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外语与翻译》公开出版感言

2015-03-20 18:12佘协斌
外语与翻译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办人学刊中南

佘协斌

获悉《外语与翻译》公开出版的消息,作为当年创办人之一的我,不免思绪连连。一份小小的内刊,居然一办二十年,八十余期,无一中断,影响遍及海内外,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当年没有超前的学术意识,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没有矢志不渝的决心,这奇迹就断难发生。二十年了,试问人生有几个二十年。二十年间,我们的世界、学界、学校不知发生了多少事,真可以说是沧桑巨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青山依旧,湘水长流,小刊可鉴,文字在录。

遥想二十年前,也就是1994年,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挥毫为本刊题写刊名,王佐良、叶水夫、李赋宁、吴景荣、刘润清等一批外语翻译界前辈为创刊号发来贺词;在办刊初期,董衡巽、桂诗春、伍铁平、何自然、黄国彬、杨武能、谢天振、申丹、申小龙、黄国文、王岳川、张铁夫、钱炜、杜承南等专家学者不断为本刊提供指导;其后,即本刊创刊十周年的2004年,刘重德、吴元迈、沈家煊、胡壮麟、戴炜栋、刘靖之、徐真华、何其莘、许钧等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又纷纷题辞表示庆贺,赞扬本刊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重学术、讲规范、有特色的学刊,呼吁尽快公开出版。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上述那些扶持过本刊并寄予厚望的前辈有的已驾鹤西去,有的已白发苍颜,垂垂老矣,叫人怎能不生感慨、感念、感叹:

昔日学苑一幼苗,如今根深又叶茂。

回首往事不平路,甘苦忧乐知多少。

且喜云开见月明,又叹岁月催人老。

寄语中南外语人,前赴后涌领风骚。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的这把剑,一磨二十年。二十年来,我们不唯名份唯学术,以质量赢信任,以不卑不亢之态自立于全国外语翻译学刊之林而无愧!

作为本刊的一位老人,除了衷心感谢那些二十年如一日地关心、支持、爱护本刊并为之赐稿赐教的学者、作者和读者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几位为本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同志:一是清华大学的罗选民教授,他是本刊的几位主要创办人之一,并多年担任草创时期的实际执行主编;二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他是本刊特邀高级编审,为本刊的学术规范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三是现任执行主编范武邱教授和两位编辑人员,他们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一方面坚持办刊,一方面为公开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使本刊获得了新的生命。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本刊的母体——中南大学及其外国语学院的历届党政领导的全力支持。

创业不易守成难,要上层楼事更艰。

祝愿《外语与翻译》越办越好,璀璨中南,辉煌明天!

猜你喜欢
创办人学刊中南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2019年)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古希腊学园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
恪守本源 极致之行——访钻石国际系统创办人张志军
《文化学刊》十年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苹果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