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2015-04-10 08:49袁立耿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分级理念英语教学

袁立耿

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英语高等教育,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进行交流;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重点,注重词汇、语法知识教学,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就要求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理论水平;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实行分级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育手段和过程,也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起主导作用,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实现教育目的。但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受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支配。然而教育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在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需求,更新教学理念。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其在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是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思考、实践等过程来完成理念的转变,而且这个转变过程是逐步实现的。首先,就需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学习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培训和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教师教研活动及教师的自学等方式来学习新教学理念,并达到领悟的目的,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将新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行为,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践新课程。其次,为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机会。我们常说:“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让教师们了解、感受、理解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其内涵与应用价值,才能使教师们自觉地将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这就需要为老师提供一个交流和研讨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在线集中培训、网络直播培训、在线培训和网络公益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到校内作学术报告,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也可以在校内通过开展教研活动,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和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将使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说课、评课进行交流,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他们在思想上更加注重教学改革。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切入点,钻研新课标,自觉地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用前沿性的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

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现代教育理念已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还是沿用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重视语言知识,即培养学生具备能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培养,即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往往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和“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技能培养的状况,使高职英语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进行交际。彻底改变英语教学只是为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这种模式,我们应该明确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即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再不能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照课本上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学生的回答也只局限于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中,而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活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和独特性思维。所以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目的和切入点,把所学的英语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实行分级教学

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是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在高职课程中,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水平相差很大,同样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对这些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效果是绝对不相同的,这就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分级,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基础上,将他们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然后进行“分级设标、分级施教、分级评价”,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

实际上,学生的语言技能是通过学生个人的语言实践来培养和提高的。在英语课堂活动中和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只有不断接受和实践新学的语言知识才可以促进言语技能的发展。这样我们的教学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乃至厌恶情绪,实际上无法克服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困难,尽量躲避英语学习;二是对英语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来说,一般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模式都已不起作用,教学效果甚差;三是一部分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或对英语学习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四是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教学内容上的不满足,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处于两难境地。鉴于此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本着“人人发展、人人成才”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分级、分类别教学”。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目前,分级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得到普遍认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符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能弥补教学中因学生基础差异引起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类型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门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体系里,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都是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制约,只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灵活易变的因素。高职英语教学不但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已完全不适合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为了使学生对英语充满兴趣,盘活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究:首先,优化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教学手法上激活课堂,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获取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心情愉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闲暇时走进教室、走进学生宿舍,利用一切机会尽量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同学们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同他们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校园生活、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方面;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亲近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多关注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从心理上愿意接受并相信老师,逐渐对英语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其次,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英语这门学科而言,这句话至关重要,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真正揭示了“兴趣”一词的意义所在。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英语课堂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再不能以独尊者的姿态高高在上驾驭课堂,而应放下威严的架子,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才不再是枯燥、单调、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才能使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产生强烈的教学效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充分信任学生,互换课堂角色,把课堂的主动权彻底交给学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牢记自己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互动合作的机会不能得到保障,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要让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富有个性的主动学习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他们获取应有的所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高校英语教学应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转变,遵循“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等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人人乐于学习英语。

[1]杨眉:《关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4 年第5 期。

[2]王莉莉:《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7 期。

[3]李瑞:《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资源整合探索》,《科技资讯》2006 年第20 期。

[4]李建婷、赵清海:《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新型教学模式》,《教育与职业》2006 年第24 期。

[5]何懿文:《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校园英语(教研版)》2010 年第10 期。

猜你喜欢
分级理念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