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景观资源在苏南休闲农庄建设中的应用

2015-04-05 19:58
山西建筑 2015年28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苏南农庄

何 菊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地域性景观资源在苏南休闲农庄建设中的应用

何 菊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分析了当前苏南地区休闲农庄建设中出现的地域性景观应用的问题,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地域性景观资源应用的一些方法,以期为苏南地区今后的休闲农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地域性景观,休闲农庄,应用,景观资源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休闲农业从南到北遍地开花,目前已经形成了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比较集中的休闲农业区[1]。包含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苏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富庶之地,无论在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地域性特色还是经济形势上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在休闲农庄建设中进行合理的地域性景观规划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优势,提高休闲农庄的景观品质,促进农庄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2013年我国农业部提倡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之后,苏南地区积极响应号召,建设美丽乡村,此时休闲农庄建设和经营出现的各种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思考。如何从景观规划角度,充分的挖掘利用苏南地区丰富的地域性景观资源,并合理的规划利用到当地休闲农业的建设之中,已成为当地休闲农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苏南休闲农庄中的地域性景观资源应用问题

苏南地区火热的农庄建设势头难免会造成以传统农林业为主的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跟风和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地域性景观资源的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1 调研不足,盲目建设

一些休闲农庄的建设,往往是农民或者投资者眼红周围先建的农庄的经济经营效益,于是盲目模仿抄袭,导致小范围内农庄建设内容相似,体验项目重复度过高,导致游客的游览期望降低,甚至可能引起后期农庄之间的恶性经营竞争。

1.2 定位不准,特色不突出

许多休闲农庄建设的定位不准,创新意识不强,缺乏特色[2]。例如,一些休闲农庄在建设的时候有注重偏向传统农林业,但是又没有一个很好的主题,于是什么项目都在农庄里建设一点,这样反而没有了亮点和特色,最终导致风格混乱,没有自己可以打响的品牌;有的农庄在命名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结合自己农庄经验项目的特色,只是笼统的命名为某某(多为地名)农业观光园(或生态园),从而错失了宣传自己农庄特色的大好机会。

1.3 部分农庄地域性景观品质较差

一些农庄有了一定的主题和思路,也初步建立了一些具有苏南地域性特色的景观,但是这些景观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规划设计,只是粗俗的模仿,最终导致形似而神不备,甚至形神都没有,比如对农庄建筑风格的控制把握不到位;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传统农林业的主题,盲目模仿城市景观,比如一些休闲农庄补充种植大量的几何形修剪植物,反而失去了山林野趣。

1.4 景观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

这是苏南地区休闲农庄中最常见的问题,良好的地域性景观的展示,除了新建设时候的精心布置之外,更需要后期经营中的良性维护,否则最终植物生长混乱不堪,水质恶化臭气熏天,各种小品严重损坏影响观赏,必将引起游客的厌弃。

2 地域性景观在苏南休闲农庄中的营造原则

2.1 特色突出原则

地域性景观的设计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注重特色项目的开发,突出园区特色。对苏南休闲农庄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运用当地的地域性景观素材,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充分考察周围休闲农庄的已有项目特色,进行科学的筛选和营造,尽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重复。此外,农庄中的地域性景观不仅要求地域性主题特色鲜明,而且要四季景观特色明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保证重游率。

2.2 景观协调原则

地域性景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孤立的对单独某个景观元素的表达,而是对休闲农庄的地域性场景进行的一种整体性优化。因此,在苏南休闲农庄的地域性景观的营造中,不仅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精神景观的整体布局和各个地域性要素的表达,还要考虑到农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游览路线的清晰性。以全面、科学、协调的发展观,将地域性景观的营造率先列入农庄的总体规划之中,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休闲农庄环境[3]。

2.3 自然生态原则

地域性景观来源于自然环境,其发展和更新也必须依赖于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因此,休闲农庄中的地域性景观设计需要延续地域性的生态性,保护场地的自然特性,营造出舒适、安全、健康的地域性景观。

2.4 参与体验原则

休闲农庄地域性景观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游客,因此,在景观营造时必须考虑到参与体验活动在休闲农庄经营中的重要性,给游客创造体验地域性文化、参与地域性活动的机会,充分满足游客生理、心理和精神活动的需求。

3 地域性景观在苏南休闲农庄中的营造手法

3.1 地域景观原样保存与延续历史

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场地不会孤立存在,领土与场地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领土景观典型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丰富场地的景观要素与景观类型,使场地和谐地融入领土景观之中[4]。在苏南休闲农庄的地域性景观的营造中,首先需要根据场地中现有地域性景观的特点,进行详细充分的方案考虑。如果现有场地中一些起伏的地形、农田果林、水系湖荡、植物甚至一些传统的聚落、建筑、桥和各种小品等尚未破坏的地域性景观,在规划设计时就应尽可能的加以保护利用,使其在满足休闲农庄功能和景观需求的同时,保留地域化的格局与韵味。

