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回盲部相关疾病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2015-03-20 11:40王洪杰冯俊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病史探查阑尾

王洪杰 冯俊超

(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河南南阳 473200)

临床实践中,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的回盲部疾病并不少见。因回盲部相关疾病较多,且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如果不引起重视,易造成漏诊、漏治。临床实践中,漏诊但没有漏治,这是较理想的结果。如果既漏诊又漏治,肯定会带来医疗隐患。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以“急性阑尾炎”诊断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于术中及术后发现合并回盲部疾病22例,现进行总结,希望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2~66岁,平均44岁。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例,固定性右下腹疼痛3例,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疼痛2例,右下腹包块2例,腹疼、发热伴呕吐2例,全腹疼痛伴白细胞明显升高1例。术前均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

2 手术方法和结果

本组患者均急诊行阑尾切除手术。术后病理常规报告均为“急性阑尾炎”,其他相关诊断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术中发现回盲部及升结肠恶性肿瘤5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行规范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盲肠部组织为恶性肿瘤,二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由乡镇卫生院术中发现升结肠肿瘤,及时转往方城县人民医院后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3个月后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2例术中确诊为回-盲-结肠型肠套叠,行套叠复位及阑尾切除术;3例回肠末段憩室,行憩室切除及阑尾切除术;3例回盲部结核,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以抗结核治疗;1例阑尾黏液腺癌,术后给以化疗等综合治疗;5例回盲部组织炎症;1例回肠末段粪石梗阻,为进食柿子后形成,行回肠切开取石术后痊愈。

3 讨论

3.1 漏诊及漏治原因 ①病理因素:回盲部周围组织受肿瘤组织浸润时,阑尾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受阻,并发急性阑尾炎症状[1],诊治过程中只注重阑尾病变,忽视了回盲部组织变硬、质脆、易出血等肿瘤组织特点,术中没有及时行快速冰冻活检,造成回盲部肿瘤的漏诊及漏治。②询问病史过于简单,忽略了有价值的病史信息,或对有价值的病史信息缺乏认真的评价和分析,对患者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的颜色不正常[1],消瘦及盗汗,右下腹肿块出现的时间与病史是否相符等都要认真分析对待,仔细鉴别是否为单纯性阑尾炎,或是否合并有回盲部相关疾病。③对回盲部病变可并存急性阑尾炎认识不足。回盲部结核病史长,病程进展缓慢且隐匿,而急性阑尾炎发病急,症状典型,常常掩盖回盲部其他病变,如不详细询问病史或术中不仔细探查,往往会造成漏诊。④部分医生具有惯性思维及盲从心理,尤其是低年资医师,过于相信门诊高年资医师及权威专家的诊断[2],不敢有过多的想法或缺乏新的诊断思路。⑤部分医生思维狭窄、简单,知识面不宽,经验不足[2],没有对病史详细询问,对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对急性阑尾炎可能合并回盲部相关疾病认识不足,没有做有鉴别意义的相关检查,或请上级医师会诊等。⑥治疗过程中,对诊断有疑问的患者仍盲目、惯性地采用麦氏点斜切口或探查的小切口,限制了术中对结肠及回肠的探查和暴露[3],当术中遇到疑难情况时,没有及时延长切口,从而导致漏诊、漏治;或术中追求手术时间,发现阑尾有明显炎症时就忽略了对邻近组织的探查。⑦术中没有及时对可疑组织送快速冰冻检查,因为基层医院受病理检查条件限制,部分病理检查结果可能要等常规病理报告出来才能确诊,导致患者的漏诊和漏治。⑧部分术后患者仍有术前症状或某些症状加重时只考虑术后并发症,如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忽略了其他并存病的可能性,造成漏诊和漏治[3]。

3.2 预防措施及对策 为了预防漏诊和漏治,提高诊断率,我们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①提高警惕,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分析,认真进行体格检查,不能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②医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培训,拓宽诊断思路,敢于思考,善于从鉴别诊断中分析总结,克服盲目遵从,敢于提出不同意见[3],提高对并存急性阑尾炎的回盲部病变的认识。③术前要尽可能做一些相关的实验室及物理检查,对回盲部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不要急于马上行手术治疗[3],以免手术台上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④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做一些肠道清洁准备工作。术中行阑尾切除后,常规探查周围组织及脏器,对可疑组织及时做快速冰冻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当阑尾的炎症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延长切口,探查清楚,一期完成手术。⑤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仍有腹痛、发热、肠梗阻表现,或腹部出现包块,大便习惯改变以及切口长期不愈合等,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检查是否合并有肠道恶性肿瘤,或特异性感染等。⑥部分患者病史不典型,或经过相关检查也不能完全排除回盲部相关疾病时,应及时组织会诊,以便提出更确切的诊断及治疗意见,避免术中出现漏诊漏治现象。

总之,要不断总结经验,勤于思考,接受教训,谨慎行事,善于借鉴,减少漏诊漏治现象。

[1] 胡学斌,易自立,李良学.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14,27(1):61-63.

[2] 彭南国,翟东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48例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10,20(4):384.

[3] 彭涛,胡允胜.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回盲肠区病变漏诊漏治分析[J].腹部外科,2012,25(1):61-62.

猜你喜欢
病史探查阑尾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橡胶树miRNA 探查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