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建设探析

2015-03-27 16:53张俊慧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医疗器械岗位

张俊慧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300222)

高职院校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建设探析

张俊慧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300222)

结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特点,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西省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就医疗器械行业人员需求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旨在对高职院校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 医疗器械与维护专业; 人才需求; 构建

一、高职院校开设医疗器械与维护专业的必要性

我国医疗器械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朝阳产业。近几年来,该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一般在25%左右,远远超出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保守估计,到2015年医疗器械产值将达到4 500亿~5 000亿元。截至2013年,山西省医疗器械生产厂有140余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有3 000余家,预计到十二五末,山西省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3.5亿元,争取进入全国医疗器械产业中等省份水平。

目前,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开发人员,还需要生产、经营、检测人员。其专业性比较强,需要有临床医学、材料学、机械、生物工程、机电和检验学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疗器械专业人才主要从事项目研发工作,大都不愿从事生产、检测、维修与销售等工作;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正是属于应用型、技能型的。因此,医疗器械行业的生产与销售、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应由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事。

而国内,在高等职业院校层次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仅有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就山西省而言,“医疗器械专业”在太原理工大学和长治医学院2所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一所院校,专业为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医疗器械专业人才的缺口与行业的蓬勃发展显然不协调。因此,我省医疗器械专业人才缺口大,其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二、企业对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一)访谈及问卷调查情况

采取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80余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太原市,有国药集团医药控股山西有限公司、杭州圣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润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西荣华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涵盖医疗器械生产商、代理商、连锁终端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企业类型大多为民营企业。

(二)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需求岗位分析

通过调查,对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岗位类型进行分析,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可从事的就业岗位主要有:生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制造生产和管理岗位、使用医疗器械单位的管理和售后维修服务岗位、销售医疗器械企业的经营、销售及管理岗位等。在具体岗位需求上,排在第一的是医疗器械销售岗位,其后依次为医疗器械客服及售后维修服务、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医疗器械产品培训以及医疗器械门店的经营、销售和管理等岗位。

(三)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需求能力分析

对于高职层次的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诚信、责任感、人际关系拓展能力、沟通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商务礼仪素养、专业知识结构、执行能力、情绪控制及调节能力等。可见,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企业更加关注于毕业生的人品、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商务礼仪素养、团队协作等能力,这些良好的职业能力素质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以重点培养。

企业认为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排在前五位的依次: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医疗器械维护与保养知识、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知识、医疗器械专业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知识。

企业对毕业生需要了解的主要医疗器械产品类型上,调查结果排序依次为:医用电子仪器、器械耗材类产品、放射影像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医用检验分析仪器、手术室设备、医用光学仪器设备、物理治疗保健设备、体外诊断设备、齿科设备等。

在企业对毕业生学历需求上,目前企业需求最大的是大专(高职)层次;其次为本科层次,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逐渐减少。

三、高职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市场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因国内可供借鉴的经验非常少,目前我院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存在着些许缺陷,主要是特色不突出,表现为职业能力“不上不下、不软不硬”,“博而不精、适应期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应归咎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对从业人员实际需求情况相脱节,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一)指导思想的明确

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需要树立知识的运用要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的理念,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遵循“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注重“职业”与“技术”相结合。同时,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并充分考虑到医疗器械产品的特点,如具有特定的消费群体、技术含量高、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人体的健康等,围绕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核心专业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排序、整合和衔接。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本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与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对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相对接。先详细分析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充分获得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趋向的科学估算,最后决定课程设置等相关内容。

从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除了要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一般基础课之外,还要加强提升学生个人诚信、责任感、人际关系拓展能力、沟通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商务礼仪素养、执行能力、情绪控制及调节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以保证学生目前和今后的社会生活需要。

(三)课程设置的保障

1.建设课程研发队伍

第一,加强与行业企业横向合作办学,行业专家要切实参与课程设置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要认真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使其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紧密对接;第二,要有专门的课程设计人员。课程设计人员要懂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与专家、教授合作,系统设计课程,使其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第三,要有一线教师的参与。一线教师能发现课程的具体问题,比如对于教材的评价,哪些内容不适用,哪些内容需要改革等。

2.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方面,校内专任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训室建设,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积极主动到校外实习基地进修培训,获得企业工作经验,熟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动态,并掌握出现的新技术,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确保每一位专任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另一方面,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测单位和销售企业等,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业务能手、技术专家和营销行家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他们讲授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或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同时激发其他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带动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3.更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采用“项目导向法”实施教学,并且在设计和选择项目时,注意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另外,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的人品及为人处事非常关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并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等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教育,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高度对接。

4.重视教材建设

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鼓励自编适合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做好与主教材的配套建设。编制工作应有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和主讲教师一起合作完成。自编教材内容不仅要与时俱进,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中的新内容、新技术及新方法引进课堂,而且要留好“接口”,以便于今后修改和重新组合。教材的形式要突出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课程的特色,也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便于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1] 元世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5):81-92.

[2] 武晓芳.浅谈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14):154.

[3] 李叶红,李毅彩.珠三角地区医疗器械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2).

G642.0

A

1671-4733(2015)01-0077-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5.01.023

2015-01-26

张俊慧(198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电话:15383610218。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医疗器械岗位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