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及分析①

2015-03-22 07:02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公共管理系赵婷
中国商论 2015年25期
关键词:青海发展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公共管理系 赵婷

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及分析①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公共管理系赵婷

摘 要:本文以青海会展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了青海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青海省会展旅游的发展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会展旅游 发展 青海 SWOT

1 引言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但在近几年来,青海省通过开发出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式,比如“青洽会”、“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暨投资贸洽谈会”、“青海唐卡艺术博览会”、“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中国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文化、经贸活动的开展举办来发展会展旅游。每年举办的各种展览会、博览会、节事活动、比赛等初步估计在五六十场以上,青海省在我国会展发展的大背景带动下,成功地举办了以上各种活动,并取得了一定进步。从而对青海省会展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有了清楚的认识与区分,对于青海省会展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现状综述

2.1 会议旅游发展现状

青海省会议旅游的发展表现分为2000年之前和之后,在2000年之前发展几乎缓慢滞后,没有较大进步和突破,举办的展览形式较少,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少。自2000年之后,青海省通过举办了几次较为有重要影响的会议活动,使得青海省的会展发展在2000年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16]。

青海省自2000年来所举办的各种会议综合分类,主要有代表会议、奖励会议、研讨会和年会,多数是政治会议,始终是政府牵头,民间企业经济类会议较少,大规模会议数量较少,一半以上的会议是中型会议,目前没有特大型会议的举办。举办性质以国内会议居多,按照会议的特征来看,三分之一是展览型会议,三分之二是文化交流主题会议和学术交流。

2.2 展览旅游发展现状

青海省的展览数量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展览次数较少,自2000以后,逐渐增长,2013年统计显示,共有大小型展览58次,展览次数少但展览主题鲜明,展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大型展览与小型展览差别十分明显,大规模、深影响力的展览较少;目前主要为青洽会和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以及中国青海藏钱国际展览会,这三项展览当中又以青洽会最为成功,影响力最为深刻,成为提升青海省形象的有力工具。

2.3 节事旅游发展现状

按照节事活动的内容划分,有商贸主题、文化主题、自然景观主题、民俗风情主题、宗教主题、其他综合型主题;从近十年青海省旅游网显示的青海节庆活动安排来看,节事活动安排几乎相同,没有较大变动,共有24个节事活动安排,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4个活动中有7个是青海省省政府举办,节事活动规模档次差别大,大型节事活动较少,个人或者企业举办几乎没有。青海节事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创了我国新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大量高端消费者的眼光。

2.4 奖励旅游发展现状

对于青海省奖励旅游的研究,可以从客源来源地研究,分为省内和省外,省内主要是指青海省本地组织的面向省外的奖励旅游。目前青海省组织的奖励旅游数量较少,多是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举办,时间多在冬季,出行范围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沿海城市。本地针对本地区为主要目的地的奖励旅游,多数是企业或者机构组织的,以一日游形式进行展开,目前尚没有企业和组织将青海省本省范围作为一个完全的目的地开展奖励旅游,深化程度不高,奖励旅游的意义不深刻。

目前按照发展程度来看,奖励旅游是青海省会展业内容中发展程度以及规模最低的一个内容,由于奖励旅游与其举办主题发展程度挂钩,青海省目前本地奖励旅游的发展尚有一定困难程度。

3 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SWOT分析

3.1 青海省会展旅游的发展优势分析

3.1.1 丰富的资源优势

从青海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的角度上看,四大支柱产业——石油、电力、有色金属和盐化工,是青海省经济发展领头行业;优势产业——水能资源开发,盐湖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金属和非金属资源开发,农业、畜牧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青海省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对于会展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能源产业和矿产业是青海会展展览的头号产业,吸引了绝大部分参会者的投资眼光,成为大型投资者的首选投资对象。此外,西宁市气候资源独特,夏季相对于全国平均高温的气候,西宁的凉爽低温,明显占据优势。

3.1.2 政府的大力支持

青海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青海省会展旅游业,提出了“大美青海”旅游品牌,通过一系列美丽的青海旅游品牌文化展览,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会展旅游业全新的旅游品牌和系列活动的展开,成为宣传青海省形象最有力的工具,政府予以了大力支持和认可。于此同时,政府也提出将会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产业,使青海的旅游资源得到广泛的宣传。

3.2 青海省会展旅游的发展劣势分析

3.2.1 会展业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青海省可利用的会展场馆展览面积只有18000平方米,只有一个展馆,从全国来看,同等经济水平的省份,多数省份有多个会展中心且展览面积多在10万平方米以上;青海省目前投入使用的只有一个,没有备用展馆,同时,会展场地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展馆的利用率不高,只有在夏季展览相对集中的时候利用率较高,其余多数时间闲置。此外,举办展会活动的时间集中在旅游旺季,旅游高峰时节的住宿、交通压力集中,大型高级酒店较少,能满足召开国际会议的场地也不超过10处,所有这些都阻碍了青海会展业的发展。

3.2.2 会展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青海省所有的会展公司,能够承办中档以上会展的只有4家,所拥有的资金力量均在百万左右,而较大型会展的举办始终需要依靠政府支持。

此外,青海会展组织者资格水平较低,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青海省目前没有正式的展览专业培训机构,文化教育以及高校没有开设会展旅游相关专业,没有公司将会展旅游作为一个专业理念来进行管理,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从业人员的专业展览机构,相对产业水平较低,从业人员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开展、组织与接待的特殊要求。

3.3 青海省会展旅游的发展挑战分析

主要是来自周边同等发展水平城市省份的挑战与影响;这方面主要是指,2000年之后,在西部地区,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尤其是来自周边旅游发展较快的同等省份,西藏、甘肃、成都、西安,凭借自身的会展旅游发展优势,开始向青海省进行会展旅游市场的倾销,争夺青海省会展旅游市场份额。这对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青海省自身尚未有比较成熟完善的会展旅游举办经验与承办系统,周边外来主要的4个省份,开始投资青海省会展旅游市场,这对青海省自身会展旅游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不能取得较高水平的活动承办权,无法在实践中积攒经验。

3.4 青海省会展旅游的发展机遇分析

青海省政府的政策扶植。2000年之后,政府开始大力扶植发展会展旅游活动,目前绝大多数的会展旅游活动都由政府牵头主办,政府对于青海省的会展旅游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带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青海省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外来客源数量不断增长,旅游业为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客源市场,以及促进外界对青海省的认知,给青海省会展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陈君俊.会展经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 龚平,赵慰平.会展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3] 过聚荣.会展概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4] 胡平.会展旅游概念[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5] 黄彬,肖庆国.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研究[J].现代城市,2011,6(1).

[6] 肖潜辉.提出利用国际会议形式发展我国旅游业[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1987.

[7] 周彬著.会展旅游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 张力源.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a)-153-03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GL013)。

猜你喜欢
青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美青海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青海行七首(录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闯关”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