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时代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015-03-27 03:54郑锦阳,赵桂英
关键词:微时代整合

浅析微时代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郑锦阳1,赵桂英2

(1.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7;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在高校扩招的趋势下,党建的投入较少,但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借助网络的微载体,高校党组织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党建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扩大党建组织工作的覆盖范围;有利于最大幅度地利用党建资源,实现党建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关键词:微时代;党建资源;整合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许多高校通过合并或扩建新校区,扩大办学规模,给高校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建设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关于党的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较少,而高校党组织承担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学校管理、领导干部任用、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战线等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有限的资源与繁重的任务的矛盾,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法得到解决,在办学规模扩大后,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没有改变,在短时间内对高校党的建设的投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目前解决问题最可行的办法,就是重新整合高校党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更好更快地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校党建资源是指高校党组织借以影响师生政治行为的各种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总和。高校党建资源的整合是指通过党建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选择、汲取、配置、融合,实现资源的重新排序组合,寻求整体上的最优化,提高其系统性、价值性,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为高校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党建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扩大党建组织工作的覆盖范围;有利于最大幅度地利用党建资源,实现党建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高校党建资源整合对于高校党组织建设及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具有深远影响。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来,高校在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必须借助新的传播媒介,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而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传播媒介,已经成为高校师生个体抒发情感、提出意见、参加活动的重要渠道,在大学的校园内已经到处都可以见到微时代的影子。因此,高校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必须利用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传播媒介,凸显党建资源整合的时代性、创造性,真正提高高校党组织服务的本领,建立服务型党组织。目前,高校党建资源的网络覆盖率高,网络平台也较多,但是还存在着以宣传理论方针政策、通知公告、党员活动为主的学习型平台较多,注重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功能型平台较少;侧重监管,忽视疏导;党建内容更新缓慢,时效性不强,覆盖面窄,访问量低;党建资源分散性、重复性建设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建资源整合缺乏微技术含量,党组织与师生失去了沟通与交流的微平台,使得双方的给予与需求信息不对称,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更加紧张,影响高校党组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高校党组织大部分采用垂直纵向的管理模式,将党组织划分为学校党组织和各个院系党组织,各个院系党组织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各个院系党组织是一种平行的关系。高校党建资源因为这种管理模式,被分割开来,缺乏互动和交流,往往出现重复性建设,而且各个院系负责管理党建资源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加有限,所以经常出现院系网上理论宣传缺乏系统性和价值性,信息更新缓慢,时效性不强,覆盖面窄,访问量低,更谈不上开设一些交流平台,这种管理模式导致高校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十分困难。有些高校试着改革党建的管理制度,由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转变为交叉的管理模式,实现各个院系、学校党政系统的党建资源大融合,但是这种改革改变原有的隶属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谁领导谁的问题、职责问题等。因此如何在不改变原有隶属关系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实现上下联动、纵横结合的制度整合,成为一个长期的难题。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在党建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传播载体,实现了在不改变原有的隶属关系的提前下,形成上下联动、纵横结合、优势互补、集约利用的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等大整合。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传播载体的出现,可以创建覆盖全校的党建资源参与与共享平台。学校党组织可以统一开设一个电脑版和手机版党建资源的网站,这个网站包含校园论坛、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既有学习型平台、服务型平台,又有功能型平台,实现党建资源覆盖面广、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等时代性与创造性特点。电脑和智能手机在高校已经普及,校园内无线网络的安装及手机流量便宜,各个学院学生用自己的学号,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具有丰富性、鲜活性、有效性的学校党建资源网站,可以通过网站找到自己需求的信息,例如交通地图、兼职信息、招领信息等,也可以通过微载体表达自己诉求与情感、参与互动讨论、学习党的相关知

