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与小说评点当代适用性探析

2015-03-31 08:2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论评点小说

杨 慧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新批评与小说评点当代适用性探析

杨 慧*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问题已经研讨很多年,对于中国文论有没有失语、要不要转换,学界意见渐趋一致,但转换的方式则还有诸多争论。从小说评点与新批评当代适用性研究入手,以“苦读”与“细读”两种批评方法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界走向文本、走向文本内部研究的重要性。

小说评点;新批评;当代适用性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艺创作中出现了“日常迷恋与边缘落寞”的倾向,很多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放弃了生存的深刻性与高尚性,转而投向“平面化”和“当下性”的生存姿态,这种细微和琐碎的“无志之举”,在其转化为真实的存在内容和生存意义时,也同时导致了文艺批评界的“无志之举”。[1]中国文论“失语症”[2]77-78提出以来,很多专家、学者对此纷纷发表评论,有些学者赞同,也有反对的声音。赞同者认为,“有些研究者盲目崇拜西方的文论和美学,甚至从思维方式到话语全部都是西方化的,离开了西方这一套,几乎就说不了话,写不了文章。”[3]31-32“我们学到了别人的理论话语,却失去了自己的理论语言……一旦我们离开了别人的基本理论范畴,我们就无法思考,无法言说了。”[2]77-78反对者认为,“失语”的提出,是缺乏中国诗学知识的偏见,是对古代诗学的无知,是对理论前提未加反思就提出的一个虚假命题。[3]31-32但无论如何,中国文论的“失语”都是客观存在的,是研究者们普遍认可的问题。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问题已经研讨很多年,对于中国文论有没有失语、要不要转换,学界意见渐趋一致,至于转换的方式则还有争论。“失语”到底失去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失去的不只是话语范式和内容表述,更多失去的是一种精神。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失态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王列生曾说过:“由于世纪中叶的漫长文化塌陷,而踏在地表的一代现代批评者,躁动不安且新生欲望夹杂青春人生不可避免的生存虚荣,迫使他们来不及客观冷静地知己知彼,来不及深刻地把握历史和哲学,甚至来不及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与感性生命投入热情,便匆匆忙忙地与西方对话,结果可想而知。”[4]笔者从当代文学批评现状出发,以新批评与中国小说评点为切入点,探究当代批评危机亟需走出的危机缠绕,在“主体缺失”“读者丧失”“哲学介入”等反复纠缠的批评界寻找重建文学批评信任的可能性,寻找贴近文本、回归感性的批评方式。

一、“小说评点及英美新批评”研究综述

小说评点向来是诸多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的对象。近30年来中国的小说评点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初步统计,共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500余篇。黄霖、万君宝《古代小说评点漫话》(1992)、程华平《明清短篇小说评点》(2001)是较早研究小说评点的专著,意义不可谓不大;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1999)是专门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的专著;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2007)是专门研究《红楼梦》评点的专著,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综合通融研究推进了一步,这部专著对小说评点的历史演变、形态特征、基本类型、价值系统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考述和评论。在研究小说评点的论文中,大部分论文是以单个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着重强调评点这种批评方法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征,如紧扣文本、主观体验、意义重构、重视读者、具有相当的审美性等;一部分论文是将中国小说评点与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及英美新批评等进行对比研究,如代迅(2007)、王奎军(2000)、吴子凌(2001)、张世君(2009)、宁一中(2007)等人的论著;还有一少部分论文探究了小说评点的当代应用性,主要从当代文学批评的困惑中重新审视小说评点的当代阅读意义,如高小康(2005)、古岩(2008)、聂震宁(2005)、陈慧娟(2008)、郝延霖(2006)等人的论著。

新批评源出于英国,繁荣于美国,是现代英语学界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流派,持续时间最长。20世纪20年代新批评肇端于英国,30年代形成于美国,40和50年代在美国文坛占据统治地位。60年代开始退潮,70年代后让位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新批评的影响在西方经久不衰,一直到今天,西方大学的文学系还要求学生做“新批评式的细读”。因此,新批评不仅是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成为了西方文论沉淀下来的基础。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几乎与新批评的发展同步,具有传播时间早、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新批评是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成为令人向往的课题。我国对它的汉译与介绍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的译介本有曹葆华的《科学与诗》,发展到40年代一度中断,60年代,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收录了卞之琳、杨周翰、袁可嘉等人的译作;80年代,出版了著作《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赵毅衡,1986)、《新批评》(史亮等,1989)、《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1989)等,以及瑞恰兹、燕卜荪、韦勒克等人的译作。上个世纪以来,研究新批评的论文数量激增,据统计,已达到百余篇。应该说,新批评的兴起、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新批评及适切性

