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住院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5-03-22 08:38马海侠
淮海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住院部申请单频度

马海侠,左 靖

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出现轰动全球,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成为医药史的奇迹。从青霉素临床应用至今,微生物药学界筛选研发出的一系列抗菌药物不仅加强了抗菌疗效而且大大拓展了抗菌谱,控制了诸多感染性疾病,但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菌种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甚至产生多重感染[1]。抗菌药物应用局势严峻,国家卫生部等部门于2004年联合出台了我国首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规范医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患者药源性伤害和细菌耐药性。

《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各医疗机构根据药物特点、临床疗效及本机构实际情况等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实行分级管理[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包括: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因此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我院规定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为头孢吡肟、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伊曲康唑注射剂、利奈唑胺、比阿培南、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伏立康唑10 种。为了规范特殊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我院于2010年11月将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单投入临床。笔者以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单为依据,对我院住院部各科室特殊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我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现阶段的使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住院部药房收集的住院部各科室2014年第二季度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单,包括申请药品种类、数量、规格,科室分布及申请原因等用药数据。其中申请用药理由包括预防性用药、治疗性用药、经验性用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用药、根据专科会诊意见用药等。

1.2 方法 将特殊用类抗菌药物申请单上各项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分类和计算,对用药频度(DDDs)、科室分布、申请用药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用药频度(DDDs)表示该药在相应期间用药人次,DDDs=该药总消耗量/ 该药的DDD 值。其中限定日剂量(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它的数值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 版)及药品说明书确定[3]。

2 结果

2014 年第二季度住院部药房共接收各科室(不包括手术室和感染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单220 份,4~6月申请单分别为83、72、65 份。对申请单上的药品、科室、申请用药理由进行统计后得出的各种特殊类抗菌药物DDDs 和构成比见表1,申请科室分布,见表2,申请用药理由排序,见表3。

表1 各种特殊类抗菌药物DDDs 和构成比

3 讨论

3.1 各种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DDDs 情况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特18 种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品种[4],我院住院部使用其中10 种,其中β-内酰胺类有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5 种,多肽类有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抗真菌类有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注射液,人工合成唑烷酮类有利奈唑胺。2014年第二季度我院住院药房特殊使用类抗菌药仅有8 种,没有使用到伊曲康唑注射液和利奈唑胺。

表2 申请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的科室分布

表3 申请用药理由

用药频度值(DDDs)反映药物的选择倾向性,用药频度值越大,说明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用量越大[5]。本文以DDDs 为指标考察各类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结果(表1)显示特殊类抗菌药物总DDDs 为455.11,比阿培南使用频度最高,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伏立康唑,三者共占所有特殊类使用抗菌药物DDDs 的80.88%构成比。

3.2 各科室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本次调查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单共涉及重症监护室(ICU)、儿科、呼吸科等16 个住院部科室,表2 显示ICU 室申请用药次数最多,这主要可能因为ICU 室内病人大多患重症,免疫力低,较易发生感染。统计发现ICU 室应用最多的是比阿培南,这与表1 结果相应,这主要是因为ICU 患者因常伴有全身感染而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故对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和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抑制效果较好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频度较高[6],其中比阿培南就是碳青霉烯类代表药物。

儿科申请用特殊类抗菌药物55 次,仅次于ICU,这一方面是我院儿科科室较大、在本区域医疗水平有一定影响力、收住院患者病人数量多的原因导致;另一方面儿童的严重感染多发生在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其他疾病的基础上,使得患儿的抗感染能力明显降低,易并发严重的感染。此类感染多不待细菌检查结果便需开始治疗,儿童又存在咳痰、血标本留取困难等不利细菌学检查的因素,而美罗培南作为第二代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覆盖了多数临床常见的需氧及厌氧菌,因而成为治疗儿科严重感染的一线经验性治疗药物之一,特别是致病菌不明或怀疑为耐药菌珠所致感染时[7-9],儿童用药需慎重,所以医生每次申请使用美罗培南时大多只申请一日量,导致儿科申请用药次数较多而美罗培南的DDDs 数据却偏小。

呼吸科成为第三大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的科室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0-12],这主要与该科疾病特点、病原菌分布以及临床使用特点有关[13]。

3.3 申请用药原因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单中申请用药理由选项分别为治疗性用药、专科会诊意见、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经验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和其它,各选项之间并不冲突,因为手术室用药不在此次统计范围,故预防性用药数量为零。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申请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是治疗需要,占93.64%,60%用药是根据专科会诊结果提出的用药意见而使用的,我院的特殊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学送检率为30%,其中儿科送检率为100%,但由于儿科申请用药多数在送检结果出来之前,故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病例相对较少,仅为5%。另外,根据经验用药是部分专家申请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原因之一。

3.4 规范化书写特殊使用类药物申请单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单的书写不规范状况时有发生,如申请单上明确规定预防用药一次申请量不得超过2 d 量,治疗用药一次申请量不得超过5 d 量,有些用药量大的科室如ICU,为了方便一次申请量为7 d 量,严重超过标准;有些申请单上申请理由为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但却漏写了阳性致病菌名称,而当有些申请单上申请理由为专科会诊意见时只有会诊医生签名却漏写会诊科室;有些申请单上申请使用药物的用法用量不清楚等等,这些都是监管部门以后需加强规范之处。

综上分析,特殊使用类药物申请单是我院住院部各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必不可少的依据[14],它可侧面反映我院目前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通过对2014年第二年度我院住院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单的统计发现我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集中在ICU 和儿科,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比阿培南,多为治疗性用药。虽然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已经开始规范化,但仍存在部分临床医师超剂量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低,申请单书写不规范等现象,这不仅需要医生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药房工作人员的共同监督,还需要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宣传,多方面规范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减少耐药的发生。

[1]Gutkind GO,JD Conza,P Power,et al.β-lactamase-mediated resistance:a biochemical,epidemiological and genetic overview[J].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13,19(2):164-208.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7-1862.

[3]杨晓军,吴万征,吴雪梅,等.2002年2004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8):594-596.

[4]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组.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11):641-646.

[5]周明明,张 坚,李红健.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成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4,9(4):585-589.

[6]肖永红,王 进,赵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 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51.

[7]陈玉梅,竺晓凡,邹 尧,等.美罗培南在儿童严重感染时的应用[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2):100-102.

[8]仲兆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9,30(2):76-81.

[9]陆 奕,王 莹,李璧如,等.美罗培南治疗儿童重症细菌感染的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2):139-140.

[10]李仲群,李伟恩,甄炬荃.本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8):112-113.

[11]胡 滨,李 盈,娄月芬.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监控手段[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7):553-556.

[12]王长江,杜鹏飞,涂厉标,等.医院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87-1889.

[13]蒋摇燕,刘摇利,吴雪钗,等.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182 例应用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0):1104-1105.

[14]范秀英,刘洪峰.药学干预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3):270-273.

猜你喜欢
住院部申请单频度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运用PDCA循环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和规范性
基于我院2012-2015年住院部中成药使用情况探讨临床合理用药
住院部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
项目管理在住院部整体搬迁中的应用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住院部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