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群众观研究

2015-03-28 08:39王金胜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私有制阶级资本主义

王金胜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山东济南 250103)

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群众观研究

王金胜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山东济南 250103)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经济思想中也贯彻了群众观,并成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区别之一。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关注富裕的有产者阶层不同,马克思经济思想中以人民群众的立场为逻辑起点。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始终坚持体现群众利益的阶级分析方法。同时,马克思通过把社会制度变迁条件寓于经济理论的分析中,指出消灭私有制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路径这一理论归宿。

群众观;马克思经济思想;西方主流经济学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在平常语境中,群众用来指代与官员、领导相对应的普通民众群体。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中,群众主要是指剥削者、压迫者以外的人群,它们具有推翻剥削和压迫、建设新社会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指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如马克思指出:“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1]尽管“群众观”更多的属于政治学范畴,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经济思想中也深刻的体现了群众观点,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石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的重要标志。

一、群众立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创造活动又是起着绝对性作用的活动,这种物质创造活动表现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对这一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观点。

在西方主流理论中,群众更多的是被看做与精英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具有非理性、情绪化、判断能力低下、目光短浅、盲从、轻信、对事物过于敏感和易冲动等特征的群体[3]。从经济学视角来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基于资本的立场,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利润是其核心的逻辑主线。西方经济学抛弃了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把活生生的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一历史过程简化为一些假设和数学符号,把死的“物”与活生生的“人”等同起来,把人和资本、土地、机器、厂房等一起都看做生产要素,忽视了人与物之间的区别,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财富创造分摊于各种生产资料,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认识论决定了西方经济学不能够真正认识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基于这种简化和假设,西方经济理论特别强调了资本的作用,它们基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假设,推导出依靠资本的竞争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理想状态的结论。而推动这一状态实现的则是资本的逐利性这一资本本质,资本通过追逐最大利润,能够借助于价格信号发现市场机会,调节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劳动、资本、土地都按照边际生产力获得报酬的所谓“理想社会”。

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则是基于劳动群众的立场,为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服务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首先生产满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切东西需要的资料。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4]劳动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力量,是构成全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正是劳动者的劳动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把劳动价值论以及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全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和压迫,使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了合法性,并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找到了领导力量。

二、体现群众利益的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经济学研究方法是透过经济现象,看透经济本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影响经济理论形成和经济观点判断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拓展,而且出现了日益客观化的趋势,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越来越“科学化”的趋势。但经济学毕竟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处于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对于同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观点和理论。正如周新城教授指出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客观的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5]而经济学作为研究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科学,其阶级性特征更为明显。著名经济学家索罗指出:“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6]凯恩斯也曾公开表示:“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7]尽管一些严肃的学者看到了经济学的阶级性特征,但大部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很少谈论或承认经济学研究的阶级性特征,用所谓“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论证社会和谐与阶级调和。比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研究基本的需求和供给开始,特别是对需求的研究实际上只研究具有一定资产和购买力的人群的消费和经济活动,所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需求”是指具有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的人。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没有足够购买力的无产者则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且,也正是假定了作为消费者的需求者不需要考虑自身的收入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效用判断就能够决定最大化的效用决策,才使得貌似公允、客观的理论抛弃了其购买力时常受到收入约束的社会低收入群体,这实际上就舍弃了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用貌似科学的论证掩盖了为有产者辩护的本质。以至于占据现代经济学研究霸主地位的美国却没有能够预测并防止次贷危机的出现,这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研究的范围界定在富裕的有产者阶层而忽视低收入者地位和作用的一个现实蓝本。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运用阶级分析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能够透过纷繁的现象和喧嚣的争论看到事物的本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依据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把社会大众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依据在商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分为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家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两大群体,而这种阶级划分是科学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矛盾的关键。

严格来说,阶级并不是马克思的贡献,而是19世纪3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马克思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8]但马克思确实是把阶级分析法运用于经济学分析最好的人之一。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中,马克思始终是站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实际上,一个社会总是由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组成的,西方庸俗经济学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论证社会和谐与阶级调和的,而马克思则是站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立场上来分析无产阶级贫困和落后的根源,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找到了解放自己的根本道路。

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生产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商品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物的结合来改变原来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是人与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物背后的人的关系,即作为生产过程参与者的劳动者与物背后的所有权人——资产阶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9]根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和承担者。因此,广大劳动群众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在这一社会关系下,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不断加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对于这种社会分裂现象,西方经济学基于生产要素价值理论和边际生产力理论,运用所谓的欧拉定理(也称“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和公平正义,暗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贫困是由于自身出身、天赋、努力程度等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社会制度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自由、公平、正义与和谐的关系,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经济制度。

