又是弘扬,是优秀传统道德的延续,更是现代核心价值与时偕行的外化。它既是发展要求,又是具体体现,是公民在社会往来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有的态度,更是衡量公民道德的标准。它既是个体伦理,又是群体规约,是个人维持其生存、生活和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更是团体协作、积极奋进的根本动力。其次,观念内涵。爱国通常被看作一种道德行为,就其深层次的本质而言,它是对自我与国家关系的价值评判,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变迁,爱国始终是串联和凝聚力量的源泉。敬业自古有之,也称“敬事”。所谓敬,就是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己的职业,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同时是成就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保证。诚信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是维系秩序的纽带。友善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对象既可以是亲朋好友,也可以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还可以是纷扰复杂的社会或相对单纯的自然环境。总之,它不单涉及道德层面,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与体现。

其二,柔性宣传。当下,柔性宣传要走出几个误区:一是重形式、轻内容。形式是表象,是反映内容的依托,过度重视形式是本末倒置。二是重顶层、轻基层。顶层设计是统筹全局的制度设定,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完备的制度体系只有贯彻和落实于基层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三是重说教、轻效果。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带有明显的说教色彩,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忽略了教育过程中的许多实际情况,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柔性宣传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既不是“高大全”的指手画脚,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曲意逢迎,它强调宣传理念、目的、手段都应建立在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依赖于固有制度的条条框框。

(二)强化制度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长期的过程,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利器。首先,厘清制度与价值观的关系。制度的核心意义在于它的可预见性和归约性,这个属性是其与价值观互动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制度要以价值取向为设计和制定的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包含了民族特性和历史底蕴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稳定的制度引导社会群体的价值判断。“完善的制度会鼓励人们自觉地抑恶从善,不完善的制度则会为‘从恶’提供方便”[8]。其次,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保证。具体地讲,就是要把握制度建设的属性。一是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全领域、多方位的,任何环节的缺漏或失效都势必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二是时机性,好的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势不断进行自我规范调整和完善创新。三是长期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底蕴的浓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的积淀。制度建设的时机性并不意味着阻断或裂层,应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保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长期性。

综上所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化认识、实现认同、积极践行的循环过程,不会随某一阶段的完成而停止。

[1]习近平.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讲[EB/OL].(2014-05-15)[2015-04-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05/15/c_1110712488.htm.

[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68.

[3]张友峰,刘晓涓.认知、认同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在机制[J].学理论,2013(6):207.

[4]孙汝亭.心理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441.

[5]李海荣,吴海清.以理想信念导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11-30.

[6]刘春梅.道德内化: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逻辑基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28.

[7]孙树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内在逻辑——一个政治文化的分析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5):60.

[8]田海舰.论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保定学院学报,2013(4):30.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制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