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奶牛场管理和常见疾病预防

2015-03-20 11:36闫跃飞白雪利胡书梅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产奶量牛舍犊牛

闫跃飞,白雪利,胡书梅,张 震

(1.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奶牛繁育中心)

冬季奶牛场管理和常见疾病预防

闫跃飞1,白雪利1,胡书梅2,张震1

(1.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河南 郑州450000;2.河南省奶牛繁育中心)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不断降低,奶牛将转入舍内饲养,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在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中,会引起奶牛的不适应,从而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转入全年最低的时期。同时,由于奶牛基础代谢消耗增加,加上奶牛冬季青绿草饲料缺乏,粗饲料干枯,营养低下,这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奶产量下滑,影响奶牛的正常发育,加强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着温度的降低,奶牛的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疾病,因此,加强奶牛冬季疾病的预防与防治则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

1 加强奶牛冬季饲养管理

1.1加强牛舍的防寒保暖

首先,在冬季到来之前,要彻底检修牛舍,修补牛舍四周墙壁孔洞,整修门窗玻璃,并在牛舍的北面设置防风屏障,以防止穿堂风或贼风的侵袭。当冬季来临时,要关好门窗,夜间要在门窗上悬挂草帘或布帘,以保持舍内的温度。其次,控制好奶牛舍的温湿度。奶牛生活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尤其是对于围产期母牛、新生犊牛、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加温。成年奶牛牛舍要保持在6℃以上,育成奶牛牛舍要保持在5℃以上,严寒时要在牛床上垫板或褥草。奶牛舍的湿度不能过大,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湿度过大,会对奶牛产生强烈的外界刺激,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有可能导致真菌类疾病。

1.2提高饲料水平,补充热量

冬季奶牛身体产生的能量,部分被转用到保持体温上来,应相应地增加奶牛营养,用于维持牛体恒定体温,增加奶牛的基础代谢。因此奶牛新陈代谢旺盛,食欲大增,采食量增加,产奶量就能明显上升。这是冬季奶牛能保持正常产奶的最为有利的因素。如饲料单纯,营养不全,则大大影响奶牛的产奶量,所以,冬养奶牛要注意多喂些玉米、麦类和高粱等能量饲料,可增补热量15%~20%。此外,玉米等蛋白质含量少,仅7.8%~13%,缺少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以,还要加喂些豆饼、鱼粉等蛋白质饲料,实行高水平饲养奶牛,可以保持较好膘情,使皮下储备一定的脂肪,提高奶牛的抗寒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奶牛产奶的实际需要。另外,可在奶牛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钙和磷,一般每天可喂5~15 g。尿素是补充蛋白质的有效措施,可酌量饲喂,一般6月龄以上的犊牛日喂30~60 g,架子牛日喂70~90 g,成年母牛日喂150 g左右。但是,尿素适口性差,可按1%与精料混合后拌草饲喂,喂后0.5 h内不宜饮水。此外,还应视奶牛体质量大小和产奶量高低,每日供给食盐51~100 g。

1.3保证足够的饮用温水

冬季除了要给奶牛提供优质的干苜蓿草、青干草、花生秧等,也要相应增加饮水。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母牛12~14℃;产奶牛、怀孕牛15~16℃;犊牛35~38℃。冬季没有经过加温处理的自来水或井水为冷水,在冬季容易结冰,奶牛饮用后常导致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并且奶牛饮冷水消耗身体热能,影响产奶。当奶牛饮低于8℃的水,则产奶量明显降低。冬季将奶牛饮水温度维持在9~15℃,可比饮0~2℃水的奶牛每天多产奶0.57 L,即提高产奶率8.7%。如果向温水中加点食盐和豆浆,不仅增强牛的饮欲,而且有降火、消炎的作用。应供应足够的温水,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若不能充分饮水,食欲就会下降,奶牛每食1 kg干饲料需水5 kg,因此奶牛冬季饮水不能低于夏季。

1.4适当运动,增加光照

冬季奶牛舍饲圈养后,运动量骤减,吃得多,运动得少,容易过肥,这对奶牛的体质和产奶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可将牛群赶入运动场自由活动,但要注意安全,防止滑跌,防止感冒,防止乳头受冻。其次,增加奶牛的光照时间。由于冬季光照时间短,可采用人工光照模拟夏季自然环境,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美国研究人员采用白色荧光灯照明方法,使白昼和黑夜按16 h和8 h的比例循环,增加光照,在照射2~6 w内,奶牛产奶量即可提高。

