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我见

2015-03-22 07:02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姚刚
中国商论 2015年25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经济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姚刚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我见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姚刚

摘 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打破行业垄断壁垒、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手。国企有国企的优势,其技术、人才、融资、资源配置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难以相比的;其他所有制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在机制、效益、效率、监督以及对市场的把控等方面的优势,则是国企所难以相比的。本文针对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沿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建议,推动我国企业经济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经济 国有企业

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法规后,人们积极针对法规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疑问: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也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否是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来的?我国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向的发展意义何在?十八大为什么重新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使大家更好地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并将《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中,笔者浅谈如下认识。

1 混合所有制概述

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解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经济实体角度上讲,二是从资本运营的角度上讲,三是从财产所有权角度上讲。从经济实体方面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具体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各个形式的经济发展所有制形式,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同时也有混合制等;从资本运营的角度上讲,主要是指不同的经济主体经济发展的形式为相互参股或者是联合形式的发展。第二是从财产所有权角度上讲,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财产权属于不同所有者的经济。本文针对十八大主要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不同的国家均有发展,其中其在我国的发展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合伙制经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也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同时可以与其他私有制行业多种混合机制共同发展。而西方混合所有制经济一般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在那里私有制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与国有制共同发展的策略,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改革开放后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建立的股份制公司大部分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雏形。

众所周知,建立现代企业制(即现代公司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就必须要做到股权的多元化,换句话讲,就是在我国国有企业中,除了公有资本外,还要积极吸收其他非公有资本(包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股民资本和港澳台资本以及外商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所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所在。

2 混合所有制的提出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党就一直在寻找我国公有制的完善形式。

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有提出跟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关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产权重组和流动问题越来越关键,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形式逐渐增多,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展形成新的财产所有制结构形式。”

十五大上也有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讨论:“公有制经济除了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以外,还包含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这里强调的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在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寻找经济发展中能够极大地调动社会生产力的经济发展形式。其中股份制也是现代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经济发展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和运营效益,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国有大型企业进行股份改革,一般需要通过上市、合资以及企业相互合作的形式进行发展,以便能够促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指出:“除了国家独资企业外要在我国积极推行股份制经济改革,积极护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十八大强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实现形式”以及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都是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种发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3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大力倡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国企改革、增加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是所有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积极建立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发展主要形式的经济制度。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虽然得到巩固,非公有制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基本经济制度就显得不完善。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会使基本经济制度在有了重要实现形式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第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能够有效扩大资本,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比较有效的管理环节是资本管理,而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国家可以对大量的社会资产进行更好的宏观调控,以便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

第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利滚利的发展;另外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能够使不同性质的管理制度进行相互兼容,对外联合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从而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积极地引进社会资本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好地发挥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职能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资本投资于竞争性产业和技术创新领域,并通过股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模式,提高效率,在国有资本收益性职能作用过程中,发挥效力。

第四,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有效增加利润,而且有利于激发各种社会资本的活力。

第五,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打破国有企业在油气、电信、铁路等领域的传统垄断地位。对非公有资本而言,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扩大投资领域的重要途径,从而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互相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4 发展混合所有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仍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空间较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国有经济资源由于沿革问题,很多都比较集中,这直接导致了某个领域的产能过剩,国有资产沉淀较大,政策限制和体制瓶颈问题突出,难以吸引到非国有资本的参与;我国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形式中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虽然较多,但其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结构发展不平衡、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很多民营企业也存在管理体制不明确、产权混乱、发展机会不平等、管理体制不科学等问题。

第二,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各有顾虑。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而言,实力与效益较十多年前已有显著提高,加之舆论环境严苛,企业改革动力不足;对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准入行业较少,且担心参股后企业仍然会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使资本投资、战略投资,变成单纯的财务投资,导致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部分国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整体设计。目前,很多传统行业的国有中小企业,效益差、冗员多、历史包袱重、社会负担较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对非国有资本的吸引力弱,外部投资者不愿意参与整体改制;而大型国有企业在母公司层面推行产权多元化,也存在现实困难;对拟进入的投资者资金实力要求太高,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者。

第四,难以制定合适的混合方案。对于国有资本来说,一是如果非国有资本只是象征性的参股,在公司治理中难以起到改善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作用;二是国有企业对外参股,若股权比例过低,难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致使无法控制“回报”的好与坏,很有可能会形成一批低效甚至无效的资产;三是若层层均实施多元化,使好的业务、资产都引入了外部投资者,就会导致母公司管控难度相应增大,公司战略难以往下落实。

5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机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恰逢其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当前,我国国有经济牢牢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在关系国计民生领域中,如:自然资源、企业资产、农业资产以及城市土地资产等公有资产方面,还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的情况下,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就有了巨大空间。

第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外资性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以来,国内的企业纷纷开始进行混合所有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多陈旧思想,一时间很难彻底转变,所以虽然其国有制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其他企业相比,成效较低。据有关数据统计,至2012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总股本中非公资本占45%;2012年,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公司有2500多个,这些公司的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我国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已有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无疑为今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三,目前我国的民间资本至少有43万亿元,同时这些民间资本要求投资渠道的扩展,这种环境下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奠定了基础。

6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举措

当前,要积极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发展,从而积极推动我国产权多样化发展,优化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的发展,提高国企在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创造和创新。

(1)加快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本市场竞争力,向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方向发展,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发展一些具有良好前瞻性的产业,比如服务类企业、环保类企业以及科技类企业,从而有效推动国有经济的整体优势。

(2)推进我国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重视其内部结构的调整、内部管理的创新,利用增发债券的方式吸引非公有资本的投资和发展,使资本的联合或融合在法制框架内自主完成。做好国有资本的去行政化,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发展,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少干预其内部管理,让国有企业在经济的发展中进行自由的发展,提高其生产经营与重组行为。

(3)充分分析自身优劣势,做到有的放矢。国企有国企的优势,其技术、人才、融资、资源配置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难以相比的,其他所有制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在机制、效益、效率、监督以及对市场的把控等方面的优势,则是国企所难以相比的。所以,国企在实行混合所有制、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转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4)强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建设,确保各股东的利益得到切实维护。为了避免一个股东在企业中占绝对地位,只有用现代公司制度规则规范、约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的对小企业、小股东进行更好的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规范混合所有制经济活动中产业合作、企业合作的发展和进步,使企业的经营机制更加符合市场化要求,符合市场化发展战略。

(5)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各种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切不可盲目地一拥而上。

今后,我们只要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中,真正消除所有制岐视,做到既不侵犯公有制经济产权,也不侵犯非公有制经济产权,并让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同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同等竞争的权力;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积极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不同所有制资本控股的情况下,要积极地进行员工福利的改革,进而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钰民.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

[2] 伯娜.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问题的观点述评[J].学术界,2010(5).

[3] 邱海平.论混合所有制若干原则性问题[J].人民论坛·理论前沿,2014(6).

[4] 何立胜,孙中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及选择[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6).

[5] 刘奇洪.对实行混合所有制的顾虑[J].中国经济报告, 2014(4).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a)-173-04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