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魔幻电影对高校生态思想教育的影响

2015-04-02 00:51刘雅静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魔幻观念人类

刘雅静, 厉 丽

(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21世纪魔幻电影对高校生态思想教育的影响

刘雅静, 厉丽

(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 沈阳110044)

摘要:分析了21世纪以来魔幻电影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关注,认为魔幻电影的生态思想彰显了人类对环境的忧患意识与保护意识,对高校生态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21世纪魔幻电影; 生态; 高校; 思想教育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魔幻电影中也表现了大量的生态主题,如《阿凡达》中纳美人与地球人对资源的不同理解,《指环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处理等,都表现了人们对于和谐生态环境的向往。大学生作为魔幻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观赏这些具有生态意识的魔幻电影,对于他们生态思想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形成会有很大影响。

一、 21世纪魔幻电影的发展脉络

21世纪以来,魔幻电影快速发展,先后制作出《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等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魔幻电影再一次掀起了文化浪潮。

1.魔幻电影兴起的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厌恶科技支配生活,以及资本无限度扩张、远离自然的现代化生活,对于物质与科技的不满,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关注人们精神理想、寻找原始力量的魔幻电影,企图在魔幻电影中寻求失落的理想,逃避现实的羁绊。21世纪魔幻电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它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神奇叙事的电影类型。这类电影以奇观化的视觉冲击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呈现寓言式的文学主题。人们在现代化压力与生态矛盾下寄希望于魔幻电影,希望电影中对现代化的批判,以及对人们现有价值观的解构,能够建立起新的精神信仰。新世纪魔幻电影的走红绝不是偶然,反映出人们希望通过神话来治疗人们由于对物质的贪婪欲望所形成的心理疾病。

2.魔幻电影的故事主题

“魔幻电影是隶属于魔幻文学的范畴,而魔幻文学在种类上包括喜剧、小说、绘画、电影、电视、音乐(尤其是歌剧),它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叙述方式,创设出一个异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故事遵循着一种异于现实世界的独特逻辑而展开。”[1]魔幻电影使人们在科技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在魔幻文学的影响下,在虚构的世界里审视自己的生活。魔幻电影根据具体表现的不同分为英雄成长主题、回归自然主题和传统神话主题。

3.魔幻电影受欢迎的原因

21世纪以来,魔幻电影开始崛起,掀起了魔幻文化的浪潮。特别是2011年被称为魔幻电影年,上映了很多魔幻电影精品。魔幻电影以炫目的视觉形式,奇幻的文学逻辑,形成自己的风格,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感受。魔幻电影的兴起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竞争与生存压力,人们需要从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寻求心理安慰。魔幻电影以其奇观化的影像风格获得了观众的青睐。魔幻电影不仅塑造了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世界,更因为其画面与情节的刺激性和新奇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影片中夸张、奇异的场景,服装、人物的造型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填补了他们的童年想象。

二、 魔幻电影对生态问题的叙述

人类的工业文明在不断进步,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是人类对于自然攫取欲望的无限膨胀,人类称自己为自然的改造者,凌驾于自然之上。魔幻电影中批判了这种人类中心化的生态观念。反思了工具理性带来的环境破坏与生态危机。

1.西方人类中心化生态观

西方基督教的信仰,上帝是造物主,而人类是按照上帝的样子创造出来的,因此隐含了人类对于自然有绝对改造权利的观念。很多魔幻电影中,体现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观。《阿凡达》中,地球人想要去改造纳美人从而占有纳美人的故乡;《2012》中,人类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度过了自然灾害,而重新开始改造自然的生活。“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在其功德圆满的时候却是自然对人类的征服。每一次我们似乎是胜利了,却一步步地走近这一结果。自然所有表面的退却,原来都是战术撤退。在我们看来它是举手投降的时候,其实它正在张臂擒伏我们。”[2]这些魔幻电影表现的不仅仅是人类对于自然的主宰,更多的是对人类中心生态观的批判。人类这种以主人心态自居,对自然过度开发占有,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当生态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自然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水源的污染,土地的贫瘠,能源的耗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类再不能妄自尊大,贪婪地向自然无度索取,人类要转变其自身中心化的生态观念,才能缓解生态危机,阻止环境继续恶化。

