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268例神经行为测评结果分析

2015-03-22 02:27杨海宁何念阳赵泽宇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缺氧性行为能力肌张力

杨海宁,何念阳,杨 坤,赵泽宇

(1.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四川610500;2.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麻醉科,成都611135)

新生儿268例神经行为测评结果分析

杨海宁1,何念阳1,杨 坤1,赵泽宇2

(1.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四川610500;2.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麻醉科,成都611135)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结果,掌握新生儿行为能力,并给予健康发育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268例,由专人按照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量表对纳入对象进行逐项测评。结果所有新生儿行为能力中安慰、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中前臂与腘窝,原始反射中吸吮、拥抱被评为2分的比例均为100.00%,而行为能力中对于人脸、说话的测评得2分的比例均低至57.09%。NBNA量表评分40、39、38、37、36、≤35分的比例分别为 11.19%(30/268)、20.52%(55/268)、19.03%(51/268)、27.61%(74/268)、11.94%(32/268)、9.70%(26/268)。NBNA分值新生儿各分值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NBNA量表评分小于或等于35分的新生儿经复查,未见异常、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及21-三体综合征新生儿所占比例分别为57.69%(15/26)、34.62%(9/26)、3.85%(1/26)、3.85%(1/26),不同疾病新生儿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测评,能够早期掌握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其健康发育。

新生,婴儿; 神经行为学表现; 颅内出血; 缺血缺氧,脑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处于围生期的母体和胎儿经常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社会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对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1]。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不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于家庭和社会也将是沉重的负担。研究发现,针对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新生儿尽早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纠正其智力发育,促进其健康成长[2]。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能够尽早掌握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发现脑部损伤,对于早期开发新生儿智力、促进其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3]。为全面掌握本院服务范围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为干预神经发育异常的新生儿提供指导,本院对268例新生儿开展了神经行为测评,现将测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6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268例,其中男148例,女120例,年龄3~7 d,平均(3.8±1.5)d。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分娩。产妇排除标准[4]: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35周岁以上;妊娠期疾病;妊娠期职业性疾病;妊娠期接触有毒物质或重金属;先兆性流产;围生期缺氧;围生期窒息抢救;其他可能导致胎儿神经中枢发育异常的疾病;分娩时第一产程在1 d以上,第二产程在2 h以上,破膜在1 d以上,急产时间在3 h以下;肩位、头位、臀位异常分娩及病理性剖宫产。新生儿排除标准[5]:孕周在38周以下或41周以上;体质量在2.7 kg以下或4.0 kg以上,胎儿心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下或160次以上;1 min Apgar评分在7分以下,15min再次测评,Apgar评分仍在7分以下;新生儿出血、惊厥、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及头颅血肿等。本研究均经新生儿家属知情同意,与产妇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本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处理。

1.2 方法

1.2.1 测定方法 由本院专门人员按照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量表对纳入对象进行逐项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如实记录。测评在新生儿喂奶1 h后安静睡眠状态下进行,室内温度24~28℃,室内环境安静,光线半暗,检查时新生儿需经深睡眠、浅睡眠、瞌睡、安静环境觉醒、活动环境觉醒及苦恼等6个状态,并在10min内全部完成所有测评项目。检查工具:1个手电筒,1个红色长方形塑料盒[6]。

1.2.2 评分方法 按照NBNA量表原始反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视听定向力等五部分20项内容逐项进行评分,各项评分为0、1、2分,其中0分为显著不正常和未引出,1分为不正常较为轻微,2分为完全正常,满分40分,≤35分的新生儿为异常[7]。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NBNA量表具体项目评分结果 新生儿NBNA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所有新生儿行为能力中的安慰、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中前臂与腘窝、原始反射中吸吮、拥抱被评为2分所占百分比均为100.00%,而行为能力中对于人脸、说话的测评得2分所占百分比均低至57.09%,见表1。

2.2 NBNA量表评分结果 NBNA量表评为40、39、38、37、36、≤35分的新生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1.19%(30/ 268)、20.52%(55/268)、19.03%(51/268)、27.61%(74/268)、11.94%(32/268)、9.70%(26/268),新生儿各分值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过程中,所有新生儿均能觉醒,且哭闹时给予正常安慰极易自动安静。

2.3 NBNA量表评分异常情况分析 对26例NBNA量表评分小于或等于35分的新生儿进行复查,未见异常、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及21-三体综合征新生儿所占比例分别为 57.69%(15/26)、34.62%(9/26)、3.85%(1/26)、3.85%(1/26),不同疾病新生儿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新生儿NBNA量表具体项目评分结果(n=268)

