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散式冲击波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短期疗效观察

2015-03-22 08:38贺,吕
淮海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冲击波股骨髋关节

朱 贺,吕 客

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reater technique pain syndrome,GTPS)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容易误诊或漏诊的一种疾病,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治疗上临床上常应用药物、理疗、推拿以及局部神经阻滞疗法。笔者在应用冲击波治疗此种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科门诊就诊、确诊为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47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症状。随机分为2 组:A 组为封闭治疗组,B 组为冲击波治疗组。其中A 组21 例,男15 例,女6 例,平均年龄41岁。病程:3~6 个月,平均4.5 个月。B 组26 例,男18 例,女8 例,平均年龄42 岁。病程为2.5~7 个月,平均5 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梅奥临床学报》[1]诊断标准:(1)髋关节外侧酸痛。(2)股骨大转子周围压痛。(3)髋关节旋转、外展或内收时疼痛加重,Patrick-faberre 试验尤为明显。(4)髋关节抗阻力外展时诱发疼痛。(5)疼痛放散至大腿外侧,符合以上(1)(2)项、并同时具备其他3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确诊。

1.3 排除标准 髋关节疾病(髋关节骨关节炎及其他),梨状肌综合症,腰椎退行性病变,骶髂关节病变,风湿性多肌痛(其他全身风湿性疾病),肿瘤等疾病。

1.4 治疗方法 A 组:应用局部痛点封闭方法[2]。局部体表标记患处大转子周围痛点,以0.5%利多卡因5 ml 局麻,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5 mg、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0 ml 混合液,应用7 号穿刺针,沿穿刺点进针,由浅入深至股骨外侧面,回抽无误后,行药液注射使股骨外侧面、外侧肌间隔及髂胫束均受到药液浸润,股骨大转子尖端点仅深至肌肉部,向近端做扇状面肌肉内注射即可,根据情况需要,还可沿髂胫束周围行程增加注射点及药量,每周1 次,行3 次治疗。B 组:患者取侧卧位,应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系统(瑞士STORZ 公司,MP-100),对股骨大转子疼痛处的肌肉软组织丰厚处应用D-Actor20 mm 探头进行冲击治疗3 000 次,对特定痛点应用Deep impact 15 mm 探头定点冲击300~500 次。共冲击3 000~5 000 次,压力:2.4~3.8 bar,频率:10~16 Hz。每5 天治疗1 次,治疗4 次。

1.5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髋关节Harris 评分[3],包括疼痛评分44分、生活能力评分14分、行走能力评分33 分、关节畸形与活动评分9 分,总分100 分。Harris 评分:优>89 分,较好80~89 分,良70~79 分,差<70 分。评估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 周、1月、3月。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治疗前后采用方差分析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资料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6 个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较前改善,治疗后3月,冲击波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方面较单纯封闭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见表1、表2。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Harris 评分比较(±s)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Harris 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A 组相比,△P<0.05。

组别VAS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 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Harris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 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A 组7.1 ±1.41.3 ±0.8**1.5 ±0.7**2.4 ±0.9**42.1 ±8.980.4 ±12.0** 80.1 ±12.5** 75.5 ±11.2**B 组7.2 ±1.21.2 ±0.4**1.2 ±0.7**0.9 ±0.4**△43.5 ±8.489.7 ±15.7**△89.6 ±14.8**△92.4 ±15.1**△

表2 2 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临床疗效

3 讨论

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是以慢性、间歇性髋外侧酸痛为特征的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多由于病变部位的长期慢性劳损及肌力不平衡等原因引起粗隆部位肌腱附着点病,如骨盆倾斜或两条腿长短不一的长期过度使用,会引起肌腱附着点的紧张及炎性反应,而引发疼痛。由于局部解剖的特殊性,往往会被诊断为髂胫束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或大转子滑囊炎等,临床上对患者经进一步检查及鉴别诊断后,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中少部病例会包含以上几种疾病的一种或几种,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除外以上几种疾病的肌腱病变的指征。

股骨大转子综合征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止痛,局部理疗,针灸、推拿治疗,局部神经阻滞等。很少患者选用手术治疗,如髂胫束松解、延长术,大转子滑囊清除术等。徐利华[4]应用封闭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10例,8 例治愈,2 例好转。陶琦[5]应用推拿结合肌肉力量技术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目前体外冲击波在骨肌系统治疗中取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我们将其应用于股骨大转子综合征的治疗中,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其具体治疗机制[6-11]是:(1)冲击波的机械效应包括拉应力及压应力,引起软组织间的松解和弹性变形,起到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痉挛。(2)冲击波通过作用于伤害感受器,抑制疼痛信号传导。局部高强度的冲击波能对神经末梢组织产生强刺激,特别是对痛觉神经感受器的高度刺激,可以使神经敏感性降低,提高痛阈,神经传导功能抑制,从而缓解疼痛;体外冲击波还可改变伤害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改变伤害感受器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3)冲击波的空化效应能疏通微血管、松解关节和软组织粘连,这些效应可疏散局部炎症,缓解由于炎症带来的疼痛有效果。(4)冲击波作用可使机体产生自由基,通过对自由基的调节,促进一些抑制疼痛的化学介质的释放,也可以缓解疼痛,另外自由基对炎性细胞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炎性细胞被扼杀后经自身修复后转化为正常的细胞而收到治疗的效果。

Urich Dreisilker[12]在应用冲击波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取得较为满意疗效,认为本疾病应用冲击波得到成功治疗,表明本病很可能只是肌腱附着点疾病,而并不是滑囊炎,因为临床上很多病人经影像学证实存在股骨大转子滑囊炎,但可能不会引起疼痛,同时他认为本病要注意与其他引起粗隆部位疼痛的疾病相鉴别,这样才能提高冲击波治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冲击波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疗效满意,既无创、又简洁方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Mohammad I,Shbeeb,Eric L,Matterson.Trochanteric Bursitis(Gtrater Trochanter Pain Sysdrome)[J].Mayo Clinic Proceedings,1996,71(6):565.

[2]史可任.颈腰关节疼痛及注射疗法[M].第5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19-265.

[3]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镜修复学组织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2):185-192.

[4]徐利华.封闭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10 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87,(2):96.

[5]陶 琦.推拿结合MET 治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30 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10):56-57.

[6]邢更彦.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86.

[7]Reznik JE,Gordon SJ,Barker RN,et al.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as a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Neurogen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J].Brain Inj,2013,27(2):242-247.

[8]Jeon JH,Jung YJ,Lee JY,et al.The effect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on myofacial pain syndrome[J].Ann Rehail Med,2012,36(5):665-674.

[9]Al-Abbad H,Sinon JV.The effectivenes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on chronic achillestendinopathy[J].Asystem Rev,2013,34(1):33-41.

[10]Lee SS,Kang S,Park NK,et al.Effevtiveness of init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on the newly diagnosed lateral or medial epicondylitis[J].Ann Rehabil Med,2012,36(5):681-687.

[11]徐廷胜,李 钊.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设备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息,2011,17(6):48-49.

[12]Urich Dreisilker,周晓虹,译.肌腱韧带末端疾病[M].北京:洽圩国际商贸(北京)有限公司,2012:83-85.

猜你喜欢
冲击波股骨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医生集团冲击波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