2.东方天人合一生态观

与西方改造自然的观念不同,东方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顺其自然的生态观念。东方更看重整体的生态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阿凡达》中,纳美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共同繁荣,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就是自然对他们最好的馈赠。这些电影充分体现了人来自自然,依靠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东方式的生态观念启发人们生态意识的回归,以及对于和谐生态家园的向往,使人们开始反省对于生态资源的过度挖掘。“西方生态电影的发展也逐渐被生态批评理论界所影响,并跟随生态理论的发展对来自古代东方文明的生态智慧逐渐加以重视和尊重,为人类生态信仰的回归提供了形象的憧憬画面。”[3]东方的天人合一观念与西方人类中心化生态观形成鲜明对比,倡导朴素的生态模式,强调整体、互动的生态概念,是更加人性化的生态哲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中国大学生的生态观念十分淡漠,对于环保的认识只停留在不乱扔垃圾等具体行为,对于生态观念缺乏总体的认识,不能从宏观、生态平衡的角度了解生态系统,所以无法形成热爱自然的情感,不能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也不能自觉的节省能源与珍惜资源,追逐奢侈品,浪费行为时有发生。魔幻电影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将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了他们的环保自觉意识,激发了他们对于生态知识学习的欲望。我国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雾霾、地震、温室效应不断的困扰着人们,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它启发当代大学生把自然环境与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作为有活力能创新的知识群体,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天人合一生态观对他们生态伦理观念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促进他们对生态文明进一步了解,增加生态责任意识。这种生态观念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让大学生从人与自然互惠的角度调整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

3.对科技理性反思的生态观

“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支配与征服自然取代敬畏与尊重自然,在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却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生态文明出现倒退。”[4]人们依靠技术手段对自然不断地掠夺、破坏,依靠科技理性建立自己的文明王国,但这种现代文明并没有使人们生活的更加安稳,而是伴随着更多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更加恐慌。这不禁使人们想逃离这种现代化的生活状态,抗拒工具理性,寻找生态出路。人类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陷入了生态困境:虽然获得了发展空间却造成了生态紊乱,人们在工具理性中迷失了自己。“人应有两种生存:一种是处在生存竞争中的本能生存,即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掠夺破坏其他自然物;一种是处在共生调制中的生态生存,即以其它物种的共存为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今天我们仍然处在第一种生存中。即便我们有了精神生态的要求,也无非是对己有的生态危机作出被动的反应。它可能缓解生态危机,但不能根治生态危机,只要我们不能对造成生态危机的技术理性作根本的转向,情况就不能不是这样”[5]无论是《哈利波特》《指环王》《阿凡达》,还是《纳尼亚传奇》,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魔幻世界,那里没有因为工业的迅猛发展而使自然界惨遭荼毒,没有为了追求市场与利润而不断占有土地。在魔幻的世界中,人们更加本真地与自然相处,不会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活方式而被自然孤立,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这些魔幻电影更多的让人们反思科技发展的合理性,激发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我国大学生面对现代科技对大自然造成的生态危机,还不能意识到环境污染的紧迫性,缺乏生态意识的自觉。大学生对于科技理性的认识,缺乏深刻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概念层面。魔幻电影中对科技理性的反思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进一步理解,使他们思考生态污染产生的根源,让他们认识到科技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生态文明素养。使他们在增强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建立生态科技观,形成生态消费的行为习惯。

三、 魔幻电影对高校生态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其主要表现为:①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漠然,不够重视。②很多大学生缺乏环保意识,奢侈浪费现象普遍。③缺乏切实可行的环保实践,很多活动流于形式。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喜欢新奇、刺激的娱乐项目,因此魔幻电影成为他们的主要休闲对象。魔幻电影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去人类中心化的生态意识,对大学生生态观念的培养与生态素养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忧患意识

