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分娩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研究

2015-04-03 08:38徐浩军XUHaojun
医院管理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儿本院孕产妇

□徐浩军XU Hao-jun

“高危妊娠”是指因孕妇在怀孕期间存在一些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不利因素或合并症,而对孕妇、胎儿、新生儿有较大的危险的妊娠,轻者导致孕妇难产,重则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1-2]。因此,需要针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孕期管理工作,以期预防妊娠期间疾病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对孕妇及胎儿所出现的异常状况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治。且研究发现[3],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拟通过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针对笔者所在医院高危产妇分别进行常规的妊娠管理和加强的妊娠管理,探讨妊娠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状况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80例高危孕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0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7.8±4.2)岁,高危原因主要为:胎位异常98例、妊娠期高血压30例、血型不合25例、瘢痕子宫15例、骨盆异常7例、前置胎盘4例、过期妊娠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例、羊水过多2例、遗传性疾病1例、羊水过少1例、妊娠合并心肌疾病1例;观察组190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为(28.1±4.1)岁,胎位异常97例、妊娠期高血压30例、血型不合24例、瘢痕子宫15例、骨盆异常8例、前置胎盘4例、过期妊娠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例、羊水过多2例、遗传性疾病1例、羊水过少1例、妊娠合并心肌疾病1例。两组孕产妇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危妊娠管理方法,在孕产妇产检过程中给予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预约下次产检的时间。

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加强的高危妊娠管理方式。对研究期间本院接收的高危孕产妇实施统一管理模式,在建卡及以后的产前检查时,均根据《本院高危妊娠评分评定标准》对高危因素进行评定。对筛查出的高危妊娠者都认真填写高危妊娠筛查登记表和高危妊娠管理登记簿,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首页上注明“高危妊娠”字样。所有产妇均按照以下流程统一实施:(1)建立专业高素质队伍。对本院产科工作者加强培训,尽量多提供一些学习机会,规范孕产妇的抢救流程,并将市级医院、乡镇医院联合成网,确保非本院建档产妇抢救工作的有效和及时性[4]。并责任到人,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宗旨。(2)增强孕期管理。对于高危妊娠产妇除了建立孕产妇统一表格外,还需要建立一个个案追踪的卡片,医生准确地填写产妇的基本情况、诊断、高危因素、孕产期等,并填写好下次的产检时间,交给专人管理。在产妇产检前由专人通知,并强调写好医生、孕产妇等联系方式[5]。以确保孕妇在规定的时间得到详细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3)制定和执行高危妊娠程序化管理工作流程。研究发现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制定和落实是做好高危妊娠程序化管理的重要措施[6]。从孕妇建档开始,进行高危产妇的危险因素筛查,并逐一评分,掌握高危动态妊娠;且对于分值高孕晚期者采取增加访视次数,做好详细记录,随时接应分娩准备。(4)制定合理计划。对于高危孕产妇需要进行每天的饮食、运动计划,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为孕妇提供合理的营养以及合适的运动,详细规定其运动量。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高危孕产妇的剖宫产比例、产妇死亡率和早产、流产、胎儿异常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及产妇死亡率比较。两组高危孕产妇均未发生死亡现象,但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危产妇剖宫产率比较

2.两组高危产妇围生儿情况比较。对照组围生儿出现早产、流产、胎儿出生后异常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危产妇围生儿情况比较[n(%)]

讨论

孕产妇的死亡率是目前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国民健康水平及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其中重点强调了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优生优育比例的重要性[7]。自1995年以来,我国孕产妇保健体系逐渐完善,高危妊娠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95/10万下降到2011年26.1/10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

高危妊娠管理也称危险管理,指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根据科学的分析选择优先待解决的问题。不但可以节省资源,而且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环节[9]。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用危险管理于孕产期保健中,在孕产期保健中,首先筛查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或转入有条件的医疗保健单位,保健、治疗、分娩,使人人得到适合的医疗保健,人人安康[10]。由于孕产期保健是以孕产妇和新生儿两个脆弱群体为对象,所以,危险管理更适合于孕产期保健,可预防严重妊娠并发症,有利母婴健康及优生。

本组研究对在本院产检、分娩的高危孕产妇实施妊娠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围生儿出现早产、流产、胎儿出生后异常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妊娠管理是有效的。

目前,围产保健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高危妊娠管理。加强高危妊娠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述,对高危孕产妇加强妊娠管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尚需临床工作者不断完善和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的相关方法。

1 周小平,茆玉顺,王海琦,等.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现况、思考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3):205-207

2 赵优珍.高危妊娠2426例管理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1):17-18

3 Postlethwaite D,Armslrong MA,Huang Yan,et al. Pregnancy outcomes by pregnancy intention in a managed care setting[J].Matern Child Heath J,2010,14(2):227-234

4 张雅英,郝模,蒋健,等.常州市育龄妇女对高危妊娠认知行为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3):19-21

5 王亚红.1688例高危妊娠的健康管理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2):275-277

6 马宏,张一,王秀东,等.心理行为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813-816

7 胡倩倩,丛林,王维利. 妊娠中晚期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6(5):481-484

8 刘文秀.妊娠管理在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04-1105

9 Jordan RG,Murphy PA.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distortion finding the balance[J]. 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09,54(3):191-194

10 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gomezoglu AM et al. 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 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J].Lancet,2010,375(9713):490

猜你喜欢
生儿本院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某市7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