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与结构对其旅游花费影响机制研究*

2015-04-08 03:37卞显红周笋芳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花费

卞显红,周笋芳

(1.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2.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1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农村各项民生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农村居民年收入得以大幅度的增长,因而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大量的学者开始研究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相关的领域:(1)城乡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特点研究[1-2];(2)影响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3-5];(3)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相关研究[6-7];(4)城乡居民出游频率研究[8-9];(5)影响城乡居民旅游决策的研究[10-12];(6)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及对社会影响的研究[13-17]等方面。以上研究从各个方面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

刘文斌认为:旅游消费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因为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是相当稳定的,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消费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的收入约束下,旅游消费的增长可能意味着其他消费份额的减少[18]。同理,城乡居民其他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减也必将对其旅游消费产生重要影响。查芳通过对1994-2009年旅游消费和居民消费结构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在不断放缓,导致旅游产业的发展可能面临“瓶颈”;城乡二元结构对旅游消费有重要影响,城镇居民旅游消费降低与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支出有关,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可能会发展为新的增长点[13]127-129。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与结构对其旅游花费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不同类型的生活消费变动对其影响机制不同,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食品、居住、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等8项生活消费支出水平与结构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对旅游消费之间的影响差异,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实践运用价值。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1996-2011年共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9年后该调查资料改名为《中国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根据以上年鉴中相关数据,本文整理出1995-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旅游花费、旅游人次、可支配收入、生活消费支出、人口等比较指标;1995-2010年中国城镇与农村居民居住、医疗保健、旅游等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变动;1995-2010年中国城镇、农村新建住宅、人均住房面积等相关指标。

(二)数据分析方法与步骤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EViews6.0分析软件。在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前,本文首先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旅游花费、生活消费支出及各种生活消费支出等相关指标进行单位根ADF检验;然后在得出这些数据符合平稳序列后进行回归分析,并对估计方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测,如果没有达到相关计量经济学检测指标,则再进行加权回归分析,得到理想的回归估计方程。

本文主要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与结构对其旅游花费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城乡居民消费、旅游消费等变动趋势进行数据合理解释。

1.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对数据序列进行检测

ADF单位根检验主要用于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假如ADF统计量为负,并且大于0.05显著水平上的临界值,那么表明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假如一阶差分非平稳,便进行二阶差分检验[19]。

2.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序列进行检测

格兰杰因果检验统计量F服从标准F的分布,假如大于F分布的临界值,便拒绝零假设。该检验的基本依据是:假设某个变量发生改变是由另一个变量影响而产生的,那么另一个变量发生改变则应该发生在某个变量变化之前(马成文等)[3]47-69。

3.运用EG检验对数据序列进行协整关系分析

Engle和Granger对检验xt和yt这两个变量协整与否提出了EG检验[20]。在d阶单整的序列下的xt和yt,用OLS估计xt对yt回归关系,即:yt=α+βxt+εt。若模型残差的预估值为常数单整,那么xt和yt这两个变量为协整关系且关系长期稳定,同时可知回归方程未存在伪回归(易丹辉;高铁梅,王金明)[21-22]。

二、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与其生活消费支出相关数据ADF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对1995-2010年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各类生活消费支出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表1、2)。表1、2表明:城乡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各类生活消费支出数据均为二阶差分平稳。本文使用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各类生活消费支出199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选择滞后期为1,2,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1)对城镇居民来说,在0.05显著水平上,CZSHHF,JTTX,JZZC,WYHF,YLBJ是引起CZL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2)对农村居民来说,在0.05显著水平上,NCSHHF,WYHF,YLBJ,YZZC,SPZC,JTTX,JZZC,JSZC是 引 起NCL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表1 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单位根稳定性检验

表2 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单位根稳定性检验

经过对以上指标数据ADF单位根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借鉴EG检验法来检验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与其各类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协整关系,适合进行OLS估计。