21世纪以来,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动植物的种类逐渐减少,地震的次数增加,沙尘暴、雾霾频频出现,以及水资源的匮乏,无不牵动全世界的心弦。从《后天》到《2012》,电影向观众传达了对于未来生态环境的深切忧虑。魔幻电影对于生态危机的展现,以及对于生态问题的思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思考潜在的生态危机,树立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引导他们热爱环境、珍惜环境。只有对生态危机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缓解和避免生态污染。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也是将来生态建设的主要力量,只有他们了解生态危机的紧迫性,才能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态观念。我国以往的高校生态教育常采用说教的理论灌输形式,不能真正唤起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而且使学生对生态危机的了解也只流于表面。而魔幻电影中展现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对于未来环境的忧虑,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够真正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魔幻电影中的生态主题,也使大学生对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了进一步了解,明白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面性:既使人类获得生活的便利,又使人们与自然相对立,破坏生态平衡,从而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

人们为了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自工业化初期至今,全球渔业资源减少90%;1/3的两栖动物、1/5的哺乳动物和1/4的针叶树种濒临灭绝;大自然调节气候、空气和水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冲击越来越多”[6],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对生态环境的疯狂破坏,使大自然达到了承受的极限。这在《2012》《后天》《阿凡达》等影片中都有体现。魔幻电影对于生态危机的展现,引起了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共鸣,激发起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自觉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珍惜环境。自发成立环保团体去呼吁人们关爱环境。魔幻电影传达的生态价值观,使大学生在消费娱乐的同时意识到生态矛盾,了解人们的生态焦虑,从而引起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培养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以生态污染为代价的,大学生应该树立绿色环保的观念,勇于承担保护环境的生态责任,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及时制止,积极呼吁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就是人们最理想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生态平衡。魔幻电影对生态观念的传达使大学生强化了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

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魔幻电影中的生态观念,对于大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指环王》中,对于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和平共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都会激发大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大学生平时对于环保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表面,而魔幻电影生动的故事情节,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真正领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生态素养,进行有益于生态建设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以绿色环保健康为理念,顺应自然,靠近自然,使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一致,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大学生应该“确立生态生活价值取向; 在现实生活中树立合乎生态的生活观念; 将生态观念落实到自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7]魔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使大学生能够反观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身体力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从生活习惯、学习行为,以及家庭行为的方方面面来优化环境,把自己的行为放到大的环保活动中来考量,积极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使他们在个人实践中切实体会生态文明的内涵,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的生态状况,促进他们形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电影是一门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与高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优秀的电影以其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8]魔幻电影正是依靠其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大学生的喜爱,同时它所体现的生态观念也对大学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高校生态思想教育应该利用魔幻电影为辅助手段,结合课堂教育与学术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热爱生活、善待自然。同时,还可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放映具有生态意识的魔幻电影,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培养他们对生态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了解生态知识,并且身体力行,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高校要利用魔幻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学生自觉监督环境质量,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

大学生是有活力,有知识,能够创新的群体,高校可以利用魔幻电影对他们的吸引力,促使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珍惜资源、勤俭节约、降低污染,鼓励他们创造绿色环保、低碳节约的新型产品,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高校教育应利用魔幻电影的优势,改变以往灌输式的生态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高校生态思想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67.

[2]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75.

[3] 王诺.生态批评: 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 2002(3):48-55.

[4] 何海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宫崎骏动画世界[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74-78+97-159.

[5] 李成芳,罗天强.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171-174.

[6] В.基鲁索夫Э.В.,余谋昌.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世界哲学, 1986(4):29-36.

[7] 陈红兵.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兼论佛教生活方式的生态价值[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129-133.

[8] 陈远东.试论大学校园电影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 2005(5):112-113.

【责任编辑王立坤】

Influence of Fantasy Film on Ecological Thought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21stCentury

LiuYajing,LiLi

(School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The concern for the human environment by fantasy movies since the 21stcentury is analyzed.It considers that, the ecological thinking of fantasy films performances the human being’s sense of awareness and protection on environment, which has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ecological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fantasy film in 21stcentury; ec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logical thought education

作者简介:张罡(1982-),男,辽宁沈阳人,大连交通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大连交通大学重点资助课题(DJSZ-2013-A02)。

收稿日期:2014-05-19

中图分类号:J 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2-0212-04

猜你喜欢
魔幻观念人类
维生素的新观念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雍措“凹村”的魔幻与诗
魔幻与死亡之海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健康观念治疗
“魔幻”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