3.2 地域景观功能恢复与更新利用

对于农庄规划场地中的一些已经受到破坏或者破损,但仍有较高景观价值的地域性景观,应该在保证其基本的生态格局和景观风格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加以修葺整理和更新,使其恢复原貌,比如被生活垃圾覆盖的菜畦农田、污染的河道、破坏的地形、破损的地域性建筑、残缺的桥体等等。在修葺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的选择与原地域性景观材料相似的地域性材料,确保整修后风格的统一,赋予地域性景观新的活力,让其重新为人们所用。比如对地域性生活景观的恢复和更新时,一些破损的地域性建筑则应在保留其特色和基本建筑结构的基础之上,将其翻新改造,以新的面貌和功能出现在休闲农庄中,以满足游客观赏、购买、休憩等多种需要。

3.3 地域景观的重塑与创新

3.3.1 原样模拟与重塑

这是地域性景观营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法,它是在场地缺乏地域性景观或者地域性景观体系不完整的情况下,对休闲农庄需要的各种地域性景观进行的重塑和补充,其景观营造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地域性的情感与回忆。比如在地形设计的时候,应该基于场地的现状,在规划设计中重塑水体形态、山水格局,合理种植种类丰富的地域性植被,重现场地地域性的自然风貌,以营造出变化丰富的苏南四季景色,吸引更多的地域性动物资源。比如在建筑风格的控制上应注重苏南地区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建筑格调;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应注重道路曲线的自然蜿蜒、铺装形式的地域性格调和两侧地域性景观的营造;在景观小品的塑造上可以注重地域性生活场景片段和生活器物的模拟重塑等等。在地域性生产景观的模拟重塑上,应该充分吸取当地地域性生产景观元素,尊重当地传统农业、林业、渔业和其他产业的传统特色,结合农庄主题和经营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经营和布置,并充分考虑到游客参与体验的重要性。在作物景观的重塑上,应当尊重当地传统农业和气候的特点,合理搭配种植,营造季相变化多样的作物景观。在劳作场景的重塑上,应当尽可能的结合作物的生长规律适当安排,也可以在农庄中适当规划展馆或者小面积的竞技场地进行集中展示和模拟,以弥补季节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

3.3.2 抽象象征与比拟

对于休闲农庄中地域性景观的保留和延续,除了保护、模仿和复制,还可以把乡上景观中的某些基本形式、特征保存下来,通过艺术的手法加以强化或简化处理,突出一些地域性元素的特征,使人们仍然能够感觉到景观原型的存在,从而营造视觉和文化上的认同[5]。例如,可以利用一些地域性特色显著的片断、元素和符号,通过借鉴、转化、隐喻、象征等手法进行抽象表达,变成景观小品或者铺装、建筑的细部装饰,融入到农庄环境中,创造具有精神内涵丰富的景观。

3.3.3 合理继承与发扬

苏南劳动人民的地域性传统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口口相传这一方式,才得以继续保留和发扬。对于地域性景观特别是地域性人文景观中一些非物质要素的体现,可以利用宣传、授教等方法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这与休闲农庄对强调体验的理念不谋而合。苏南休闲农庄可以充分利用季相变化的特点,让游客在参加一些真实的具有时令性的传统劳作中,学习一些传统生产劳动方式方法等,比如播种、插秧、灌溉、除草、收割、碾磨、工艺制作等,感悟传统劳作的文化,唤起游客在地域性劳作经验上的共鸣。对于地域性人文景观中的地域性精神景观,则应该通过现场表演、介绍、宣传展示甚至教授的方法,进行传播和发扬,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提升游客的学习兴致,让他们在实际的操纵中感受到苏南地域性文化的魅力。

4 结语

在休闲农庄中营造符合人们观光需求的地域性景观,可以较好的展示苏南地区浓郁的地域性气息,满足游客的回归自然、追求传统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在农庄规划设计时,我们需要积极弘扬和保护地域性景观文化,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打响农业品牌,最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1] 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39-42.

[2] 彭文华,朱华武.现代农庄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6):141-143.

[3] 李越群,朱艳莉,周建华.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景观的营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86-89.

[4] 杨 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5] 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195-196.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landscape resources in southern Jiangsu leisure farm construction

He Ju

(GardenSchool,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egion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leisure farms. Some suggest ways of regional landscape resources application were pres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desig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future leisure farm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regional landscape, leisure farm, application, landscape resources

1009-6825(2015)28-0193-03

2015-07-29

何 菊(1987- ),女,硕士,助教

TU983

A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苏南农庄
苏南年俗亦动人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农庄里的羊圈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