三、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与其生活消费支出水平、结构回归分析

(一)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支出关系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支出进行OLS分析,得出回归方程(1):

回归方程为:

估计方程(1)拟合优度R2为52.93%,F统计量满足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5%)。假如该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对方程(1)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6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表明残差平稳性检验的ADF统计量(-2.395 050)大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081 002),说明残差序列是I(0)不平稳的,因此估计方程不存在协整关系且存在伪回归。

现进行加权OLS法估算(赋予权重1/残差),得到回归方程(2):

回归方程为:

估计方程(2)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ADF统计量(-4.740 591)小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098 896),说明残差序列稳定且不存在伪回归,同时可知序列Y1和X1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与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促进了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且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每增长100元,可以促进4.63元的人均旅游花费增长。

(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表1及回归方程(3)。

回归方程(3)为:

估计方程(3)拟合优度R2为92.59%,F统计量满足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5%)。假如该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对估计方程(3)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3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ADF统计量(-4.150 684)小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144 920),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估计结果可信,因此可以认为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与8种类别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协整方程不存在伪回归,线性关系显著。

估计方程(3)表明:(1)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食品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增长能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2)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将抑制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

由表1分析:根据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变迁情况,1995-1999年5年间我国农村居民旅游平均消费倾向持续增长,属于高于其收入增长、消费增长的早熟性消费模式,而1999-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旅游平均消费持续降低,远远落后于其收入增长、消费增长的滞后性消费模式。

从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动视角,估计方程(3)结果表明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1)农村居民居住花费除2002-2005年4年微降外,自1995年以来呈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05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方程(3)表明农村居民居住花费每增长100元,将抑制38.3元的旅游花费。农村居民没有城镇居民的福利分房及住房补贴,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只能自身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房。自1999年以来农村居民旅游花费持续徘徊不前,甚至占生活花费的比例持续下降,这与我国农村居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进行了大量的住房费用支出紧密相关。

(2)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1995-2010年间持续增长。2006年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历史高点(7.9%)。虽然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且2006年以来,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所降低,但仍未扭转持续上升趋势。方程(3)表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每增长100元,将抑制19.9元的旅游消费支出。

(3)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1995-2010年间在5.8%-7.2%之间波动,虽然升降趋势不明显,但估计方程(3)表明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与其旅游花费成显著负相关,而且系数较大。范金等研究表明从消费支出弹性看,中国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弹性大于1,衣着消费对农村居民是奢侈品。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低,消费力弱,衣着消费支出与居住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一起成为三大对农村居民旅游花费有显著负面影响的生活消费支出[23]。

(4)1995-2003年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7.8%至12.1%)。2003年以来,国家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并于2006年全面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力减轻了农村居民教育负担,2003-2010年8年间,该项支出呈下降态势,至2010年降低到8.4%。自2006年以来,农村居民旅游花费打破在220元/人次左右的局面开始缓慢上升,2010年达到306元/人次。农村居民该项支出的持续降低对抵消居住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所带来的抑制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农村居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比重过低,难以对促进其旅游花费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农村居民旅游花费长期滞后于收入水平及其他消费水平的趋势还将长期存在。

(三)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类型估计方程构建

本文把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类型划分为物质性生活消费与精神性生活消费。物质性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4类,精神性生活消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其他商品及服务等4类。农村居民精神性消费支出1995-2010年来持续上升,由1995年的15.4%到2010年的28.5%,其中2003年以来,持续在28%左右徘徊(2006年突变,达到35.1%),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为了衡量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与其物质性、精神性生活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1)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农村居民物质性与精神性消费三项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均满足二阶单整序列I(2);(2)三项变量均为二阶差分平稳时间序列,满足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要求。本文采用OLS方法进行分析,得回归方程(4):

