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构建“四个三”机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5-03-27 04:19龙大为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党外人士中南大学民主党派

龙大为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研究员)

中南大学构建“四个三”机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龙大为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研究员)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加强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意见》(湘发[2010]21号)精神,中南大学党委提出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641目标”,即:保证60名左右的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争取40名左右的党外代表人士在省级各部门、党派省委或团体组织得到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争取10名左右的党外代表人士进全国人大、政协和各党派中央。从2012年开始,着手推进统战工作管理创新,着眼学科,逐步实行重心下移,构建“四个三”机制,为党外干部成长搭建新的平台。两年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呈现良好势头,在“源头”作用上出现了新的突破。

一、着眼学科,完善三类人才储备方式

针对党外干部年龄老化问题,从学科着眼,利用三个“蓄水池”储备年轻后备人才。一是推荐100多名优秀党外人士进入省委统战部“百千万”人才库;二是适时认定无党派人士。目前,我校已认定无党派人士85名,年龄最小的有24岁的教授;三是建立民主党派新发展成员库。协助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年龄结构上形成梯队。目前,我校已建立党外干部数据库,其中包括70后正教授、处级干部和80后副教授,甚至90后讲师信息库,对学科带头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千人计划”和“百人计划”引进者以及长江学者等予以重点关注。注意在不同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和学科领域物色党外干部,有效储备一批党外人才,并适时遴选一部分推荐到民主党派。

二、重心下移,突出三项培养提升举措

针对人员分散、管理困难等问题,从二级党组织着力,把关心培养重心下放到二级党组织,并明确其职责。各二级党组织各显神通,尤其在培养教育上彰显特色。一是在学习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每年除了享受学校党委书记特批、统战部组织的外出调研、参观学习外,还可以参加各二级学院开展的“读点经典”、“以文会友”等特色活动,每年举办统战培训,党委书记和副书记亲自授课。二是在实践中提升。坚持与党外人士的岗位结合,与相关专业结合,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湘雅几个附属医院组织党外人士建立多个“爱心基地”,敬老院送温暖、送健康、开展“启聪复明”,扶贫帮困、送医送药送健康等社会服务;各二级单位相继开展的“重走红色路”、在延安福利院建立了“中南大学电教中心”、附属中学开办民族宏远班助学、开展“党委出题、党外调研”等活动都已成品牌常态化。三是在动态中管理。对党外人士实行动态管理,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推荐一个。无党派人士认定也采取“成熟一个,补充一个”的原则进行。干部换届时,适当考虑对党外干部多岗位交流轮训,适时选送优秀党外干部外出学习和挂职锻炼。

三、平台创新,开创三条安排使用渠道

针对机制封闭问题,从院系着手,在干部使用上开辟新的渠道,及时搭建平台。一是在年轻党外人士相对集中的院系选拔35岁左右中青年担任学院副职,不占该院班子职数,第一批试点10个学院中,就有4名35岁左右的无党派专家脱颖而出,立即认定为无党派人士;二是对科研机构负责人明确其行政级别,如对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分别认定为正处级、副处级等行政级别,让专家们也有一定的平台参与竞争选拔;三是在中层干部换届和届中调整中酌情倾斜,如2014年换届,全校30多个二级学院尤其是湘雅四个附属医院班子全部配齐了党外干部,并以临时增加职数的方式对2名党外人士进行了特殊安排。

四、条件支撑,夯实三大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领导支撑。为了提高二级党组织统战工作水平,校党委举办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培训班,提出职责要求,统战部不定期到二级学院调研进行业务指导,二级学院党委班子都设有统战委员,办公室有统战干事。明确了其“发现、关心、培养、举荐”的统战工作“八字”职责。二级学院党委班子做到“三带头”:带头宣讲政策理论,带头联点交友,带头参加统一战线主题活动。班子每人与3—4名党外人士结对交友。二是强化制度支撑。从提高党外人士履职能力切入,学校相继出台了统战工作制度与条例20多项。①落实知情权与监督权。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后,职称评定和人员引进权力都下放到学院,二级学院诸如职称评审、干部推荐等工作,都邀请党外人士参加,并聘请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作风建设监督员。②完善考评制度,将党外代表人士的履职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评体系,纳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评先体系,纳入干部目标管理体系,纳入人文社科管理体系,并出台奖励政策。为了协助党派基层组织加强组织建设,我们创新党派工作协助模式,以《中南大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评先办法》为载体,将党派工作指标加以量化。组织统一战线经验交流会,③创造履职条件。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谊小组,不定期开展活动,组织联合提案,建立民主党派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档案,专题培训等,党委书记高文兵亲自为党外代表人士作履职专题辅导报告,提高履职水平。三是强化经费支撑。为了保证党外人士成长,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活动经费三级支撑,校党委划拨给党外人士活动经费逐年递增,2014年比2007年翻两番,人平活动经费高于中共党员,二级学院根据酌情确定,附属医院比学校支持更大;学科还给予一定支持。校院两级即便是在办公用房大面积压缩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党外人士宽松的活动场地。

通过创新与实践,我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喜人,主要体现在:

(一)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一是数量有所增加。全校各级各类党外代表人士达到800多人,约占党外知识分子总数的10%;中层干部中党外比例逐步增加,2014年比2005年加了5%,超过15%。30多个二级学院和有关部门班子都配备了党外干部(包括附属医院),学科主任中党外人士比例达到16%左右。校、院、学科三级都形成了党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二是层次有所突破。学校配备了2名党外副校长和1名校长助理,产生了1名民主党派省级主委,党外校级干部和新当选省级主委都实现了本世纪零的突破。三是结构日趋优化。后备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界别结构更加优化,全校学科门类、二级学院都配备了以70后为主体的后备干部,形成了党外人士层次更加合理、分布均匀、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

(二)作用发挥明显增强

一方面,广大党外代表人士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九三学社肖红梅首度发现人体“卵壳”缺失致病基因,为治愈不孕找到一种新的途径该成果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影响因子高达54。另一方面,党外代表人士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医疗紧急救援中,湘雅党外人士总是一马当先冲在第一线。在2014年抗击埃博拉疫情肆虐的紧急救援中,湘雅医院无党派人士沙新平教授主动请缨,远赴非洲进行医疗援助。后备待命的两个医疗组,一半为党外专家,其中组长均为民主党派成员。

(三)学校建设明显提升

2013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校调研科技创新,考察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学校办学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校调研医学教育与医疗改革情况,对湘雅医疗大数据系统与医教协同、培养医学人才方面给与高度肯定。

(责任编辑:朱小宝)

猜你喜欢
党外人士中南大学民主党派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新形势下做好青年一代党外人士统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