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众路线的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探究

2015-04-10 13:40刘艳霞徐作明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群团团组织教职工

刘艳霞,徐作明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基于群众路线的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探究

刘艳霞,徐作明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群众路线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据,包括高校工会在内的党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必须坚定不移地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作为高校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动力源泉、主要途径和验证标准。

党的群团组织;高校工会工作;群众路线

一、高校工会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2015年7月6日至7日,党中央首次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党的群团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意见》指出,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依靠。[1]由此可见,党中央把新时期党的群团工作看作遵循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期和基本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事关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

依据《工会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有关规定,高校工会及其领导下的教代会是高校四大组织机构之一,[2]对于充分体现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办学,以及维护教职工的权利和利益,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工会工作关系到高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利益及学校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党的群众路线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的世界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过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汪洋大海般的作用,是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事业的基本力量,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如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在中国和平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仍然需要人民群众的高度参与,需要密切党群关系,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国家建设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体现我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那么,高校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力量。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高校工会需要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保护教职工的合法权利,维护教职工的正当利益,促进教职工身心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题中之义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指明了高校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动力源泉、主要途径和验证标

准,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题中之义。

(一)群众路线是高校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就为高校工会指明了工作方向,要求高校工会工作必须立足于广大教职工的整体利益,急广大教职工所急,把积极为教职工争取正当利益、维护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意见》指出,群团组织服务群众要盯牢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的领域,重点帮助群众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3]这实际上也规定了高校工会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向,明确了今后高校工会工作的具体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把物质利益、金钱等看作衡量人生成败得失主要标准的价值观念,而这对于知识分子密集的高校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冲击。广大教职工群体更多的不是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而是负责培养包括物质生产性人才在内的各种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教职工关系着我国人才素质的整体状况,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需要高校工会作为“娘家人”给予应有的重视,帮助教职工依法争取薪酬、福利等各项应有的待遇,满足教职工的被尊重感,体现教职工的劳动价值,从而提高高校教职工群体的社会地位。

(二)群众路线是高校工会工作的动力源泉

“一切依靠群众”,指出了党的力量源泉问题,这对于作为党的群团组织之一的高校工会同样重要。高校工会工作的动力源泉是广大教职工的支持、肯定和赞誉,因而应该时时处处从教职工的角度出发展开工作部署。当然,高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必须接受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的领导,工作部署方面应该服从学校大局。但是,高校工会需要牢记,党的宗旨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教职工利益与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只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办事,一味服从上级决定,而对学校有关方面损害教职工利益的做法视而不见,不敢理直气壮地依法维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中国梦的最终圆梦过程,都需要知识分子的高度参与,而高校作为高层知识分子密集地,在掌握和宣传党的指导思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倘若高校教职工群体的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党的信任危机,从而动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信仰,进而影响到他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青年学生。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披露过个别高校教师在大学讲台上不能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甚至随意发表攻击党的恶劣言论,这样的言行与党的教育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党和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做好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他们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和利用,做出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同时,也要通过工会等组织对他们的合理诉求加强关注,并对实际问题解决到位,使广大高校教职工心情舒畅、思想稳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心一意服务于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

(三)群众路线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主要途径

“从群众中来”,为高校工会工作指明了工作方法和具体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群团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4]这正是中央高层针对当前包括高校工会在内的基层群团组织工作“行政化”倾向的不满和纠治态度,同时也指明了高校工会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途径。今后一段时期,各高校工会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指导意见,以实际行动来落实党的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把广大教职工所需、所急、所困作为高校工会工作的内容和责任,合理维护教职工的正当利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更加重视集体利益,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人利益。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原则的同时,以开阔的胸襟和全球视野,审慎汲取世界上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加快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在这种氛围之下,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也不断加强,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价值选择趋向多样化。高校教职工除了工作成就感的价值需要,还有休闲娱乐的身心需要,以及被社会尊重的认同需要,等等。因此,在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激烈碰撞时代,党的各项工作都应该有新策略和新举措,这也为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工会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发现教职工思想变化的新动向,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任务,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个别高校周末加班随意化,又不能给教职工合理的加班费,教职工不满意也仅仅限于私下抱怨,拿不出解决的办法。这种情况就需要工会出面协调,做好沟通学校和教职

工的桥梁,协商解决问题以稳定学校大局,最终促进学校集体和教职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四)群众路线是高校工会工作的检验标准

“到群众中去”,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检验标准,自然也成为高校工会工作的检验标准。高校工会工作的目的,归根到底是在党的领导下服务于广大高校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工会工作是否实现了与高校教职工实际需求的有效结合,高校工会工作的是非对错问题,最终要由其服务于教职工的实际效果来检验。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群团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6]失去了群众性的根本特点,高校工会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因此,群众性就成为衡量高校工会的基本依据。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高校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益追求和奋斗目标日益复杂化,老一代教职工与青年教职工之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发生了明显差别。相较于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老一代教职工,一部分青年教职工更注重工作休闲两不误,抱着享受生活的态度进行工作而缺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社交通讯工具竞相推出,成为教职工之间以及教职工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职工做好调研工作,并且充分利用新的信息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及时解疑释惑,既整合教职工的共同利益诉求,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顾好各个小群体的不同要求,这就大大加剧了高校工会工作的难度。但是,无论情况如何千变万化,高校工会工作都需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高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之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广大教职工服务。广大教职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永远是衡量高校工会工作的内在准绳。

三、结语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题中之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尤其应该注意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新指针、新政策,时时刻刻牢牢把握“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定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群团组织会议上指出的,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7]这是包括高校工会在内的党的各级群团组织的历史使命。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7-10(4).

[2]黄惠青.高校教师“体面劳动”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A].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工会工作探索与思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88.

[4][6][7]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08(1).

[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A].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责任编辑:王友才)

2015年西安思源学院课题“当前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XASY-A14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D412.6

A

2095—7416(2015)06—0015—03

2015-09-12

刘艳霞(1975-),女,山东成武人,硕士,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讲师。徐作明(1975-),男,陕西石泉人,硕士,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讲师。

猜你喜欢
群团团组织教职工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团工作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
关于构建大群团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的思考
略论中国梦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