估计方程(4)拟合优度R2为61.42%,F统计量满足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5%)。假如该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对估计方程(4)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3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ADF统计量(-4.876 519)小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119 910),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可以认为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与物质性与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方程不存在伪回归,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估计方程(4)表明:(1)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主要与精神性消费支出呈显著正相关(达到95%水平上的显著正相关水平),每增加100元精神性消费支出,将会促进22.59元的旅游花费;(2)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主要与物质性消费支出呈负相关(未达到95%水平上的显著负相关水平),每增加100元物质性消费支出,将会抑制3.37元的旅游花费。

四、中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与其生活消费支出水平、结构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支出关系分析

选择滞后期2,发现CZSHHF是引起CZL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且根据以上城镇居民旅游及生活消费支出指标ADF单位根检验为二阶差分稳定,CZSHHF与CZLY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适合进行OLS估计。本文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进行OLS分析,得出回归方程(5):

回归方程为:

估计方程(5)拟合优度R2为78.48%,F统计量满足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5%)。假如该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对估计方程(5)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ADF统计量(-2.893 922)小于0.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2.681 330),说明残差序列是I(0)平稳的,因而估计方程存在协整关系且不存在伪回归。城镇居民旅游花费与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达到0.05水平上的显著正相关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促进了其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且在其他不变条件下,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每增长100元,旅游消费支出增长3.438元。

(二)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回归方程(6):

估计方程(6)拟合优度R2为94.51%,F统计量满足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5%)。假如该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对估计方程(6)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ADF统计量(-3.846 789)小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081 002),即残差序列平稳,因此可以认为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与8种类别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协整与长期均衡的关系,方程不存在伪回归,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估计方程(6)表明:(1)城镇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衣着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增长能促进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与旅游消费支出呈显著正相关(达到0.05水平上显著相关水平)。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每增长100元,可以平均实现145.5元的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2)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长将抑制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其中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与旅游消费支出呈显著负相关(达到0.05水平上显著相关水平)。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每增长100元,将会抑制93.13元的人均旅游花费增长。由表1、2分析:根据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变迁情况,自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旅游平均消费倾向持续降低,远远落后于其收入增长、属于典型的滞后性消费模式。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为滞后性消费模式形成的机制从消费支出结构变迁情况,主要是源于城镇居民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居住等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从而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提升。

(三)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其生活消费类型估计方程构建

城镇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1995-2010年来持续上升,由1995年 的739.26元上升到2010年4 982.2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由1995年15.4%到2002年的35.73%,2003-2010年持续在36.0%左右徘徊。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绝对数由2 154.24元增长到4 982.26元,年均增速11.05%,而同期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不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镇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减弱,这也与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近10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为了衡量城镇居民旅游花费与其物质性、精神性生活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1)城镇居民旅游花费、物质性与精神性消费三项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均满足二阶单整序列(2);(2)三项变量均为二阶差分平稳时间序列,满足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要求。本文采用OLS方法进行分析,得回归方程(7):

估计方程(7)拟合优度R2为87.3708%,F统计量满足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5%)。假如该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对估计方程(7)运用平稳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检测,依据AIC最小原则并通过测算,选择滞后期2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ADF统计量(-5.499 869)小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144 920),因而残差序列平稳,可以判断城镇居民旅游花费与物质性与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且协整方程不存在伪回归,线性关系显著。

估计方程(7)表明:(1)城镇居民住房、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等物质性消费对其旅游消费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每增加100元物质性消费,旅游消费将要减少6.661 5元;(2)城镇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每增加100元,旅游消费增加17.156元。

五、结论与讨论

(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据表1、2分析: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均有显著正相关影响,而且城镇居民(系数:1.454 486)要大于农村居民(系数:1.367 493)。文化教育消费支出有助于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及提升居民出游力。休闲娱乐消费支出直接对居民旅游花费带来显著影响。城乡居民该项花费降低一方面是文化、休闲娱乐消费支出绝对值增长缓慢,严重滞后于生活花费消费支出增长,另一方面也与教育费用增速减缓或降低有关系。