3 讨 论

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并通过新生儿的感觉、知觉、动作、情绪等行为表现在外部环境中,通过掌握新生儿的行为表现,能够掌握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发育,测评并监测其行为表现,能够尽早发现神经中枢的异常及障碍。有研究发现,在所有新生儿中,存在缺陷的发生率约为8.23%,提示即使新生儿也存在着发生神经中枢损伤的潜在风险,甚至发生程度不同的近期或远期后遗症,严重者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8]。因此,早期开展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对其预后进行正确的预测,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针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损伤的评估过程中,医生大多依据临床影像学检查,但是影像学检查多倾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改变,缺乏新生儿神经中枢功能评价的数据,并且评估新生儿的行为相当复杂,其评估结果也较难分析。而针对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测评能够早期发现神经中枢损伤,并利用新生儿神经系统代偿性、可塑性强等特点尽早进行干预,进而充分发挥神经中枢的最大潜能,在促进神经行为正常发育的同时避免或减轻神经行为发育存在的问题[9]。我国著名儿科发育专家鲍秀兰在广泛吸收国外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方法后,按照我国国情构建了能够准确测定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评估方法,并设计了NBNA量表,该方法及量表能够早期判断新生儿神经中枢功能异常,准确评估其预后,对于神经功能异常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0]。

在本研究中,NBNA量表评分结果小于或等于35分的新生儿约占9.70%,与文献[7]的报道基本一致。其中,所有新生儿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被评为2分所占百分比多数为100.00%,而行为能力中对于人脸、说话的测评得1分所占百分比相对较高。原因可能为:即使新生儿神经中枢发育正常,但是对于人脸及声音尚未完全形成习得性反射,需要针对新生儿加强训练,从而不断提高新生儿对于人脸及声音的识别反射能力。本研究发现,在所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神经行为异常的因素中,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比例相对较高,提示在孕产妇妊娠及分娩期间,医护人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治疗,对存在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相关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硫酸镁等多种方法进行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对于颅内出血、21-三体综合征等其他可导致新生儿神经功能异常的疾病,也必须针对发生原因进行干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神经功能异常发生率。

对于存在神经中枢缺陷的新生儿,应尽早进行干预,通过有目的、有组织且积极的刺激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认知、语言、运动、社会交往等方面尽可能提高新生儿的智力水平,并促进其健康发育。有研究表明,针对早产儿进行早期运动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早产儿发生脑瘫的比例[3]。

总之,NBNA量表的应用能够早期掌握新生儿的行为能力,了解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尽早制订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全面发展。

[1]高岭,申改青.NGF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脑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40(6):686-688.

[2]段明霞.孕妇宫内TORCH感染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751-2753.

[3]穆静,孙建荣.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2):349-351.

[4]罗丽辉,王馨,魏薇,等.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79-182.

[5]王桃,吴文坚,余冰.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对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9):128-129.

[6]王荣波,孙玉雪,柴红,等.低出生体重与正常体重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6):272-273.

[7]黄晓华,黎金莲,林明晓.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04-105.

[8]莫静金,高沛云,范凤仪.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神经行为测定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214-215.

[9]丁建伟,邰先桃,熊磊,等.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行为学变化特征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3):109-112.

[10]张育宾,何建峰,陈章海.实施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103-104.

Neurobehavior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268 newborns

Yang Haining1,He Nianyang1,Yang Kun1,Zhao Zeyu2
(Departmentof Children Health Care,Maternal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of Xindu District in Chengdu City,Sichuan 610500;2.Department ofAnesthesiology,Sichuan 81Rehabilitation Center,Chengdu 611135,China)

ObjectiveTomaster behavior ability ofnewborns and guide healthy developmentby analyzing the 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 results in 268 newborns.MethodsA totalof268 newborns in this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4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scale by specialized staff.ResultsThe consolation,general physiological response,initiativemuscular tension,forearm and popliteal space in the passivemuscular tension,suck and embrance in the primitive reflex were scored 2 points,whose proportion accounted for 100.00%.The human face and speaking in the behavior abilitiesmarked 2 points,whose proportion was as low as 57.09%in the behavior abilities.The NBNA scale scored 40 points,39 points,38 points,37 points,36 points,≤35 pointsaccounted for11.19%(30/268),20.52%(55/ 268),19.03%(51/268),27.61%(74/268),11.94%(32/268)and 9.70%(26/268)respectively.All the neonatal scores proportion in NBNA valueswere compared and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Upon examination,the 26 normalnewborns(≤35 points in NBNA scale score)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intracranialhemorrhage,21-trisomy syndrome were 57.69%(15/26),34.61%(9/26),3.85%(1/26)and 3.85%(1/26)in prevalenc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newbornswith different diseases(P<0.05).ConclusionThe evaluation of neurological behaviors on 268 newborns isbeneficial to knowing about theirbehaviorabilities asearly as possible,whichmay intervene in the early stage and promote theirhealthy development.

Infant,newborn; Intracranialhemorrhages; Neurobehavioralmanifestations; Hypoxia-ischemia,brain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7.002

:A

:1009-5519(2015)07-0962-02

2014-09-04

2014-11-25)

四川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130250)。

杨海宁(1966-),女,四川成都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保健临床工作;E-mail:1052112963@qq.com。

猜你喜欢
缺氧性行为能力肌张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行商”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对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自然人诉讼行为能力欠缺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