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思想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15-04-05 22:17陈兵太薛登攀邵健一
四川建筑 2015年2期
关键词:精益浪费建筑工程

陈兵太,薛登攀,邵健一

(1.滕州市城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500; 2.同济大学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上海 201804)

精益思想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陈兵太1,薛登攀1,邵健一2

(1.滕州市城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500; 2.同济大学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上海 201804)

为了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文章提出了将精益思想和精益工具应用到工程管理中。首先,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对精益思想的定义作了简单的概述;最后,对施工现场的“浪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精益工具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 精益; 浪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近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建筑工程产值和安装工程产值持续增长,于2012年分别达到13.72万亿元、12.17万亿元和1.13万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的GDP占比不断攀升,于2012年达到26.41%,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越发显著。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的发展已呈现出从“企业主导市场”到“市场主导企业”的发展趋势。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也使得建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降低成本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满足客户需要,已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精益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精益思想概述

精益的思想源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由美国麻省工学院的50多位专家提出[1]。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将精益定义为一种采用特定的手段和措施以降低企业在各种经营活动和生产作业中的各类消耗的管理哲学。精益的思想要求企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设计、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的过程中,定义、识别和消除所有的非增值行为[2]。

2 工程管理中的“浪费”

将精益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定义、识别和消除浪费的过程。大野耐一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浪费分为7类:等待浪费、搬运浪费、动作浪费、过分加工浪费、不良品浪费、库存浪费和制造过多(早)浪费。这种浪费的划分方式同样适用于工程管理,7种浪费在工程管理中的体现如下所示。

2.1 等待浪费

等待浪费是指因作业人员、施工设备等资源闲置而产生的浪费。一般由工作量不均衡、计划安排不当、物料供应不足、信息传达不畅、组织职能划分不清等原因造成。具体体现在物料搬运等待、准备工作等待、设备维修等待、上下级汇报沟通等待、返工等待等。这些等待要素降低了人和设备等工程资源的利用率,造成了工程资源的浪费。

2.2 搬运浪费

搬运浪费是指因不必要的搬运或者搬运次数过多造成的浪费。按照及时制造(Just In Time,JIT)的观点,搬运动作必要但并不创造价值,应该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管理中的搬运浪费是由于施工现场设施布局、物流规划、搬运手段不合理等因素照成的。搬运作业的完成需要投入人员、工具、时间、空间等生产要素,而不必要的搬运作业会造成上述生产要素浪费。

2.3 动作浪费

动作浪费是指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人员和设备不必要的动作而造成的浪费。动作浪费的存在源于不合理的操作和加工方法,它造成作业人员时间和体力上不必要的消耗,同时也会降低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

2.4 过度加工浪费

过度加工浪费是指在加工过程中过分要求加工精度而产生浪费。过分的加工精度会导致不必要的人员、设备、物料、时间等工程资源的投入。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应坚持适当的施工标准,杜绝浅加工和粗加工的同时将加工精度界定在适当的范围内。

2.5 不良品浪费

不良品浪费是指由于产品质量不符标准而产生的浪费。不良品所造成的损失主要体现在返工和废品两个方面。返工的存在会导致修复、再质检作业的产生,从而导致更多的时间、人员、物料、设备等资源的消耗。而废品的产生直接就是以往付出的所有生产资源的浪费。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更应该加以关注。

2.6 库存浪费

库存浪费是指由过量的库存而产生的浪费。建筑工程中的库存浪费主要体现在:现场需要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物资管理,从而产生多余的盘点、防护、保管等成本;库存的存在会导致资金的占用,影响工程管理的现金流,进而增加工程成本,降低工程利润。

2.7 制造过多(早)浪费

制造过多(早)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冗余,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如期完成。但制造过多(早)会导致库存、在制品增加,资金回转率低,制造时间变长,占用资金及利息,会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4]。

3 精益工具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为控制和消除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七大浪费,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多精益工具如5S、目视化管理、标准化工作、防差错设计、全员生产维护、价值流图析等。这些精益工具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浪费,提高了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虽然工程管理过程的“生产”组织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企业,但一些精益工具同样适用于工程管理。

3.1 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5]。常见的目视化管理手段如下:

(1)看板。

管理看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可视化管理手段,它通过将反应生产信息、指令的报表、图片、标语张贴在板报上或者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将现场工作计划、工程进度、施工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以方便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快速了解工程信息,进而有效地监控工程作业。

(2)信号灯。

信号灯是放置于现场用于反映现场相关状态信息或警示信息的设备。信号灯根据功能和提醒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发音信号灯、异常信号灯、运作指示灯、进度灯等。信号灯的使用可以帮助现场人员迅速了解作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并做出快速反应。

(3)操作流程图。

操作流程图也称工序图、步骤图、工步图、业务流程图,是用来描述工序流程、作业顺序、操作步骤的指导书。操作流程图是标准化作业的常用工具,可以有效地辅助和指导生产作业,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分析流程合理性也有着重要意义。

3.2 全员生产性维护

工程现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施工设备,施工设备在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性能衰退甚至发生设备故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适时的设备维护,即通过修理或更换故障零件,设备保养,精度校正等方式来恢复设备原有功能、精度和性能,降低设备失效概率,保持设备性能。

全员生产维修是以优化设备综合效率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包含事后维护、预防性维护、状态维护等多种维护手段)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全员生产维护强调了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与的维护观念,在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的基础上,对于企业全员意识的革新,提高员工细节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有着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将精益思想和精益工具运用在工程管理中,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工程管理过程中各种浪费,以实现工程项目“多、快、好、省”地开展。同时,精益思想在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优化、改善的意识,激发其在工程管理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从整体上优化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1] Womack J P, Jones D T, Roos D.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story of lean production--Toyota's secret weapon in the global car wars that is now revolutionizing world industry[M].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2] 朱成智. 精益生产在 K 公司的应用[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3] 王四宝. 多品种小批量环境下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实施[D]. 重庆大学, 2011

[4] 杨瑞霞. 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作业改善及效率提升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5] 沈炜冰. 吴闵污水外排工程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模式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陈兵太(1973~),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薛登攀(1972~),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邵健一(1988~),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精益生产。

TU712.1

A

[定稿日期]2014-07-30

猜你喜欢
精益浪费建筑工程
不浪费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浪费等于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