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变的启示

2015-03-31 18:58张道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省略号式子实例

张道华

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2页例1)时对一个教学细节进行了对比改进实验。

一、片断对比

教学一:1.请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思考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2.你能用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我的年龄(岁)\&爸爸的年龄(岁)\&1\&\&2\&\&3\&\&……\&……\&]

教学二:1.先观察下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发现的,再按你的发现接着往后填,并思考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2.你能用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我的年龄(岁)\&爸爸的年龄(岁)\&1\&1+30\&2\&2+30\&3\&\&5\&\&……\&……\&]

教学一是让学生根据对话情境给出条件信息,列式表示出“我”1岁、2岁、3岁时爸爸的岁数,体会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爸爸比我大30岁”的数学信息是通过情境图呈现的。教学二是先让学生观察表中的学习材料,发现“我”和爸爸年龄之间的关系(规律),再运用发现的规律列式表示出“我”3岁、5岁时爸爸的岁数,体会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爸爸比我大30岁”的数学信息是学生对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的。

二、效果比较

从目标达成看,两节课学生都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对意义的理解,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但从课堂表现看,教学二学生思维更活跃,对知识理解更深刻,运用知识也更灵活;从教学效果看,教学二随堂检测作业正确率比教学一高近10个百分点,知识掌握更牢固。

三、引发的思考

发现信息使信息理解更深刻。数学学习的困难往往是从不理解信息或理解不深刻开始的。教学二中,教师有意对教材进行了生活还原,把重要数学信息“爸爸比我大30岁”包裹在实例之中,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比较来发现这一重要的数学信息,以此降低学生对数学信息的理解难度,深化学生对重要数学信息的理解,为即将展开的抽象概括作好铺垫。

合适切入使抽象概括更有质。教学二更加关注学习者由实例(“我”1岁、2岁时爸爸的年龄分别是1+30岁、2+30岁)到数学信息(爸爸比“我”大30岁),再到个别实例(根据发现的规律续填“我”3岁、5岁时爸爸的年龄),最后到一般意义(爸爸的年龄是“a+30”)的抽象概括过程,学生在“发现——扩展(举例)——提炼”等循序渐进的抽象活动中,深刻地理解了结论的一般性。这样的抽象与概括是从生活实例切入的,抓住了现实生活的本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抽象概括建立在对数学信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因而是有条理、有质量的,这就实现了学生对结论的深刻理解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运用实例使难点突破更有力。例1的教学难点是理解“a+30”既表示一个量(爸爸的年龄),又表示“爸爸总是比我大30岁”的数量关系。学生习惯认为一个量即结果,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式子,因而对于式子“a+30”表示一个量,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教学二着意安排了从实例中发现数学信息的环节,并有意在表格中把爸爸的年龄用式子表示(而不是用等式表示),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式子也可表示量。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省略号式子实例
省略号来了
活用根表示系数巧求多参数式子的取值范围
三九变九三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