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断点的处理策略

2015-03-31 04:15江苏省沛县新城实验学校陈艳云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断点病句姥姥

江苏省沛县新城实验学校 陈艳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断点的处理策略

江苏省沛县新城实验学校 陈艳云

教学实践证明,知识断点的适时弥补、方法断点的巧妙转换、能力断点的设置架梯、思维断点的逻辑衔接、情感断点的感情融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五个基本策略。

知识断点 处理方法 处理策略

语文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断点就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手段,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断点,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经常在知识、方法、过程、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不能很好地衔接过渡,导致学生学习上出现知识脱节、能力欠缺、方法缺乏、过程缺断、情感体验、思维断裂等学习断点现象。“以学定教”“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并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断点,根据学习断点的具体类型,剖析形成学习断点的原因。同时,发挥教师的释疑、解惑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恰当地处理这些学习断点,搭建新旧认知的桥梁,达到教为学服务、教与学相长的目的。

一、知识断点——适时弥补

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出现前后知识脱节的现象,由于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教师的知识铺垫欠缺,导致学生的知识链接不顺畅,影响教学实效。教学时,教师应补充相应的断点知识,让前后知识自然衔接起来,使语文教学具有更科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不知道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更不知道人体缺乏维生素C出现的症状,对维生素C的认识存在知识断点。教学本课之前,笔者设计了几个认识维生素C的小片段:

1.拿出市场上销售的几种维生素C,告诉学生这是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建议班里不爱吃水果、蔬菜的孩子服用维生素C。

2.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功能。

3.课前用课件介绍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演示一:维生素C的功能;

演示二:人体缺少维生素C的症状;

演示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列举。

通过课前对维生素C的断点知识的弥补,教师为学生扫除了学习课文知识的障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内容。

二、方法断点——巧妙转换

科学巧妙的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应用于语文的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很难在具体情境中准确恰当地使用,即存在方法断点。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引导,采用转换的方法帮助学生排除暂时的方法断点。

1.学生角色的转换

例如,教学《三打白骨精》时,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后,笔者设置了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可以同一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不同学生扮演同一个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与转换,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2.形近字转换

例如,教学“瞄”字时,笔者先出示狙击手瞄准射击的图片,让学生把文字与实物联系起来,然后再出示“苗”“描”“喵”三个字,说它们的名字都叫“miao”,无论叫到哪一个,四字都来凑热闹,“苗”是田里小禾苗,随风点头笑弯腰;“描”是手拿一支笔,横平竖直把字描;“喵’是猫咪张口叫,喵喵去把妈妈找。通过语言转换,教师直观形象地的展示了一组形近字,学生容易辨别、理解与记忆。

三、能力断点——设置架梯

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不足,决定了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较差。有些知识内容凭借他们的现有能力难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导致理解和应用都比较困难。若教师采取设置能力架梯的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完成能力断点过渡,学生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反之,如果只把知识强加给他们,学生学起来无趣味,导致厌学,后果很可怕。因此,教师要设法设置“架梯”,建立能力之间的阶梯过渡,拾级而上,帮助学生嫁接能力断点。

例如,“修改病句”教学时,学生已有的能力已经能修改一些词语语序不当的病句,但由于平时接触语法知识不多,在修改语法类病句时,往往会出现能力断点。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笔者设计几个病句,渗透主谓宾的知识,架起学生对句子成分认识的阶梯。

“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缺少主语,“谁”表演了节目。

“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缺少谓语,鲜花怎么了,是“开放”了,还是“没开放”,没有表述清晰,缺少的部分称为谓语。

“科学课上学生仔细观察到了。”观察到了什么,缺少的部分称为宾语。通过直观的病句分析,教师架起了能力架梯,降低了学生对病句认识的难度。

修改病句时,引导学生做到:

1.找出句子主干,即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2.理出枝叶。如果句子主干没有问题,检查修饰语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3.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看句子是否符合逻辑事理。

4.理清关系,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通过设置的能力架梯,学生学习修改语法类病句理清了思路,同时也学到了方法。

四、思维断点——逻辑衔接

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决定了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导致他们对部分需要抽象思维理解的内容存在思维断点。教学时,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断点。笔者采用“衔接思维断点”的策略,架起思维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课堂上,笔者出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电影视频的开头部分作为学生继续读此书的思维衔接,当屏幕上出现生病的小海伦形象时,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渐渐地,电影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醒来的小海伦成了一个盲、聋、哑的孩子,她还特别调皮任性。当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家时,看到的小海伦简直就像一个长着人形的“小怪物”,她听不懂人话,也看不见任何东西,这样一个让人可怜又可恨的“小怪物”为什么最后会成为优秀的学者作家?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时,笔者突然把视频关了,问:“为什么又聋又哑的海伦会成长为全世界有名的优秀学者?是什么改变了她?她的老师沙莉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她为什么能够改变小海伦的命运?” 一连串的问题出现时,学生的眉头皱起来了,当天晚上每个同学都将介绍莎莉文老师的第四章读完了,而且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读后感。

通过放映视频,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断点,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不愿阅读长篇的棘手问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

五、情感断点——感情融合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赋予一定的思想情感。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有的课文中的主题思想理解不够透彻,情感素材不能很好地触动学生心灵,学生不能充分领悟语文素材的真正情感价值,教学效果层面较浅。因此,教师要捕捉学生心底的情感断点,挖掘引起学生心灵触动的情感教育素材,让学生情感融合到文本预设的情感中去,即“融合情感断点”。

为了达到这一情感目标,笔者设计如下活动:

1.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姥姥,把与姥姥相处的故事讲出来。

2.与姥姥一起做她擅长的事,体现姥姥心灵手巧与勤劳善良。

3.你的姥姥对你好不好?你对姥姥呢?举几个例子说给同学听听。

4.写一篇赞美自己姥姥的习作,互相交流学习。

通过课前的情感铺垫,学生能亲身体会自己与姥姥之间浓厚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再去学习课文,研读文本,与文本情感融合,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思想,从而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激起情感上的波澜,产生积极向上的的情感共鸣。

总之,学习断点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能跳跃的。教师不仅要善于准确预设和关注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断点,而且要根据断点的产生原因,精心设计突破学习断点的有效策略,因不同断点施不同策略,以实现知识、方法、过程、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的顺利过渡和巧妙衔接,达到提高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目的。

吴立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1~6年级[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

ISSN2095-6711/Z01-2015-08-0168

猜你喜欢
断点病句姥姥
师生讨论改病句
砂泥互层断点组合类型及其合理性分析
——以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为例
用Eclipse调试Python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基于保护协调配合的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关于“病句”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