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2015-03-20 18:45李晓琳唐名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字专业能力

李晓琳,唐名刚

(1.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市实验中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李晓琳1,唐名刚2

(1.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市实验中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诵读能力总体状况较好,但考虑到他们未来的主要职业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将诵读能力作为其重要的职业技能加以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提升。一是构建心里有情、眼前有景、口中有声的和谐诵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身的诵读能力;二是强化诵读课程指导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诵读指导与教学能力,使其未来有能力指导中小学诵读活动。

高师中文专业;诵读;教学模式

一、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能力提升策略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诵读基础,但从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中文专业学生仅仅具有一定的诵读基础还远远不够。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提升中文专业学生诵读能力的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精准把握文本情感的能力。诵读时,要做到心里有情,重在一个“真”字。培养贴近文章的正确情感是诵读的基础,实质上是把无声文字内化为真情实感的二度创作过程,包括理解、把握、再现文字情感三个层次。理解文字情感,要求正确解读文字内容,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创作意图。把握文字情感,要求能够把握作者的创作心理、文章的思想,而不是肢解文字、段落。再现文字情感,要求能够与作者合二为一,将作者的情感以最恰切的方式展示出来。以诵读《再别康桥》为例。徐志摩有英国剑桥求学的经历,并且在那里萌生了年轻的理想、志愿,可是当时祖国的现实状况是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理想志愿早已遥不可及,因此1927年他故地重游的落寞岂是一句“不带走一片云彩”就能释然?当我们解读到这些背景,心里会情不自禁地有些伤感,而绝不会是老友重逢的喜悦。如此,诵读的心理情感确定下来,自然会形成文章诵读的腔调与韵律——不是喜上眉梢,不是怒从心生,亦不是大痛大悲,而是淡淡的忧伤。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文章开篇就用了七对叠词,逐层深入地展示出一个小妇人的哀伤与痛苦。丧夫、亡国之痛不是一般人会有的经历,如何换位思考?这就需要充分解读,唤起情感共鸣。

二是提升主动建构文本画面的能力。诵读时,要做到眼前有景,重在一个“美”字。这是诵读的铺垫,是把无声文字与心底情愫幻化为眼前景物的创作联想,包括远景、中景与近景三部分。远景指想象画面,在心理情愫的调动下,合理构建与文字最贴切的想象画面。要心、神、眼为一体,比如“弯弯小桥,潺潺流水,静谧人家,金戈铁马,百舸争流”,带有特定的虚幻色彩,诵读时需要目视远方。中景指诵读者与听众之间交流互动时形成的景象。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旁若无人,那么听众就永远不会和诵读者拥有一样的远景画面,就不可能走进诵读的文字。所以,诵读者要不停地通过目光交流让听众和自己一起望山、看水、闻香,轻吟浅唱。近景指诵读者自我融入文字中所形成的画面景象。文字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如果连自己都没被征服,自然不会有说服力;但是又要恰当有度,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自己完全投入其中,或笑或哭,在失控状态下诵读文字。这时候,听众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非但不是享受,完全是遭罪了。

三是提升深度融合文本声乐的能力。声音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载体。诵读时,要做到口中有“声”,即声腔、声色、声调、声息、声乐等要协同配合,重在一个“雅”字。这是诵读的升华,是用语言和声音进行情景交融的再创作过程,包括声音的塑形、声音的训练、声态的掌控三部分。声音的塑形即对声音进行修饰。有人说,声音是人的第二张脸,适当的“美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再现文字魅力。声音的训练与呼吸、共鸣、吐字归音等环节紧密相连,清晰、准确、洪亮的声音,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训练呼吸,可以训练气沉丹田,让呼吸更流畅自然;训练共鸣,要让各种腔体有效合作,才能使声音更生动;训练吐字归音,可以训练提颧肌,提升软腭,打开后牙,畅通气流,来展现声音的亲和力,使声音更浑厚、更饱满、更圆润。声音的训练指语音要准确、清晰。部分学生普通话不过关,前后鼻韵、平翘舌、部分声母混用等问题都会影响诵读效果,因此说好普通话是准确表达情感的第一要素。语音一旦错误,会直接影响语义。试想,“姑娘”读成“姑凉”时,再美好的意境也会被破坏的。声态的掌控指有声语言技巧的投入以及态势语言、音乐的辅佐,主要包括有声语言表述过程中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态势语言的培养与训练。适度停顿可以唤起听众的注意力,给诵读者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听众一个回味的空间;重音处理技巧是有所强调、突出的表现;恰当运用语速,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态势语言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隐性语言,虽然无声,却是诵读不可缺少的辅助语言,合理恰当的态势会提升表达效果。总之,准确运用各种诵读技巧必然会提高表达能力。比如:诵读朱自清《春》第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时,两个“盼望”要重读,第二个要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速略快,才能更加凸显人们对于春的渴望之情。