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支出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为提升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打破多年盘而不升的僵局,关键在于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消费理念,改善城乡休闲娱乐环境,加大教育公共投资降低教育费用等路径提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中国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91年为18.24%,1996年达到21.06%,之后逐渐回落,到2010年,这一比重仅为13.96%。在中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不断大幅度提升情况下,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有所下降,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鲜明对比。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及城乡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产生了尖锐矛盾,迫使城乡居民不得不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4]39-59。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支出占的比重过大,对旅游休闲消费支出具有较大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提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将会产生显著影响。

(二)食品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影响方向相反,居住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影响均为负相关影响

由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有相当比例为自给自足,其消费支出的增长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对城镇居民来说,食品消费不能自产自用,增长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水平下降。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支出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提升100元,则将会促进11.78元的旅游花费;而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支出具有负相关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提升100元,则将会抑制5.74元的旅游花费。不论食品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影响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降低,都将会结余更多的收入用于包括旅游、休闲娱乐等精神性消费,因此,有效降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会大力促进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

中国现行住户统计调查中使用的居民居住支出,主要是用来反映居民日常消费中用于居住的现金支出情况,包括水电燃料费、取暖费、租房房租、物业管理费以及装修材料等支出费用,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1995-2010年农村居民居住支出绝对值从182.21元上升到835.19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3.91%上升到20.16%,16年均值为16.18%;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绝对值从283.76元上升到1 332.14元,占生活消费消费支出的比重2003年为最高(12.29%),2003年之后基本上在10%左右。

本研究表明:居住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均有明显的负影响,居民居住支出每增加100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减少38.3元,城镇居民减少7.58元,对农村居民影响更大。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的比重要高于城镇居民,尤其是2003年以来,基本上是城镇居民的2倍。由于城镇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而农村则不享有一些由财政支出负担的基础设施所带来的福利,使得农村居民居住支出持续增长过快,占到生活消费支出的1/5左右,成为生活消费支出的重要负担。因此,加大对农村居民用电、用水、取暖、物业(农村社区)管理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效降低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对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影响方向相反

1995-2010年间,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比在5.43~3.93之间呈下降态势;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占总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5.1%持续上升到14.7%,绝对数也相应由183.22元上升到1 983.7元,16年持续增长(其中2008年有突变);农村居民由2.6%持续上升到10.5%。

表1表明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每增加100元,旅游消费支出就会增加11.51元。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居民对外信息联系度,拓宽其视,野能有效促进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还较低,其与城镇有所不同的是,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中有部分用于私家车的购买,而农村居民则有相当部分用于农机具等生产经营资料的购买。农村居民电话用户2010年达到9 776.1万户,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为80.11%。农村居民通讯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有效地接触到旅游消费相关知识信息。对城镇居民来说,表2表明其交通通讯支出每增加100元,就会抑制93.13元旅游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增长主要源于通勤交通费用、私家车购置费用、通信费用等。2010年,每100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有14.7元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经济负担,从而成为制约城镇居民从事旅游、休闲娱乐等精神性消费的重要因素。

我国交通通信设施主要由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供给,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城市公共交通价格难以有效降低,成为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讯方面,移动电话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也成为普通家庭必需品,使得居民在通信设施与服务费用支出方面不断增加。此外,城市居民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成为中高收入阶层城镇居民重要消费领域,从而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交通消费支出。表2表明: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对其旅游花费带来重要负面影响(达到0.05水平上的显著负相关水平),每增加100元交通通讯支出将会抑制93.13元的旅游消费支出。为了促进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可通过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尤其是大众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降低公共交通票价,建设大运量快速度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降低城市道路使用,增大公共交通补贴,降低通讯成本等路径,有效降低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将对促进城镇居民旅游花费起到显著作用。

