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临床观察

2015-04-03 15:09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300270刘建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盆腔炎包块体征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300270)刘建华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下腹坠痛、白带异常、腰骶部酸痛等,严重时并发败血症、腹膜炎,甚至中毒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慢性盆腔炎病程长、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大大降低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实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6.7±4.1)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3.9±1.8)年。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妊娠、生殖道急性炎症患者,对本组研究药物过敏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治疗,将3g头孢曲松钠溶入5%葡萄糖氯化钠300ml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将甲硝唑0.5g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300ml中,每日静滴1次,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中药方剂为:蒲公英、金银花各25g,丹参、甘草、茯苓各15g,木香12g,用水煎服,每日1剂,20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慢性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接受治疗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B超检查显示子宫双侧或单侧恢复正常,炎性包块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妇检显示阳性体征多数转阴,炎性包块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病情恶化,炎性包块无缩小。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在计算机上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作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或比例表示,差异经卡方检验,差异在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2.50%(33/4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12.5000,P=0.0004)。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易发生于女性月经期、性活跃期,若在此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或经期中发生性行为、流产等,盆腔附近器官的炎症蔓延引发盆腔炎。由于慢性盆腔炎难治愈,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腰腹酸痛、月经不调等,给女性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若炎症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将导致盆腔水肿、充血,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在临床治疗中,西药抗生素应用广泛,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受限,且复发率高,无法彻底治愈,给女性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丧失继续治疗的信心。从中医学来看,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学中属于“带下”、“腹痛”范畴[3],应坚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本次研究所用金银花、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丹参消炎化瘀,茯苓利水渗湿,诸药联用,有利于调节气血,改善患者微循环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盆腔炎包块体征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