二、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指导能力提升策略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既要加强自身诵读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诵读指导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因为他们中的人大部分将来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诵读指导能力方面,目前还有两个瓶颈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要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理论储备与实践训练都比较弱,要特别加以重视和强化。比如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师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主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使他们掌握自主学习方法,逐渐由“学习有法”的必然王国,进入“学无定法”的自由王国。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要在学好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诵读技能的学习培训,通过“小老师制”、同伴互动、社区指导等方式,在实践中强化教师角色意识,提高诵读指导能力,寻找未来的立身之本。

二是要强化诵读课程设置。从目前实际看,诵读教学的课程在各高师院校的开设难如人意,社会、学校以及自身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忽视这一教师基本功的培养训练,而教师诵读能力差会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知道,高师院校的诵读课程与中小学基础教育不一样,与一般综合性大学也不一样。切实提升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能力,既能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课程,又有利于学生的择业、就业发展,进而提升师范院校整体形象。诵读课程是师范院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可以定位于校本综合实践课程,中文专业学生必修,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课程总目标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高级技能和教学基本技能,为未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诵读课程的开发主体是高师院校的教师,实施主要对象是将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中文专业学生。课程内容与中小学语文学习内容密不可分,主要以古今经典诗文为内容,展示中外优秀文化,传承艺术瑰宝,具有明显的师范特色。从教学方式方法看,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示范、培训、矫正、展示等手段。诵读课程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具有实践性特点,即开发—实践—评析—再实践,需要科学、准确的培养训练模式,才可能取得教学实效。可见,在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诵读教学,对中文专业学生诵读能力展开专门训练并将其纳入课程建设规划中,是大有必要的。

诵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是语感形成的基石,是进一步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更好地积累、培养、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将来计,要进一步强化“三个意识”,一方面切实提高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汉语言文字感受力、表达力、交际力,一方面培养和增强毕业生从事诵读指导与教学的基本技能,使其未来有能力指导中小学诵读活动。

要进一步强化基础意识。中小学语文教学将逐步成为推广经典诵读的主阵地。[1]然而在现实中,诵读往往被当作一项语文常规教学活动或语言学习、表达活动,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严重不足,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生诵读所能达到的数量标准设计课程和开展诵读活动。[2]诵读能力则往往被当作一项特殊才能,只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开发和提高。由于家庭成长背景、个性心理特长、语言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规范的诵读技能培养和训练。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也不可能突出强调对中文专业学生诵读能力的要求,因此,中文专业学生的诵读基础参差不齐。少部分学生普通话语音比较准确,诵读基础较好;而大多数学生诵读基础相对薄弱,个别学生甚至羞于张嘴。因此,夯实基础最好是从小抓起,在中文专业学习阶段更要特别强化。

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从目前我国教育实际来看,受考试压力的影响,中小学阶段的诵读教学普遍开展得并不理想。学生到了师范院校以后,理应接受系统规范的诵读技能培训。但由于受观念滞后、师资匮乏、考评缺位等方面的影响,诵读只是偶尔现身于一些文艺表演性质的活动中,诵读常规教学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这使得诵读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诵读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水平与从业能力。通过对一些中小学语文师资情况的调研发现,大多数毕业生专业知识方面优势突出,但只有一部分诵读能力突出者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在各种活动中大显身手,成为业务骨干和教学新星,而那些诵读能力平平或者能力较弱的教师,则受到了严重的职业挑战。由此可见,诵读有利于锻造大学生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利于大学生磨练健康品质和提高大学生智力。[3]

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目前,人们对诵读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还相对薄弱。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开设了教师技能课程,这些课程虽然涉及诵读环节,但大都是蜻蜓点水。也就是说,诵读只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且多止于理论上的知识传授和篇章讲解,而不是专门的诵读实践和能力培训。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就是一个明证。我们应将此作为一个有利契机,探讨诵读教学在师范院校的意义价值,切实加强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将诵读教学由活动层面上升到课程层面,制定相关的课程实施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诵读教学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1]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2011(1):125.

[2]董兰.浸润国学精髓 构建学校文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26-28.

[3]赵贤德,王宏民.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J].现代语文,2011(9):102-104.

2015-01-22

吉林省教育厅课题“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能力六步导学培养模式”。

李晓琳(197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唐名刚(1970- ),男,四川达州人,长春市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从事语文教育实践研究。

G642

A

2095-7602(2015)05-0163-03

猜你喜欢
文字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字的前世今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