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

2015-03-20 18:4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长春校园文化

李 宁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

李 宁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师院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本文以长春师范大学文化建设为例,分析了高师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以期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竭动力。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其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对提升师生文化意识、创建特色学校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凝聚思想力量,塑造长师精神”为主题,充分利用省内优秀文化资源,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文化育人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观。

一、营造宽松的学术文化氛围,激发师生学术热情

当前,我国学术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高校不仅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更要推动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创新。长春师范大学作为“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教师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不仅承担着为省内输送合格师资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继承发扬吉林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此,学校依托吉林省优秀文化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论坛和讲座,组织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为师生营造了良好、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如承办了“东亚视野下的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 东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等学术研讨会,召开了“吉林省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等专题讲座。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探讨,让师生更多地了解吉林省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为一进步弘扬吉林优秀文化、强化文化教育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利用并发扬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学校也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思想文化理念,积极创设自由的大学学术环境,提倡学术民主,为激发师生创新性思想提供适宜的土壤。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校园文化活动以其灵活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强化师生的文明意识,规范其文明行为。长春师范大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学校现有学术类社团8个、文艺类社团10个、体育类社团7个、服务类社团4个、非官方兴趣小组2个、创业基地8个。这些组织机构的设立,为校园活动的丰富、完善和实践提供了便利。如举办“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通过民族舞蹈、歌曲、乐器表演等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两国的国情、文化及风俗习惯,增进了中俄大学生的国际友谊。在吉林省“中国梦·国防情”征文比赛中,校团委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大学生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展现了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学校还开展了“校园文明行”系列活动,大学生亲身示范需要注意的文明行为,并拍摄广告宣传图片,在图书馆、食堂、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展示。这些图片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地向全校师生强调了校园文明行为的重要性。此外,自2012年5月学校启动“百优青马工程”以来,学校遵照“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通过“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生力军。这部分青年力量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影响,为大学生树立了模范和典型。该工程不仅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三、注重师德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高师院校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就必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高超、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为教育事业服务;同时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自己的学生。高校教育教学中,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其思想、行为和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长春师范大学非常注重发扬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如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大赛,除了比拼教学基本功以外,更注重教师形象、个人魅力的体现和影响。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征求意见,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候选教师的优秀事迹,以其高尚品质影响全校师生,注重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四、构建信息文化环境,搭建网络文化建设平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校,网络文化正在悄然影响和改变广大师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当然,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信息能够激发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升自身修养;而低俗的网络文化信息会阻碍师生的精神进步,对其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丰富和陶冶师生情操,以便形成强大的校园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和引导力。长春师范大学依托计算机学院和传媒学院的优秀资源,设立了长师网络电视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关注师生动态,宣传介绍长师。网络电视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师生的生活实际,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学校还设有内部广播站,节目丰富多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有益于学生缓解疲劳、释放心情。

[1]赖廷谦,等.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015-02-12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升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研究”。

李 宁(1982- ),女,辽宁鞍山人,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学研究。

G647

A

2095-7602(2015)05-0116-02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长春校园文化
初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印语长春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