识等,解决了以往党建资源只重视学习型平台和服务型平台,忽视功能型平台的缺陷,满足90后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价值诉求的多元性的需求,学生由被迫访问党建网站到主动访问党建网站,提高了党建网站的吸引力,增加网站的访问量。借助微平台,收集微舆论信息,学校党组织也可以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动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阵地,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与心理工作,及时的干预校园个人及群体事件,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这样通过学校党建资源的大整合,解决了长期以来党建信息更新缓慢,时效性不强,覆盖面窄,访问量低等问题,给党建资源网络平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垂直的党组织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垂直管理与交叉参与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党组织集中全校的党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整合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其领导与监督作用。学校党组织应该召集各个院系的党建负责人,在民族集中制的基础上,制定各个院系网上党建资源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加强考核,奖惩并重,注重奖励。每个院系都有一个账号,可以上传有自己学院特色的党建资源,学校统一监督与审核,择优挂网,供全校师生学习。每年对各个学院的党建工作进行考核,将考核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鼓励每个学院将自己学院特色的党建资源拿出来共享。坚持用规章制度凝聚党建资源,做到摆上位置、领导重视、推进有力、措施扎实,调动各个学院参与学校党建资源整合的积极性,解决了以往党建资源的分散性、重复性的问题。

对于一些准备挂网政策理论宣传,要求注重政治性、历史性、时代性的统一,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靠某个部门,人力资源十分有限,无法完成一系列相关理论的收集,学校党组织可以将相关的理论进行分工,分配给每个学院去收集整理,学校统一收集整理各个院系的材料,确保理论政策的完整性、系统性,再挂网,方便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真正实现党建政策资源的优化整合。鼓励全校师生将政策学习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学校的微平台,进行学习讨论交流,打破了以往学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个学院的师生在任何时候各个地方都可以参与讨论,解决了高校新老校区离得远、教师在外出差、学生在外实习等原因,集中开展政策理论学习讨论活动的困难,完成老党员与新党员、党员领导与普通党员、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结对帮扶的任务,多人参与研讨,易于形成思想共鸣,真正让理论政策进头脑。同时也鼓励各个学院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将党建活动拍摄成微电影,丰富党建的内容和形式,借助微平台实现全校资源共享。这样解决了以往各个学院政策理论宣传的时候,只是转发党的文件,没有将政策的历史源泉、政策的执行的必要性、意义等相关知识详细解析,师生学起来十分吃力,难以领会文件的精神。

随着微平台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校党建资源可以实现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高校党建资源大部分都是以校内为主,很少涉及社会上的党建资源整合。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借助网络台可以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其他社会团体机构之间党建资源的共享。每个学校党建网络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友情链接,方便快捷地进入其他学校或者团体的党建网站,利用微平台互相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吸收到优秀的党建知识;另外一方面,允许其他的社会团体也可以进入高校的党建网站,学习较为完整的党建知识,真正做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工作方针的要求。同时也积极倡导其他社会上的团体发布一些服务于师生的社会信息,例如:一些机构的招聘信息、最近城市建设的发展动态等,经过学校审核后,挂网公布,更好的服务于师生。

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载体的迅速发展,虽然给高校党建资源整合与共享带来了许多机遇,但是对党建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监督、管理党建网络的能力。为了保证高校党建工作人员有过硬的计算机本领,必须加强对他们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高校每年都有寒暑假,时间较长,工作上的事情也较少,可以利用这两个假期,定期的对高校党建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业务培训,尤其是关于整合党建资源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经过定期的培训,掌握过硬的本领,建立一支“纪律严、作风正、政治强、业务精”的党建优秀人才,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总之,高校的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借助以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网络载体,可以克服垂直管理模式下,党建资源的分散性、重复性、陈旧性等缺陷,有利于扩大党建组织工作的覆盖范围,有利于最大幅度地利用党建资源,实现党建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朱前譬.论党的基层组织资源整合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1-95.

[2]马韶光,施基平.对网络时代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0,(9).

[3]蔡娟.整合资源与创新机制:放大社区党建效应[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1):41-46.

[4]霍旭.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党建研究,2010,(5):34-35.

[5]林仰暖.互联网时代优化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思考[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6]张红伟,曹勇.论有效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J].中州学刊,2007,(3):20-23.

[7]李建强,黄海洋,陈鹏.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6):23-26.

[8]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思考[J].思想政治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微时代整合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