马克思基于阶级分析方法,指出广大的劳动群众并不占有生产资料,虽然占有少量的生活资料,但并不能凭借着这些生活资料来谋生,以养活自己和家人。而资产阶级正是因为占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才能够在不参与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获得劳动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指出:“劳动者的普通工资,到处都取决于劳资两方所订的契约。……在争议当中,雇主总比劳动者较能持久。地主、农业家、制造者或商人,纵使不雇用一个劳动者,亦往往能靠已经蓄得的资本维持一两年生活;失业劳动者,能支持一星期生活的已不多见,能支持一月的更少,能支持一年的简直没有。就长时期说,雇主需要劳动者的程度,也许和劳动者需要雇主的程度相同,但雇主的需要没有劳动者那样迫切。”[10]也正是这种由于财产占有上的不平等导致本来相互依赖的双方,在面对契约时具有不同的谈判力量,工人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面对生存的威胁时被迫接受较低的工资、恶劣的工作条件、剩余价值的无偿出让。而资本家却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契约谈判时具有谈判优势,迫使工人阶级接受不平等的劳动和工资条件。马克思指出:“工人是以出卖劳动力为其收入的唯一来源的,如果他不愿饿死,就不能离开整个购买者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工人不是属于某一个资本家,而是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至于工人给自己寻找一个雇主,即在这个资本家阶级中间寻找一个买者,那是工人自己的事情了。”[11]马克思与亚当·斯密都看到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自由竞争的表象后面是财产占有不平等而决定的权利的不平等,以及这种权利不平等决定的生产关系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就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由此,马克思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貌似公平自由的背后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才是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真正根源。

马克思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后,又通过阶级分析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结果必然一方面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工人阶级贫苦的积累,因此,工人阶级要想解放自己,就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寻找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路径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理论归宿

经济学被称为“经世致用之学”,是指导人们认识经济现象,发现经济规律的学问。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贫富分化、剥削、压迫等社会经济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工农大众来说,如何看待自身所处的经济地位?如何改变自身的状况是经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之前的资产经济经济学说,要么宣扬阶级调和,把工农大众摆脱自身悲惨命运的道路归结于虚伪的未来,如巴师夏和西尼尔;要么宣扬带着所谓“自由、平等”面纱的市场,寄希望于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来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和幸福,如斯密和萨伊;要么宣扬克制自身的欲望,寄希望于人民大众满足于现状,如马尔萨斯;要么宣传社会改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自我改良,如蒲鲁东主义等。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在马克思之前的经济思想以及当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工农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发展历史演变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研究,提出废除私有制,建设共产主义这一改变工农群众地位的根本道路。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一般需要几个条件,即:新生事物产生的合规律性与旧事物灭亡的必然性、推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实施者(行动者)以及实现途径。马克思对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根本利益理论和路径的研究也主要是通过这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首先,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并由此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是决定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基本力量。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就在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的矛盾。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最基本的细胞——商品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商品价值的生产,一个是商品价值的实现,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才能顺畅的延续下去。但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这两个基本条件只有在“刀刃”①上才能同时实现,因为,商品价值的生产取决于生产过程,而商品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交换过程,而且这两个分离的过程受到不同的经济规律的影响。从价值生产过程来看,价值的形成受到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的决定。从价值实现过程来看,价值的实现受到人们购买力(收入)的决定,而购买力(收入)又受到人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的影响,由于人的劳动能力虽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而生产资料的占有则差异悬殊,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了人们购买力(收入)上的差别。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社会不同群体在购买力(收入)上的绝对差距,必然“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2]而这种购买力(收入)上的两极分化必然会导致产品价值实现难以顺利完成,也就是商品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并日益成为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一定是商品生产者。”[13]这就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提供了合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科学注解,同时,这种历史必然性也激发了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实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提供了信念上的支持。

其次,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规律,找到了领导人民群众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依靠力量,即无产阶级本身。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广大的无产阶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资产阶级只是凭借着资本的所有权而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贫困积累和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秘密,而这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存在压迫和剥削的不公平社会,工人阶级用自己创造的财富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养活了资本家阶级,结果却导致自身的贫困。因此,工人阶级就具有了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道义基础,也就找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依靠力量。

再次,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分析,找到了推翻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这一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路径。由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导致人的异化、存在非正义的剥削和压迫、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等弊端,使得马克思提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消灭私有制这一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路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在消灭私有制的条件方面,马克思仍然坚持生产力标准,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15]在资本主义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才能消灭私有制,当然这是消灭私有制的第一步。此外,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后尽可能的增加生产力总量,即马克思指出的无产阶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6]才能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消灭私有制。

正是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灭亡的规律,找到了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广大人民群众有反抗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愿望、以及人民群众通过消灭私有制来实现自身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马克思就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和实现路径,这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理论归宿,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根本利益指明了方向。

注释:

①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Harrod-Domar模型中,Harrod研究发现,不存在一种自发的力量使得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只有偶然的机会才能实现稳定增长,因此,他将实际经济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的稳定增长条件称为“刀刃上的增长”。本文借用Harrod的表述,用“刀刃”表示一种偶然的机会。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104.

[3]衣芳,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J].理论学刊,2007(1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76.

[5]周新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

[6]周新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

[7]凯恩斯.劝说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44-24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4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5.

[1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60-6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7.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0.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Research on Masses Viewpoint in Marx’s Economic Thought

WANG Jin-s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Party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Jinan Shandong 250103,China)

The mass viewpoint is the basic viewpoint of the Marx doctrin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 theory system,the economic thought of Marx also carried out the concept of the masses,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s with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theory.And different with the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which focus on rich property,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economic thought of Marx.In the analysis methods,Marx always adhere to the method of class analysis which refl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At the same time,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condition of social system change in the economic theory,Marx points out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private ownership i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realiz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this theoretical destination.

concept of mass;Marx's economic thought;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A8

A

1673-0313(2015)05-0028-05

2015-07-10

王金胜(1978-),男,山东乐陵人,博士,讲师,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私有制阶级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