在西方文论发展史上,应该说,“新批评”开启了文学内部研究的先河。新批评以“文学性”的探究为核心,完成了文学“内部研究”的转折,促使了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转换”,深化了文学自律论的观念。“细读”是新批评的核心。按照瑞恰兹的理论,细读就是要精致仔细研读语义和句义,要寻找文本自身的价值和审美特点。但是自从瑞恰兹的细读理论问世后,对于它的理解,却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李卫华在《价值批判与文本细读》中曾经指出:“细读有两种误解,一种是封闭阅读(close reading)认为新批评就是要将文学批评封闭于文本之中,排斥对作家,世界与读者的研究。另一种误解是将细读理解为把文学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尽可能将语词的每一点滴的意义都挤出来。针对这两种误解,新批评家布鲁克斯在20世纪70年代曾用充分阅读(adequate reading)来准确反映新批评的批评原则。新批评代表人物布鲁克斯告诉我们细读应当是一种充分的阅读,对文本作全面的理解,而不是封闭和挤榨式的阅读。”[5]布鲁克斯的细读理论对瑞恰兹作了进一步解释,他倡导对于文本要真正参悟、熟透,他著名的《精致的瓮》就是细读批评的一个精彩的批评实践。新批评的细读理论所提倡的阅读方式体现了对文学作品的充分尊重,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界脱离文本、丧失文本的批评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在这种方法论原则指导下,文学向内转的文本理想不再是大而无当的说辞,也为当代文论寻找突围路径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小说评点及适切性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小说评点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样式,有着独特的批评功能。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批评样式,也是一种融批评鉴赏、文本改订、理论阐释等为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国古典小说很多都是以评点本的形式出现,明末清初一些优秀的小说评点本一经出现,便深受读者欢迎,有些评点本几乎成为这些小说唯一通行的本子。这说明后世对小说评点这一批评方式的普遍接纳,小说评点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在中国小说评点中,很多评点家对文本进行评批,都缘于对于作品的深深喜爱和痴迷,所以才有“苦读”“冷读”“热读”“类读”等之分。王希廉曾说:“余之于《红楼梦》爱之读之,读之而批之,固有情不自禁者也。”[6]他们在评点时,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和情感需要。正是对于作品的反复琢磨、苦读、细读,将文本看作一个“精致的瓮”反复把玩、鉴赏、品评,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投入其中,才使中国古典小说评点时时闪烁着光芒。评点家们提出的“格物”范畴,“白描入骨法”“白描追魂摄影之笔”,“典型人物是想象中的真实而不是逻辑思维的真实”等鉴赏方法,“反对公式化、绝对化倾向”等无疑都具有较高的诗学价值。

小说评点对于中国文人的影响源远流长。评点这种文体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既逻辑地说,又诗意地说、叙事地说,从而形成诗性与逻辑性、片段性与整体性以及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生共济的言说方式”[7]。正是评点文体的文学化,语言风格的美文化和理论形态的艺术化,才共同铸成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质。在现当代文坛上,在注重逻辑、注重体系、注重理性的论说体批评占据批评领域主导地位的同时,一些大批评家采用的批评文体都是有思想、有灵性的随笔式批评,如鲁迅的诗性言说式批评、钱钟书的传统诗话批评、李健吾的随笔体批评、沈从文的审美性批评、王蒙的随笔式批评、余光中的感性体味式批评等。由此可见,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之根没有断裂,中国文论具有诗性特质。在当今中国文论“失语”的状况下,小说评点的诗性言说方式完全可以古为今用,为干瘪、枯燥乏味的当代文论注入清泉活水,让文论语言焕发出灵动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重访新批评与小说评点,深入探寻新批评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内在联系,寻找二者在批评精神上的相似之处,能够改变已丧失了社会普遍信任的当代文学批评所处的尴尬状况,真正理解文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在于文本,批评实践必须以文本为基石,或可针砭当代文论的流行病症,真正支撑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从而形成一个富有时代品格和世界情调的话语中心或基本话题,为当代中国文论的研究拓展一个新的思路,开辟一个新的研究空间,这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1]王列生.九十年代:日常迷恋与边缘落寞[J].粤海风, 1999(4):24-25.

[2]曹顺庆.论“失语症”[J].文学评论,2007(6):77-78.

[3]李建中,喻守国.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J].文史哲,2010(1):31-32.

[4]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4):21-22.

[5]李卫华.价值判断与文本细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5.

[6]杨慧.清代红楼梦八家评批谫论——从接受与阐释视阈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0(3):35-36.

[7]李小兰.近30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体研究述评[J].襄樊学院学报,2007(3):12.

[责任编辑:惠人]

On Contemporary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Criticism and Novel Commentary

YANG Hui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116044,China)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review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and the academia has come to agreement in terms of whether or not Chinese literary review has lost its saying and whether or not it needs to be transformed,while the ways of transformation are still left to debate.Starting from the contemporary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criticism and novel commentary and using“hard reading”and“close reading”as breakthrough points,the autho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literary theory critic world to advance towards text and the internal research of the text.

novel commentary;new criticism;contemporary applicability

I0-03

A

1008-388X(2015)04-0073-03

2015-10-18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批评文体的小说评点与新批评当代适用性研究”(11YJC751102);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西文论言说方式比较研究——以新批评与小说评点为例”(L12DZW013)

杨慧(1971-),女,辽宁辽阳人,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论评点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书评点讯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
翻译擂台(116)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