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研究

2015-03-20 18:45李婧崴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师个性化培育

李婧崴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研究

李婧崴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个性化培育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诉求。个性化培育应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一个中心,四个注重”的个性化育人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设计,注重全员育人教育网络的形成,注重校园文化平台的搭设,注重生态化评价机制的建立,实践“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公平、高效、优质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纲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动力,因势利导,努力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进步,从而实现切合自身实际的成长与成才。“每个学生都重要——每个学生个性潜能各异——每个学生都需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取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要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必须注重“三个坚持”。

1.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认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联系、互为补充。首先,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其个性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使个性发展有章可循,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如果没有全面发展的支撑,一味强调个性自由,个性发展就容易陷入片面化、畸形化。其次,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全面发展并不是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终极表现为个性发展的自由表达。“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是理想、职责等等”[2]。最后,应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筹规划,使每个生动活泼、具体可塑、特质各异的个体,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彰显个性、保持本色、具有特长,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坚持社会化与个性化协调共进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应注重社会化的教育和引导,坚持个性发展适应社会需要,避免闭门造车。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社会化,在此过程中其个性也开始萌芽并日臻成熟。个体唯有主动自觉地投入社会化过程中,才能比较理性地看待自己、发展身心、完善个性。个体越适应社会化,其个性越能得到展现与优化;而孤立于社会发展只能使个性变得自私僵化、固执冷漠,最终成为马克思描述的“一个目光短浅的、孤陋寡闻的动物”。 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培养和造就符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目标、总方向来设计开展工作,促使个体生命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3.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得益彰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联合体,进而借助这种联合体得到自由,才能“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2]换言之,必须确立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个性发展才会走上正轨。因此,个性的发展归根到底要经过主体在实践中有效而不断的自我建构。在学生工作实践中,要真正把发展的选择权、调整权、规划权逐步还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的实现路径

在实施过程中,切入点应唯小、唯细、唯实,构建“一个中心,四个注重”的个性化育人格局,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设计,注重全员育人教育网络的形成,注重校园文化平台的搭设,注重生态化评价机制的建立,实践“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公平、高效、优质教育。

1.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教育理念是建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起点,它不仅指引领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影响教育对象的价值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个性化培育的出发点,这一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尊重差异、悦纳个性,将个体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视个性为第一教育资源,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面向全体学生,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充满教育智慧的个性化教育方式,不断引导、激发学生的潜能和需要,启发、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设计

首先,基于个体特征的分析诊断。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借助智能理论、心理测评等工具,通过线上线下谈心、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学生课堂、融入学生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诊断,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旨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据此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生长点,为进行个性化培育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其次,基于学段特征的成长格局。学生在大学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并且每个阶段的需求层次是不同的。因此,个性化培育应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可分为六个阶段:大一上学期实施适应式教育;大一下学期实施养成式教育;大二学年及大三上学期实施累积式教育;大三下学期实施导向式教育;大四上学期实施实践式教育;大四下学期实施主体式教育。

最后,基于未来发展的方案设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个体身心发展与学段特征的最优化设计与实践,遵从学生发展目标,构建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全面优化与和谐发展,在横向上重点强调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在纵向上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纵横交叉,规定了每个阶段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设计和建构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方案,一方面极大促进了个性化培育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

3.注重全员育人教育网络的形成

目前,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各高校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基本实现了1:200的人员比例配置。但是,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个性化人才的要求相比,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相比,仍存在薄弱环节。因此,高校要集约优势资源,拓宽师资渠道,为深入开展个性化培育提供师资保障。

首先,组建个性化导师队伍。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键节点中起到助推、提升的作用,探索建立“六位一体”导师制。潜能导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潜能,扬长避短,合理规划大学,设计精彩人生;思政导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发展,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导师帮助学生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学业导师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导学,指导建构全面扎实的知识素养;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就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其次,建立分类化导师库。导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发展方向,申报与自己相匹配的导师类型,高校据此建立分类化的导师库。学生根据自己在个性化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在分类化导师库中选择填报导师志愿,导师在学生志愿中选择学生,从而达到教师个性与学生个性的最优化适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实现教育内容个性化、教育方法个性化、教育形式个性化。

4.注重校园文化平台的搭设

以适合学生需要的方式重构校园文化。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活动主题及活动内容的多样化谱类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切合自身实际和开发潜能的个性化活动定制菜单,从而促进学生在个性化选择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校团委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成长特点,潜心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成才需求,确定各个阶段的教育主题,并将每个教育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具体活动,从而实现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思考、自我检验、自我实现”的阶梯递进式成长目标。具体来说,在适应式教育阶段,开展识读大学和学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在养成式教育阶段,开展自律修身和感恩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累积式教育阶段,开展勤学善思和健康成长教育,使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导向式教育阶段,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规划好未来职业生涯;在实践式教育阶段,开展学以致用和职业素质教育,主要解决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在主体式教育阶段,开展爱校荣校和成才立业教育,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5.注重生态化评价机制的建立

生态化评价机制基于对学生个体发展状况的全面考察、记录、分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一是发展性评价观。发展性评价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以导向、激励、调整、改进为主要功能,旨在利用正面的、肯定的、及时的反馈与评价,使评价触动每个学生、督促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从而达到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进步、以评价促成才的目的。

二是多维度评价内容。注重统筹兼顾,立体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共时性层面,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既要考察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又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艺术修为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在历时性层面,考察学生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了解学生发展态势,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是多样化评价形式。为科学评价学生个性化发展,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评价采用学生综合素质答辩的方式,由导师在每一阶段培养结束后撰写描述性评语。定量评价赋予评价内容不同的权重,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的比例大致为3∶2∶1∶1∶2,为深入了解学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信息。

四是多元化评价视角。个性化评价基于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个体发展目标,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动态性、多角度的评价,包括自我总结性评价、生生互动性评价、导师指导性评价、家长反馈性评价等,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保障体系是大学生个性化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高校应本着“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的原则,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以确保学生个性化培育高效有序地运行。

1.制度保障体系

要进一步提升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学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个性化教育的目标、工作内容、考核方式及激励机制,使个性化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2.人才保障体系

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个性化培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管理全过程。从教师内生性成长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构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平台,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要求。

3.资金支持体系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提供充足财力保障。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鼓励开展个性化教育相关研究;加强学校场馆等硬件设施投资建设,为开展个性化培育提供良好育人环境;加快建设个性化教育网络平台,为积极推进个性化培育提供有效载体。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15-01-20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JG14DB093)。

李婧崴(1980- ),女,吉林四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5)05-0104-03

猜你喜欢
导师个性化培育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V eraW an g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导师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爱情导师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