1.5搞好卫生消毒

气温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慢,但是不能放松对场区和设备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犊牛舍和产房。由于大环境气温低的影响,容易造成犊牛舍和产房管理的疏忽,消毒不到位,最终导致犊牛和产后牛只的发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圈舍常清扫,垫草勤更换,污水、粪便及时除净,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畜舍,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以保持圈舍有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的良好环境。在防寒保暖的同时,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圈舍消毒要定期进行,药液应现配现用。争取做到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星期1次。

1.6其他

做好牛的配种工作。奶牛通常是“夏配春生,冬配秋生”,冬季配种怀胎,可避开炎热夏季产犊,并有利于奶牛获得高产。因此,奶牛养殖户应抓住冬季的大好时机,做好奶牛的配种工作,提高准胎率,为新生犊牛顺利降生和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冬季怀孕母牛的保胎保育工作非常重要。奶牛食入腐败或冰冻的饲料,长期营养不良,滑倒摔跤等都是流产的因素。为此,冬季奶牛保胎要注意三点:一是满足孕牛的营养需要,尤其是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二是保证孕牛充足的优质干草;三是进行精细化管理,孕牛要有适当的运动,严禁惊吓、滑跌及挤撞,更不要鞭打。

2 冬季奶牛常见病及其防治

2.1乳头冻伤

在我国北方冬季,由于寒冷,在饲养管理不好的情况下,产奶牛乳头冻伤经常发生。引起乳头冻伤的原因: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奶牛暴露于户外,直接冻伤乳头;运动场大面积结冰,尤其是在下雪后,与运动场中的粪尿混合冻在一起,奶牛卧在上面,乳头长时间直接接触冰冻物冻伤乳头;在冬季,临产牛由于乳房水肿,乳头血液循环不通畅,容易冻伤;在冬季,挤奶时间过长,过度挤奶致使乳头血液循环不通畅,出现乳头冻伤现象;冬季用水大面积冲洗乳房,没有用干毛巾擦干净,送出挤奶车间,暴露在户外,水流到乳头结冰而发生冻伤;饥饿、能量不足都能引起冻伤,而乳头是血液循环的末梢,最容易首先发生冻伤。

2.1.1乳头冻伤的症状

初期,奶牛拒绝挤奶,出现排乳障碍,挤奶时奶牛踢乳杯,有后肢乱跳现象,机器空挤冻伤的乳头不出奶;手工挤奶或用导乳针,出奶顺畅。中期,冻伤轻微的,乳头孔肿胀消退,出奶通畅,逐渐痊愈;严重的,乳头周围渗出液结痂,表皮发黑干裂坏死,翘起脱落,触诊乳头管壁增生变厚,乳头孔周围肿胀,乳头孔狭窄或闭锁,手工挤不出奶,只能用导乳针导出乳汁。后期,冻伤严重并发临床性乳房炎的,经过抗生素治疗,黑色坏死脱落,新生出光滑的表皮,出奶通畅,痊愈。个别因为严重的临床性乳房炎反复发作,无法治愈而被迫淘汰,这类冻伤大约占1%。最为严重的是乳头表皮直接脱落;奶牛卧在冰冻的粪尿上,乳头与冰水冻在一起,在站立时乳头表皮被撕掉冻在冰面上,造成表皮脱落,奶牛乳头出血红肿,严重的挤奶障碍。

2.1.2乳头冻伤的治疗

对进入奶站挤奶的牛全部进行乳头药浴,对乳头消毒可同时防止临床型乳房炎的传播传染。对冻伤的奶牛加强管理。放在通风保温的地方,铺上防冻的垫料,专人护理。轻微的冻伤,改成手工挤奶,挤完奶后,乳头涂抹冻伤膏或碘甘油或红霉素软膏,不必全身使用抗生素,约10 d痊愈。乳头狭窄或闭锁的,用导乳针导奶,一定要无菌操作,否则很容易并发临床性乳房炎。狭窄或闭锁严重的,对奶牛局麻或全麻,用乳头内刃刀刮切乳头孔周围肿胀的组织,直至手工挤奶通畅,不可过度刮切,否则以后形成漏奶。乳头表皮脱落的,直接在伤口涂抹碘甘油或红霉素软膏,不要用机器挤奶,用导乳针导奶,待乳头新生表皮正常后使用机器挤奶。并发临床性乳房炎,乳区内注入抗生素,若反复发作应该怀疑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时淘汰,避免传染给其他牛。

