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2015-04-10 07:18潘璠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

潘璠

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潘璠

文章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出发,研究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因和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提出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应加强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形成以政府引导、企业为创新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并根据大西安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业、纺织服装业、时尚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创意园区等体系构架。

汉唐服饰 文化创意 产学研 协同创新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JK0059)。汉唐服饰文化创意的内涵

汉唐服饰文化创意的内涵,是突破汉代和唐代传统服饰的文化形态,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对汉唐服饰的文化功能的拓展延伸,它要求对汉唐服饰的款式、材料、色彩、装饰、图案纹样、配饰、首饰及伴随服饰文化所拓展延伸的文学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品、民俗节日、历史典故等史料和历史遗存,进行创意开发,使其成为具有独特汉唐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1]。

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与大西安协同创新发展的动因

1.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需求

在大西安城市规划区域内,具有深厚的汉唐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珍贵的历史遗产,如何将大西安区域内丰富深厚而又独具特色的汉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优势;如何在国际化大都市和“丝绸之路新起点”的建设中,利用汉唐文化创意成果来提升城市鲜明的东方人文特征,并建立汉唐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链;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可以有效整合协同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市场机制运行、实现创意性保护和继承中创新发展汉唐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这些都是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和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建设中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

2.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汉唐时期的丝绸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而且使汉唐服饰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华贵的丝绸质料、丰富的款式、精美的图案、精湛的工艺、中外文化并蓄的风格称著于世。

汉唐时期生产的丝绸、棉、麻、毛、葛等产品,不仅为汉唐的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在汉唐千余年时间,以长安为枢纽,通过“丝绸之路”一直源源不断从中国西北两条陆路,经中亚运往欧洲,海上丝绸之路经东海南海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北非、埃及和欧洲各地。汉唐丝绸和服饰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在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却在世界范围内一脉相承的丝绸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

3.创意经济发展的驱动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西安城市经济结构的发展已进入从传统产业型向创意型城市转型的节点上[3]。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和企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因素,随着国家“2011协同创新”工程的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的平台建设和运营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大西安区域内,汉唐文化资源丰富,但发展并不平衡,大量的文化产品仍依赖于大量固定资产的投入和对文化资源的消耗,迫切需要用现代创意经济的理念构建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

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创新体系的特征,是指参加协同创新体系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或文艺团体)是三个基本的主体。在共同目标指导下,紧紧围绕以推动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实现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

1.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创新体系建设

产学研合作是协同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坚持继承创新、重点跨越、协同发展、引领未来发展原则的主要形式和实施的基础。

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是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以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企业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就是要求企业加大对汉唐服饰文化创意的投资力度,增加对汉唐服饰文化创意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作品、新文化现象的开发研究力量,成为汉唐服饰文化创意创新活动和创新研究成果应用的主体。

大学和研究院所在协同创新体系的作用,主要是发挥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中对汉唐服饰文化的人文历史研究、保护继承创新研究、服饰文化创意、创意产品设计、文化产品创作和开发、创意人才培养和国际现代时尚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消化、再创新研究,是为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人才、创意、新产品、新作品、新技术开发研究的依托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陕西高等学校众多、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具备了深厚的文化艺术积累和协同创新的发展潜力。在汉唐服饰文化创意领域,无论在汉唐服饰文化历史研究、文化创意资源的保护和承继、服饰文化创意、汉唐文化作品开发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创新研究成果涌现,在促进陕西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等学校是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

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协同创新骨干和创新实践的引领作用,可以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来开展集成创新,实现优质创新要素的集成整合,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科研机构科研平台的作用,实现汉唐文化创意资源的共享,加速科研成果和艺术成果的转化,为汉唐服饰文化创意的发展赢得技术支持和市场主动权。

2.政府政策引导的关联作用

在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政府是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是大西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引导者。

所以,政府应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对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给予积极的引导,并对汉唐服饰文化创新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宏观方面,省市共建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构筑丝绸之路枢纽的经济发展战略安排与汉唐服饰文化创意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协同点[4]。在微观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政府应根据大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体系形成的过程及耦合机理,以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分析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和协同性,以形成在汉唐服饰文化创意领域分工明确、功能合理、具有创新优势的协同创新体。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

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是指构成该协同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采取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类型,这种合作方式是一种由多个要素、具有相同的目标和战略定位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协作组织系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各创新要素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内在联系。

大西安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文化产业全局发展的基础上,并且需要一个学科齐全、创新能力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群体作为创新体系的支撑,一个组织完善、功能齐备、运作高效的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模式。

1.汉唐服饰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创新体系成员以市场导向需求为目标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合作的主体受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产生对经济和文化或技术层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

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的弱点,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学从创新体系中增加了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从而使文化创意研究和技术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弥补了科研经费不足,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科研院所充分利用研究成果转移的渠道,加快研究成果与艺术实践或生产实践的结合,加速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5]。

2.共建汉唐服饰文化创意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协同创新平台或公共服务平台,一般是在政府主导下,由大学或研究机构发起,联合多家企业和政府参与。这种协同创新体,主要根据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针对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采取联合攻关、合作研究、协同开发。同时,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成果转移、技术服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等服务。陕西是以汉唐文化为灵魂的文化旅游大省,汉唐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远远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是为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提供服务的一种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6]。

3.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意园区

协同创新创意园区模式与工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区有所不同,它一般是政府主导的专业化综合性的园区,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更全面的扶持和支持措施。创意园区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在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业、纺织服装业、旅游产品生产企业、时尚创意产业等骨干企业或有开发前景的中小企业入驻。同时在创意园区,联合大学、研究机构、企业、金融资本和政府,共同构建政、产、学、研、用、资的专业化协同创新产业联盟。

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可以更有效地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来解决制约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成为企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它同时也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转移、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商品化基地。

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与陕西的文化旅游产业、纺织服装业、时尚产业的发展有着极高的关联度。旅游业、纺织服装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时尚产业也将随着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构建得到快速发展。

结束语

在城市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大西安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投资和创意双轮驱动的重要途径。汉唐服饰文化创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大西安创新系统内的创新要素优化整合和流动,也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潘璠.唐服饰文化的旅游创意研究[J].人文地理,2012(5): 140-142.

[2]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8:153-158.

[3]朱健.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EB/OL].西安人大网,2012-11-13.

[4]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EB/OL].陕西省政府网,2011-6-20.

[5]杨洁.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2013(7):82-84.

[6]王娟.广州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及思考[J].大众文艺,2011 (10):285-286.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汉唐服饰文化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