(四)衣着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影响方向相反

1995-2000年间,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逐年降低,这可能与20世纪90年代农村居民负担沉重导致他们不得不减少衣着上的支出[1]152-155。2000-2005年 间 保 持 在0.55%~0.58%之间,直到2006年起,比重才开始回升,这主要与近几年国家采取了多项促进农村发展,减少农村居民负担的措施:国家取消农业税、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增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等。相对于农村居民,自1998年以来,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占生活消费比重始终在10.0%左右,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但绝对数增加较快。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系数为-5.153,达到0.05水平上的显著负相关水平。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64.03元,如果衣着消费支出增加10元,旅游消费将受到51.53元的抑制。以三口之家计算,农村居民家庭衣着消费年均792元,相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居民家庭来说是一笔较重的负担。

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影响系数为0.772,虽未达到0.05水平上的显著正相关水平,但与农村居民不同,衣着消费支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旅游消费支出呈正相关,没有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带来负影响。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自1998年以来没有明显变化,衣着消费支出增长与生活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增长同步,没有对城镇居民其他生活消费支出造成负担。2010年,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年人均1 444.34元,绝对数是同期农村居民的5.47倍,明显大于城乡居民收入比(3.23)与生活消费支出比(3.07)。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较为注重食品、教育、医疗等消费支出,在衣着消费上要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这也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城镇居民要明显低有关。衣着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来说是一项负担,其增加会对旅游消费有较强的挤出效应,而对城镇居民来说衣着消费支出高低是自身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榜,其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属于精神性消费的旅游消费支出也将增加。但不论如何,依靠降低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来提升其旅游消费水平可能性非常低,同样,提升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来提升其旅游消费水平可能性也非常低。因此,提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路径中,不必过多考虑衣着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

(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均为负相关影响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均为负相关影响,但均未达到0.05水平上的显著相关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0.80亿人,2010年达到8.36亿人,补偿受益人次分别由0.76亿人次上升到10.87亿人次,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 187.8亿。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农村居民医疗负担,但由于我国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不断增长,也导致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方面的增加,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客观存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及医疗保障力度较低,对提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带来较大影响,公式(3)表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每增加100元,将抑制旅游消费19.92元。

城镇居民相对农村居民拥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但医疗制度改革后,个人的医疗支出比例增加,公费比例不断缩减,此外,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又导致药品价格及医疗费用不断上涨[4]39-59。这两方面的医疗支出风险逐步转化为个人承担,导致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在2005年达到0.076历史高点之后,持续在0.07左右徘徊,成为一种抑制旅游花费的重要生活消费支出项目。因而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有效降低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对促进城乡居民旅游花费具有重要影响。

(六)城乡居民物质性、精神性生活消费支出对旅游消费支出影响差异明显

城镇居民由于住房价格比农村居民自建住房成本要高,食品与衣着等成本也较高,支出的增加明显影响其旅游消费,且影响程度比农村居民要高(分别为增加100元,减少城乡居民旅游消费6.661 5元、3.37元)。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其物质性消费成高度负相关的关系,使得提升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有很大的空间。在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前提下,遏制住房、食品等物质性消费品价格过快上涨对促进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具有明显的影响。

城镇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对其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没有农村居民高(增加100元,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分别增长17.156元、22.59元)。农村居民精神性生活消费的增加能显著促进旅游消费的增加。本文借鉴郭亚军[2]170-180、田青[4]39-59等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持续呈增长态势的主要原因有:(1)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农村居民从业人员逐步增加、国家休假制度改革等导致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性消费;(2)农村公共设施,尤其是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旅游、休闲等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居民有更多从事休闲娱乐、旅游、体育等精神性消费活动的机会;(3)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家电设施逐步配套,交通通信设施渐趋发达,拓宽了农村居民精神消费渠道;(4)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渐趋完善。这些都促进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动力将收入用于精神消费,改善生活质量,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因此要提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需要从逐步提高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完善农村居民休闲旅游及文化设施、拓宽农村居民旅游信息渠道、加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力度等方面入手。

[1]Zhang SY.The study on consumption level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residents[M].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2010:152-155[张书云.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52-155.]

