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5-04-03 11:46余凤,方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余凤1, 方中2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 1.心电图室; 2. 心内科, 安徽 池州, 247000)

关键词:心肌淀粉样变; 心肌活检;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肥厚型心肌病

淀粉样变性是指不可溶性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机体器官和/或组织内,导致相应的病变部位的器官或组织出现功能障碍[1-2]。心肌淀粉样变性(CA)即异常蛋白沉积于心肌间质、小血管、瓣膜及传导系统[3], 从而引起心室壁增厚、心脏限制性充盈障碍,该病预后极差。由于C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检出率很低,极易发生误诊[4]。心肌活检(EMB)是诊断CA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具有一定创伤性,难以为所有患者接受,因此探索其他行之有效的无创诊断手段具有重要意义[5-6]。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具有一定特征,如可能呈现低压、假性梗死波形、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等。CA患者的心脏超声可表现为室壁增厚、心肌内颗粒样强回声等。本研究总结了12例C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CA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12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心力衰竭症状,且经EMB检查确诊为CA,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2~6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EMB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心电图资料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节律或传导异常、低电压及假性梗死波形。

1.2.2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 ① 心脏超声检查:采用Apogee 3300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检查采用常规的胸骨旁长、短轴、二尖瓣和乳头肌水平、心尖四腔心切面。观察心肌回声情况及各瓣膜口血流情况; ② 心电图检查:行12导联同步描记心电图。

1.2.3EMB: 所有EMB操作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在X线透视下,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取4~6块心肌组织,立刻置于10%甲醛溶液中送检。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刚果红染色阳性标本在偏振光下可见呈苹果绿折射则可确诊CA[7]。

1.3 观察指标

观察1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表现等;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电图诊断CA的正确率。

2结果

2.1 CA患者临床特征

12例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气促等缺氧表现(91.67%); 其次为蛋白尿等肾脏损害(41.67%), 体质量下降、肝脾大、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症状(41.67%)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症状(50.00%); 此外,部分患者表现为巨舌、语言含糊、皮肤紫癜等。4例(33.33%)心功能Ⅱ级,5例(41.67%)心功能Ⅲ级,3例(25.00%)心功能Ⅳ级。7例(58.33%)出现心电图低电压, 6例(50.00%)假性梗死波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增大(75.00%)、心肌回声呈毛玻璃样改变及颗粒样回声增强(58.33%)及左心室壁对称性增厚(66.67%)为主要表现,其他表现有右心房增大、心包积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等。

2.2 超声心动图联合电图的诊断价值

12例患者中,单纯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的为6例, 4例未定性诊断, 1例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 1例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正确率为50.00%, 误诊率为16.67%。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正确诊断的为10例,1例未定性诊断,1例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正确率为83.33%, 误诊率为8.33%。联合诊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诊断(P<0.01)。

3讨论

CA通常是全身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一部分,心肌发生淀粉样变形时,不溶性的纤维状蛋白在心肌细胞及其间质沉积,引起浸润型心肌病样改变,细胞代谢及钙离子转运均可发生改变。CA临床表现与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较为相似[8], 患者早期多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后期逐渐发展为限制性心肌病,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与体征,部分患者可伴有心脏节律或传导异常,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本组12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气促等;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及右心功能不全症状,与黄雨晴等[9]报道相似。CA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气促等症状,且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肥厚,极易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10],因此临床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不可忽视肝、肾等其他系统的损害。若患者发病时间较迟,60岁左右发病,具有非特异性胸闷症状,心电图示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易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应仔细鉴别[11]。

EMB是CA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难以为大多数患者接受,且很多医院未常规开展这项检查[12],因此,探索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手段是广大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其中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是报告较多的诊断方法。CA患者较典型的超声心动图改变为回声呈毛玻璃样改变,颗粒样回声增强,以及左/右心房增大。本组12例患者中, 7例患者表现为回声呈毛玻璃样改变,颗粒样回声增强, 9例左心房增大, 8例右心房增大。CA患者室间隔、房间隔、左右心室壁、心脏瓣膜等均可增厚[13], 本组中8例出现左心室壁对称性增厚,2例非对称性增厚。此外,本组部分患者表现为左室LEVF降低,提示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力衰竭。

国外学者[14]报道,56%的CA患者心电图可见低电压,60%患者可见假性梗死波形。本组12例患者中,低电压和假性梗死波形的比例分别为58.33%和50.00%, 与上述报道接近。本研究中,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CA的正确率为83.33%,显著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电图检查对CA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与关莹等[15]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C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与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等疾病混淆,临床应注重详细询问病史、综合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无创检查手段,提高早期确诊率,及时干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Sipe J D, Benson M D, Buxbaum J N, et al. Nomenclature 2014: amyloid fibril proteins and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amyloidosis[J]. Amyloid, 2014, 21(4): 221.

[2]Karamitsos T D, Piechnik S K, Banypersad S M, et al. Noncontrast T1 mapp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cardiac amyloidosis[J].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13, 6(4): 488.

[3]张璐, 唐红, 陈良龙, 等.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多中心病例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4(3): 295.

[4]Falk R H. Cardiac amyloidosis a treatable disease, often overlooked[J]. Circulation, 2011, 124(9): 1079.

[5]Fradley M G, Thakuria J V, Collins A B, et al. Direct Tissue Evaluation via Immunofluorescence: in the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Cardiac Amyloidosis[J]. Tex Heart I J, 2012, 39(1): 71.

[6]程中伟, 方全. 心肌淀粉样变的无创诊断方法与临床分型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2): 185.

[7]程中伟, 田庄, 康琳, 等.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特点[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7): 606.

[8]Baccouche H, Maunz M, Beck T, et al. Differentiating Cardiac Amyloidosis and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by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J]. Echocardiography, 2012, 29(6): 668.

[9]黄雨晴, 詹嘉欣, 魏学标, 等. 42例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7): 546.

[10]Philippakis A A, Falk R H. Cardiac amyloidosis mimicking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obstruction: treatment with disopyramide[J]. Circulation, 2012, 125(14): 1821.

[11]初红霞, 樊静静, 谭含璇, 等. 12例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6(2): 109.

[12]程中伟, 倪超. 心肌淀粉样变临床诊治进展[J]. 临床内科杂志, 2011, 28(7): 444.

[13]张丽, 吕清, 谢明星, 等.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18(1): 11.

[14]Rahman J E, Helou E F, Gelzer-Bell R, et al.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biopsy-proven cardiac amyloidosis[J]. J Am Coll Cardiol, 2004, 43(3): 410.

[15]关莹, 李越, 温朝阳, 等.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2011, 8(2): 39.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0441)

收稿日期:2014-11-26

中图分类号:R 5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9-168-02

DOI:10.7619/jcmp.201509057

猜你喜欢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分析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综合分析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