2.1.3乳头冻伤的预防

在北方寒冷地区饲养奶牛,设计牛舍要优先考虑防寒保暖措施,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建议建设带有卧栏的散栏牛舍,这种设计有很好的保温防冻效果。冬季下雪后,运动场上大面积结冰,粪尿雪混合冻在一起,若有条件用铲车尽快清理冻粪,没有条件时要在运动场上铺防冻的垫料,如玉米秸秆、麦秸等,可以有效防止乳头冻伤。冬天产房要防风保温。怀孕后期的奶牛由于乳房浮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乳头又是血液循环的末梢,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部位,所以,在冬季分娩一定要注意保温,防止乳头冻伤。不要把临产牛放在寒冷的户外,放在保温和通风良好的产房待产。不要大面积水洗乳房和长时间挤奶。大面积水洗乳房,没有擦干净水分,下流到乳头,在户外寒风中非常容易结冰冻伤乳头。长时间挤奶使乳头血液循环障碍,乳头防冻保温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冻伤。加强奶牛营养供应,保证奶牛干物质最大采食量,处于饥饿状态的产奶牛,能量不足,在寒冷的户外无法维持正常体温尤其是肢体末梢的正常温度,很容易冻伤乳头。

2.2犊牛腹泻

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如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菌、产气荚膜杆菌)、病毒性(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原虫性(球虫病、隐孢子虫病、甲第鞭毛虫病)等;体质,饲喂,环境等因素,以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和其他组织器官炎症继发引起的肠炎;饲养管理不良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如饲喂过饱、不定时、奶温过低和未严格消毒、牛奶变质、牛舍潮湿、卫生条件不良、气温巨变、寒冷等,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2.2.1犊牛腹泻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可从稀软粪便至半昏迷状态表现多样。发病初期,犊牛排出稀软、水样粪便;随着病程的发展,犊牛可能表现出脱水的症状(如眼窝下陷、黏膜干燥、被毛焦燥等);随着脱水状况的加重,患犊可能表现出末梢发凉、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或难以站立、昏迷等症状。

2.2.2犊牛腹泻的治疗

胃蛋白酶10 g,稀盐酸5 ml,加温水1 000 ml,犊牛每次喂服30~50 ml,以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可在腹泻缓和之后使用,每天2次,连用2~4 d;链霉素,犊牛首次量1 g,维持量0.5 g,配成注射液,间隔6~8 h一次,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每天1万IU~1.5万IU肌内或静脉注射。

2.2.3犊牛腹泻的预防

搞好犊牛舍的环境卫生,保持干净舒适,良好通风,冬季注意保暖;改善干奶牛的饲养管理,防止母牛过肥和酮病的发生;做好新生犊牛的护理,犊牛出生后2 h内喂初乳,饲喂同时观察犊牛的精神,食欲,粪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药物预防,干奶母牛产前1 w肌注链霉素可预防犊牛腹泻。每次400万IU,1次/d,连用1 w;新生犊牛喂奶时加入钙片可预防腹泻,1次/d,每次2~4片,连服5~7 d;对轻度腹泻患犊可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防治腹泻;饮水中加入1‰的高锰酸钾,也可预防腹泻。

2.3犊牛肺炎

犊牛肺炎是犊牛冬春交替季节常发和多发的疾病,由于天气突变,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环境不良等因素极易诱发,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又会使病情加剧,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引起犊牛肺炎的病因比较复杂,而且也是多因素的,与犊牛的呼吸器官发育尚不健全,功能尚不完善有关;饲养管理不当加之气候突变,寒冷侵袭,犊牛生理防御功能降低也易引起犊牛肺炎。

2.3.1犊牛肺炎的表现症状

患病犊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病初咳嗽,开始干而痛,后变为湿性,体温高达39.5~42℃,可见两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鼻涕,听诊肺部有干性或湿性啰音,叩诊肺部有的可听见半浊音。病至后期犊牛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而死亡。多数病牛食欲正常,身体瘦弱,间歇性咳嗽,发育受阻。

2.3.2犊牛肺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加强护理、抑菌消炎、祛痰止咳、对症治疗。对重症犊牛给予补液治疗,安乃近10~15 ml,VC10 ml,10%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地塞米松2 ml,青霉素160万IU×10支,0.9%生理盐水500 ml,一次静脉注射,链霉素200万IU,一次肌肉注射,口服清肺散200 g,以上方法1次/d,连用3~5 d即可治愈。对于轻症犊牛给予抗生素治疗,青霉素160万IU×4支,链霉素100万IU×1支,安乃近5~10 ml一次肌肉注射,2次/d,连用7 d。对于伴发其他疾病的犊牛对症治疗。

2.3.3犊牛肺炎的预防

合理饲养怀孕母牛,使母牛得到必需的营养,以便生产体质健壮的犊牛;加强犊牛的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降低犊牛的应激,提高犊牛的采食量和免疫力。

S823

B

1004-5090(2015)12-0020-03

2015-10-17)

猜你喜欢
产奶量牛舍犊牛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犊牛健康观察要点
犊牛肺炎巧防治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