[2]Guo YJ.The analysis to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and its effecting factor[M].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2009:170-180.[郭亚军.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70-180.]

[3]Ma CW,Li X,Zheng LL.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M].Hefei: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0:47-69.[马成文,李想,郑丽琳.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47-69.]

[4]Tian Q.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vicissitudes[M].Beijing:Science Press,2011:39-59.[田青.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9-59.]

[5]Janga SC,Baib B,Hongc GS,et al.Understanding travel expenditure patterns:A study of Japanese pleasure travelers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income level[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3):331–341.

[6]Perez EA,Sampol CJ.Tourist expenditure for mass tourism marke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624-637.

[7]Thrane C,Farstad E.Domestic tourism expenditures: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length of stay and travel party size[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46–52.

[8]Zhong SE,Zhang J,Ren LF,et al.A study of the provincial emissivenes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ocio-economic properties-with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J].Economic Geography,2009,29(1):153-159.[钟士恩,张捷,任黎芳,等.基于社会经济属性的中国省际出游力研究:兼对中国与世界已研究国家案例比较[J].经济地理,2009,29(1):153-159.]

[9]Zhao YL.A discussion of new factor and analysis method subjecting to the study of latent Domestic Emissiveness[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6,25(2):52-56.[赵英丽.新时期居民国内出游力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52-56.]

[10]Bian XH,Tang DJ,et al.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s'tourist destination choice in the Province of Zhejiang in China[J].Tourism Forum,2012,5(2):29-36.[卞显红,唐代剑,等.浙江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论坛,2012,5(2):29-36.]

[11]Zheng QM.A study of rural residents’attitudes to travel and its features:A case study of Hunan province[J].Tourism Science,2004,18(2):9-14.[郑群明.农村居民的旅游态度和出游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科学,2004,18(2):9-14.]

[12]Zendvliet R,Dijst M,Bertolini L.Destination choice and the identity of places:A disaggregated analysi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visitor popul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Netherland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6,14(6):451-462.

[13]Zha F.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data 1994-2009[J].Economic Problems,2011(7):127-129.[查芳.旅游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基于1994-2009年经验数据[J].经济问题,2011(7):127-129.]

[14]Diao ZG.Tourist consumption level of China’s rural residents and its regional classification[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9,29(2):195-199.[刁宗广.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2):195-199.]

[15]Aliza Fleischer,Gil Peleg,Judith Rivlin.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household vacation expenditures on the travel and hospitality industrie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5):815-821.

[16]Wei M,Yang J.Irrational tourism consumption of zero inclusive-fee and negative inclusive-fee:Reflection and measurements[J].Energy Procedia,2011(5):1416–1424.

[17]Chen CP,Liu M,Zhang GF.Dynamic relation among resident's income growth,financial asset development and domestic tourism consumption[J].Finance Economics,2011(9):25-31.[陈灿平,刘梅,张国峰.居民收入增长、金融资产发展与国内旅游消费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11(9):25-31.]

[18]Liu WB.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Chinese city and country residents'income and tourism consumption[J].Statistics and Decision,2009(10):78-81[刘文斌.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0):92-93.]

[19]Zhang XT.A guide to using Eviews[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11:55-77.[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5-77.]

[20]Engle RF,Granger CWJ.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stimation and testing[J].Econometrics,1987,55:251-276.

[21]Yi DH.Data analysis and using Eviews[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1:152-17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2-174.]

[22]Gao TM,Wang JM.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 and modeling[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9:3-26.[高铁梅,王金明,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26.]

[23]Fan J,San F,Wang Y,et al.Situation analysis and policy research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orientation of the China[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8.[范金,伞锋,王艳,等.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花费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新春开拍小礼物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