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例妊娠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5-04-03 15:09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50011何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镜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50011)何坚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15%,胃镜检出率高达2%~20%,其中不乏育龄女性患者[1]。消化性溃疡患者一旦妊娠,约88%的患者孕早期疾病症状或减轻甚至消失,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上升等因素有关,随着孕周的延长,至妊娠晚期,胃液分泌增加,雌、孕激素水平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症状加重情况[2]。消化性溃疡对妊娠影响尚不清楚,故消化性溃疡并非高危妊娠指征,但临床上不乏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个案报道,死亡率较高。溃疡大出血可致患者失血性休克,还可能继发脓毒血症、细菌性腹膜炎,引发脑损伤、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状,同时还增加胎儿窘迫、死亡、新生儿窒息与死亡风险,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分析妊娠期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总结诊治经验非常必要。既往本院共收治19例妊娠期消化性溃疡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患者收治于2011年2月~2014年7月,既往均有消化性溃疡诊疗史,年龄20~33岁、中位年龄28岁,病程2~10年、平均(5.5±1.4)年,停经1~9个月、平均(6.4±3.3)个月,孕周(29.4±9.2)周,孕期3个月以下者2例、3~6个月者4例、6个月以上者13例。BMI水平(22.9±1.4)kg/m2,初产13例、经产6例,单胎17例,双胎2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病案,描述性分析诊治过程。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反酸、嗳气症状表现,常于餐后30min~1h发作,持续1~5h不等,进食后仍无法缓解,9例饿痛、夜间痛,11例表现为烧灼痛、钝痛,14例周期性发作,有时因情绪激动、进食油腻发作,17例有局限性压痛点。1例患者入院时并发溃疡性出血,主诉剧烈刀割样剑突下疼痛,后迅速扩散至全腹,同时有面色苍白、冷汗、肢体发冷的休克先兆,呕吐不止。

2.2 治疗 所有孕妇均拒绝应用X线检查,1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纤维胃镜检查,其余患者均采用B超声检查,未见腹膜腔内气体、液体回声,无穿孔、出血,1例出血患者有腹膜腔内气体回声,仰卧位肝前间隙气体回声,盲肠周围、盆腔等多处异常。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所有患者据病史、临床症状或辅助检查确诊。

除消化道出血外,其余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1例氢氧化镁合剂抗酸药物,15~30ml/次,三餐后1h、3h及睡前各服用1次,每周复查1次,评估疼痛疗效,孕早期2例给予中药方剂治疗,2例患者给予西咪替丁治疗,3餐后服用200mg、睡前400mg,疗程4~8周,期间做好饮食管理,5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治疗,150mg/次,2次/d,疗程4~8周,症状缓解后睡前服用150mg/次,预防复发,10例患者给予胃得乐治疗,2片/次,3次/d,饭后嚼服。出血患者,给予输液、输血、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经手术处理后,病情好转,胎儿存活、成熟,未见异常,选择择期剖宫产术。其余患者11例经阴道分娩,7例选择择期剖宫产术。10例孕晚期消化性溃疡患者,产后停止哺乳。

2.3 预后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11例患者症状消失,7例上腹节律性疼痛症状消失,但仍有偶发,且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溃疡出血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顺利择期剖宫产。其余患者也均顺利分娩,未见严重不良妊娠结局,1例产钳助产新生儿轻度窒息。产后复查,11例患者溃疡复发。

3 讨论

妊娠期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与普通消化性溃疡并无明显差异,以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但易与妊娠反应混淆,消化性溃疡病史、上腹部压痛是鉴别诊断妊娠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依据。妊娠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于任何一个时期,是溃疡病情、妊娠生理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孕晚期更为多见,本组6个月后患者占68.42%,此时患者雌孕激素分泌减少,对胃黏膜保护作用下降。妊娠消化性溃疡易被误诊为其它类型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急性胃炎等,进食后疼痛加剧、节律性发作是妊娠期消化性溃疡典型特征,本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约占73.68%,此外患者还多伴有饿痛、夜间痛、胃烧灼痛与钝痛等特征,本组患者有局限性压痛点占89.47%。辅助检查也是诊断妊娠期消化溃疡的必要手段,X线具有放射性不宜应用,接受率较低,本组患者均拒绝接受X线检查,消化内镜是诊断消化性溃疡“金标准”,但患者不适感较强,接受率低,对于轻度症状表现者,不推荐应用显微内镜检查,本组仅1例溃疡出血患者采用纤维内镜诊断,通过采用小儿软镜、眼部粘膜麻醉等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不适[4][5]。

用药是治疗妊娠期消化性溃疡主要方法,常用药物为复方中药制剂、H2受体抗结剂,前者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后者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症状表现,但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药物治疗妊娠期消化性溃疡是安全的,故H2受体抗结剂更适用于病情较重、妊娠晚期且伴有严重胃反流症状表现患者[3]。本组患者中18例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后,症状均明显缓解,妊娠结局较好。妊娠期溃疡出血死亡率较高,需及早鉴别诊断,给予必要输液、输血、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给予彻底性溃疡手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病情得到控制,成功分娩。

小结:妊娠期消化性溃疡诊断并不困难,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B超声或内镜辅助检查可确诊,药物治疗疗效较好,但应及早鉴别诊断出血、穿孔,慎重选用药物。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都是“溃疡”惹的祸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