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5-03-20 11:40王俊晓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温病情小儿

王俊晓

(伊川县妇幼保健院 河南 洛阳 471300)

高热惊厥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多见于6 个月至4 岁幼儿。高热惊厥的病因较多,常见病因主要为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造成患儿体温迅速升高[1]。由于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当体温达到39 ℃左右时,患儿可发生肌肉抽搐、惊厥。本研究采用综合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住伊川县妇幼保健院的68 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患儿家属知情同意;②符合《典型高热惊厥诊断标准》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②合并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③全身生化代谢严重紊乱,短时间内难以恢复;④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男性40 例,女性28 例;年龄0.5 ~6.0 岁,平均(3.6 ±1.1)岁;原发病:化脓性扁桃体炎16 例,支气管肺炎18 例,腹泻20 例,其他14 例;体温:38 ~40 ℃,平均(39.1 ±0.6)℃。依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4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静注安定或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降温、脱水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环境护理 保持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空气新鲜、安静、清洁,防止致病微生物滋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对于室温较高者应及时给予空调降温,一般保持室内湿度在55% ~60%,温度22 ~24 ℃。同时不要给予患儿过厚的被褥以及过多衣物,保证患儿衣衫宽松以利于散热。

1.2.2 病情护理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及精神状态,病房内常规准备解痉及退热药物,若患儿发生惊厥,应及时通知医生以及患儿监护人,立即进行床旁急救处理,将患儿仰卧或侧卧,松解衣领,头部偏向一侧,彻底清除口腔以及鼻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清洁畅通。常规采用24 h 心电监护仪监测患儿血压、呼吸、脉搏以及外周氧饱和度等指标,定时检测患儿体温,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颜色以及面容变化情况。惊厥控制后必须保证病室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声音刺激造成惊厥复发,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瞳孔以及囟门变化,注意避免脑水肿的发生。

1.2.3 饮食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治疗期间由于病情影响,多存在食欲不振、纳差等表现;因此,应给予患儿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以及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搭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积极提倡母乳喂养,保证患儿营养充分,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此外,高热可导致患儿失水过多,应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可经静脉补充液体,防止脱水。

1.2.4 心理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多存在恐惧、烦躁不安情绪,具体可表现为频繁哭闹,此时应及时给予患儿轻柔的抚摸,同时给予温柔的语气进行安抚,尽可能使患儿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安全感,促进康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给予奖励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消退情况、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患儿护理1 h 后平均体温为(37.4 ±0.5)℃,平均惊厥消失时间为(36.7 ±8.3)s,平均住院时间为(6.7 ±1.4)d,护理满意度为97.1% (33/3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8.3 ±0.6)℃、(64.7 ±11.5)s、(9.7 ±1.4)d,护理满意度为79.4%(27/34)。经比较,两组患儿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1 h后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目前研究认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与高热惊厥关系密切,在年龄较小的患儿,如5 个月至4 岁儿童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病院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感染也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要病因。该病发病紧急,病情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极易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受损[3],预后不佳。因此,通过对患儿实施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时控制病情,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本研究对伊川县妇幼保健院部分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运用环境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保证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了及时掌握,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了患儿的机体抵抗力。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儿病情,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

[2]田建梅,陈凤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12-114,118.

[3]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29-30.

猜你喜欢
体温病情小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小儿涵之三事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