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5-03-20 11:40张锋滕清晓董保华武慧丹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腺样体内窥镜鼻窦

张锋 滕清晓 董保华 武慧丹

(河南宏力医院耳鼻咽喉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儿童腺样体肥大与鼻窦炎具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儿童鼻窦炎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儿童鼻窦炎多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通过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往往可使鼻窦炎的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伴腺样体肥大的儿童鼻窦炎患者鼻窦炎与腺样体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62例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纳入标准:①具备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头痛、咳嗽等上述5个症状中的2个或2个以上,但是必须具备鼻塞或流脓涕两者之一;②腺样体肥大,有鼻塞、张口呼吸症状,鼻咽部CT扫描显示腺样体A/N比值≥0.71为病理性肥大[1];③鼻内窥镜检查示下鼻甲充血肿大,或源于中鼻道或嗅裂的脓涕,腺样体占后鼻孔50%以上[2]。排除标准:①发热、鼻息肉、鼻腔肿瘤、顽固性鼻出血、分泌性中耳炎患儿。②过敏体质患儿,如阿司匹林三联征、阿莫西林过敏、哮喘等。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76±1.57)岁,病程4~22周;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5.72±1.63)岁,病程4~24周。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mg/kg,q8h),黏液促排剂氨溴索糖浆5 ml口服,3次/d,布地奈德鼻气雾剂喷鼻2次/d,双辛鼻窦炎颗粒10g,3次/d冲服。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术,具体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经双侧前鼻孔置入吸痰管至口咽部,拉出吸痰管将软腭拉起固定,经口腔置入内窥镜,经电视监视器观察鼻咽部,经口咽部将动力系统上翘切割吸引器头伸入鼻咽部,直视下切除范围自上至后鼻孔,双侧咽侧索内侧至腺样体下缘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并保护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及咽侧索。无菌棉球压迫创面5 min,取出后创面无活动性出血,手术出血约10~20ml。所有患儿无手术并发症,术后4 d出院。

1.3 疗效评价 由患儿、家长一同对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头痛、咳嗽5个症状进行主观评估;鼻内窥镜检查采用Lund-Kennedy评分评估鼻腔黏膜变化(鼻腔黏膜水肿、充血,鼻漏)。评分0~3分为轻度,4~7分为中度,8~10分为重度。总体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主观症状消失,鼻窦内窥镜检查鼻腔黏膜及鼻漏恢复正常。有效:主观症状减轻,鼻窦内窥镜检查鼻腔黏膜水肿及鼻漏症状减轻。无效:主观症状无明显减轻,鼻窦内窥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无明显变化,鼻漏症状无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内窥镜评分为(5.94±1.46)分,对照组为(5.96 ±1.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窥镜评分为(3.82 ±1.51)分,对照组为(4.64 ±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窦炎是一种鼻窦炎症性病变,多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和鼻腔、鼻窦炎症有关。儿童鼻腔鼻窦开口狭窄,更易受到周围炎症、感染、变态反应影响造成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鼻窦通气引流障碍。2~10岁儿童处于腺样增生阶段,容易出现腺样体肥大,肥大的腺样体被认为是上呼吸道细菌聚集、隐藏的场所,引起鼻窦炎迁延不愈,影响治疗效果。

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需要手术治疗的只占极少部分[3-4]。通过系统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及鼻腔盥洗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治愈或改善鼻窦炎症状,但是伴随腺样体肥大的鼻窦炎患儿治疗时往往需要切除肥大的腺样体[5]。临床实践提示,保守治疗同时,及时切除隐藏病原菌并影响鼻腔引流的肥大腺样体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鼻窦炎的治疗与恢复。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主观评分和鼻窦内窥镜评分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这说明腺样体切除对于药物治疗儿童鼻窦炎的症状控制和鼻腔黏膜形态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气道狭窄、阻塞的最常见原因,后鼻孔的阻塞影响鼻腔分泌物向鼻咽部引流,造成鼻腔分泌物滞留、鼻纤毛活动减低、窦口黏膜肿胀引发慢性鼻窦炎迁延不愈。切除肥大的腺样体不但可以缓解儿童OSAHS、鼻塞症状、面容发育异常,同时也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必要辅助手段。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后鼻道阻塞,改善鼻腔引流,减少炎性分泌物对鼻窦窦口黏膜的影响,有利于药物治疗迅速改善鼻窦通气、阻塞,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总用药量,值得推广。

[1]林锡明,袁庆海,郑丽茹,等.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附 108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6(2):144-145.

[2]Özdemir H,Altin R,Sögüt S,et al.Craniofacial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AHI scores of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cephalometric study in 39 patients[J].Pediatr Radiol,2004,34(5):393-399.

[3]许庚,李源.儿童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思考与临床诊疗指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4):241-242.

[4]周本忠,王国胜,李龙巧,等.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213-216.

[5]蔡谦,苏振忠,文卫平,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扁桃体腺样体评价[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7):437-440.

猜你喜欢
腺样体内窥镜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