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西格玛的问题管理体系探究

2015-03-22 07:02国网张掖供电公司杨丹
中国商论 2015年25期
关键词:六西格玛问题管理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 杨丹

基于六西格玛的问题管理体系探究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杨丹

摘 要:问题导向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以问题为导向,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科学地建立问题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效用,成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本文选取国网张掖供电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的运用,全面建立问题管理体系,在问题的发现、解决这一循环闭环中,提升公司整体发展质量。

关键词:六西格玛 问题 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强调了问题导向的重要性。鉴于这一思考,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将六西格玛的理论应用于公司问题管理体系,旨在通过问题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巩固,切实做到坚持问题导向,促进企业发展提升。

1 概述

六西格玛理念,是一种持续改善企业流程管理的技术,以“零缺陷”的完美追求,通过过程性能改进,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和提升。著名管理学者罗未·A·布莱克斯里称其为“实现质量和竞赛力量之跨越的办法”。主要遵循五步循环改进法,即DMAIC模式:分别是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六西格玛背后的原理就是如果你检测到你的工作中有多少缺陷,你就可以找出如何系统地减少缺陷,使你的工作尽量完美的方法。

2 基于六西格玛的问题管理体系

我们将六西格玛的五步循环引入公司问题管理体系的建立,形成了完整的循环闭环流程。

2.1 定义——辨识需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要全面建立问题管理体系,首先要全面查找问题,辩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公司全面拓展问题收集渠道,把“五个一”(召开一次座谈会、走进一个班组、检查一次站线变、走访一次客户、开展一次慰问)活动与问题定期征集相结合,把思想动态调查问卷与问题随时发现、上报相结合,把领导会议强调与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相结合,通过“开放式”征集、“恳谈式”倾听、“体验式”走访、“会诊式”把脉全面融合起来,全面收集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职工权益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同时,认真辩识哪些问题可以解决而哪些问题是体制机制弊端,哪些问题短期可以解决而哪些问题需列入相关工作规划或储备库,哪些问题是共性问题哪些问题是个性问题,经过这一过程,有效防止了问题的漏项遗失,筛选出可解决问题,也确保了问题改进的可操作性。

2.2 测量——准确描述问题,建立解决目标

问题无处不在,其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只有准确描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目标,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公司要把握“五化”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在全面收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用心表述问题,做到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奥问题通俗化、零散问题系统化、数据问题图表化、标志性语句生动化,不夸大、不缩小,客观公正地反映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的不同情况,分类确立解决目标:一是对照国网、省公司制度、标准、指标等,切实加强公司和电网薄弱环节管理,确立解决目标;二是对照广大职工群众新期待,针对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出发点,确立解决目标;三是对照“三全五依”法制企业的新标准,全面解决各类审计、检查中发现的“习惯性违章”等问题,杜绝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风险,确立解决目标;四是对照公司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以彻底还清欠账、理清旧帐的态度,确立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目标,确保问题表述准确,目标科学合理。

2.3 分析——分析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措施

任何复杂事物,都存在着“关键的少数和一般的多数”这样的一种规律,问题产生的原因也不例外。只有抓住了影响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才能追本溯源,集中精力彻底解决问题。公司针对前两个阶段梳理形成的问题,应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等工作方法,从问题产生的背景、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理清问题因果关系,对应关键因素,有的放矢,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节点和相关措施。

以“公司整体缺员,特别是结构性缺员问题严重”为例,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和流动机制不完善”为问题的主要改进原因,并针对这一因素,由人资部牵头,提出在一年时间内改进的解决措施:一是拓展帮扶支援措施,相对富余单位人员向严重缺员单位流动,先期山丹马场6名人员已赴肃南进行帮扶支援,实现了人员跨单位、跨县区流动;二是通过劳务派遣主要解决驾驶员、后勤、营销辅助、输配电辅助等生产技能岗位的缺员状况;三是针对临时性、阶段性工作需要和重点项目技术力量短缺等情况,不定期组织临时借用;四是开展岗位竞聘,从根本上改善管理及技术岗位缺员;五是定期安排挂职(挂岗)锻炼(含学习交流),着力优化管理与技术岗位的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

2.4 改进——分层落实解决措施,闭环管控保证成效

发现、分析问题只是过程,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问题解决与否,取决于问题措施是否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建立流程化运作方式,通过一定的激励考核制度,促进问题解决的可监控、可管理。

公司出台了《问题库管理实施细则》,对问题提出、入库、解决、销号一系列流程进行了优化设置,建立了职责明确的闭环管控流程,有效防止了问题解决虚、假、空。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和操作层面划分层次,将其分别纳入问题库、(部门、单位、县公司)层级库和(班组、供电所)微库进行管理,形成了分层落实、三级联动的良好局面。此外,健全完善评估考核机制,通过实时督办和定期通报,强化问题处理和销号的过程管控;通过实地指导、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层级库和微库的日常管理进行检查督导,形成了推进问题管理的协同合力。

2.5 控制——总结提炼,固化流程

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六西格玛的终点,确保问题解决并在制度、流程中予以固化,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公司高度重视问题的提炼总结和举一反三,将其纳入问题管理细则和绩效考核,要求责任主体在问题解决后提炼工作经验成果,编制问题案例或典型经验,并由办公室不定期进行修订、发布,供公司系统学习、交流和参考。同时,对问题库中影响公司和电网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专项课题项目,统筹衔接专业部门深入开展调研,进行相应政策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3 问题管理体系成效分析

六西格玛理论的运用,为解决、改进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可实现的循环方式,促进了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3.1 突出了满意度的导向作用

问题管理体系以更泛的视角,关注公司各个层面的满意度。明确要求,员工关注的问题要纳入问题库管理,而问题销号和答复,必须以提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使整个问题管理流程从各层面所提出的问题开始,又以提出单位的满意度来结束,真正做到了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为公司发展凝聚了合力。

3.2 促进了业务流程的完善

问题管理体系将重点放在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上,通过查找问题来帮助公司测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样也提供了严谨的方法,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改善甚至再造来解决问题。它突出了问题辩识、产生原因的控制、改进和固化等过程管理,避免了对结果的盲目追求,更强调管理的流程化、精益化和长效模式的建立,使员工更加注重日常管理,并善于从细节中进行改进。

3.3 激发了突破管理的动力

问题管理体系,就像一个重新观察企业的放大镜。我们会发现:问题犹如灰尘,存在于公司的各个角落。而这种认识,指明了一个长期的管理方向: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零缺陷”的目标。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相互配合和相互衔接,突破了部门、层级间的界限和隔阂。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目标,以及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管理提升的动力,并将带来持续不断的成功。

3.4 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过去,管理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和机关职能部门人员手中,员工对于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并没有真正实践于行动中。但问题管理体系,却不可避免地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建立了公司成长与员工参与管理的直接联系。同时,六西格玛所追求的品质改进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会促使员工不断自我提问:问题出在哪里?能做到什么程度?怎么才能提高?最终提高了吗?并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完善,完成自我成长,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熙.六西格玛在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的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7.

[2] 姜艳.6σ管理体系[Z].2002-11-1.

[3] 胡稚琴,何祯.论六西格玛管理的本质属[J].企业管理,2004(1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a)-038-03

作者简介:杨丹(1987-),女,甘肃张掖人,大学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六西格玛问题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缩短航天典型非金属物资供应周期的探究与实践
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轨道电路状态修中的运用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利用六西格玛方法对造型线进行升级改造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