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在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5-04-02 10:16常晓春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卫生院山东惠民251717
吉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投诉率风险意识我院

常晓春 (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卫生院,山东 惠民 251717)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可能造成患者伤残、死亡的危险因素或可能会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的事件[1]。我院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人数、性别、病情、护理人员配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①选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使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能较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等;③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护理质量反馈及护理风险意识教育,举办专题讲座,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供护理人员学习,组织院内培训等方式,使护理人员接受风险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风险处理水平;④将护理风险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制作成内部教材并且分发给医院护理人员。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来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2]。

1.3 评价指标:记录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后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评价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版本选择SPSS 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后相关指标比较: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例(%)]

3 讨论

护理工作具有风险高、复杂多变等特点。护理风险伴随于护理过程的始终,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护理人员及所在医院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伤害等[3]。研究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表明,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3.3%提升至94.4%。

综上所述,医院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根据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薄弱点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自身主动养成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在加深了护理风险的认识后,可以明显提高自身应急能力。本组资料结果表明,在进行了相关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扼杀在了摇篮里。且在加强风险培训后再对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提醒,更加细心地进行护理工作,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升[4]。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需不断培训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让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始终都保持风险意识,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优质的护理。

[1] 杨莲荣,戴青梅.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护理风险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5):59.

[2] 谢少华,赵力红,余 儒,等.风险管理培训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工作综合满意度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6):83.

[3] 杨珺丽.护理风险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94.

[4] 杜丽君.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20):72.

猜你喜欢
投诉率风险意识我院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全面提高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水平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