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故里、故居辨证(下)

2015-04-10 16:47秦进才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临城县赵云故里

秦进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赵云故里、故居辨证(下)

秦进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故里与故居是相联系而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赵云籍贯,“常山真定”很明确,具体到乡里目前则无文献与文物资料证明。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变迁,人们对于赵云故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东垣、真定、东古城的变迁,真定、正定的由来变化以及房子临城沿革、民间传说、坟墓等,无不说明了赵云故里应依据《三国志·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的记载,在东汉真定县(治今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辖区内寻找,正定县城不会有赵云的故居,临城县不会是赵云的故里,故里碑不能作为确定赵云故里的依据。

赵云故里;赵云故居;赵云故里碑

四、房子临城沿革、民间传说、坟墓与赵云故里

(一)房子、临城的历史沿革

房子县,曾经有过鲂子、方子、防子等多种不同的称谓。赵敬侯十年(公元前377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正义》曰,“赵州房子县是”[1]1798-1799。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正义》曰,“赵州县也”[1]1805-1806。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膚施”[1]1813。中山国土并入赵地,房子归属于赵国。秦置房子县,西汉沿置,隶属于常山郡,境内有“赞皇山,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入泜”[2]1576。治所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富村乡古城村。东汉时,隶属于常山国,刘昭注曰:“《晋地道记》有砾塞、中谷塞。”[3]3434传世有“房子长印”①参见罗福颐著《增订汉印文字徵》,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530页。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卷五《后汉官印》著录了鼻纽的“房子长印”一枚(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当时房子县不满万户,故县官为县长。为证。三国曹魏时,房子为赵国都城。西晋时,房子县为冀州治所。北魏,房子属赵郡,“有房子城、回车城、平州城、嶂洪祠”[4]2471。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邑县治所由高邑城(今河北柏乡县固城镇鄗城遗址)迁到房子县东北(今河北高邑县高邑镇),房子并入高邑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高邑复置房子县,“有赞皇山,有彭水”[5]855,隶属于赵郡。“天宝元年,改名临城,以县西南十里有古临城,因改名焉。”[6]491县城在今临城县临城镇,隶属于赵州。“天祐二年,更曰房子。”[7]1017五代后唐时,复名为临城,仍隶属于赵州。

从房子、临城的建置沿革来看,西汉房子与高邑、真定等县都属于常山郡国。有人据此认为临城在今正定南,因此与赵云故里有联系。实际上,真定南或正定南有着具体的距离与地理位置的限制,唐人张守节说,战国东垣城,在唐代“恒州真定县南八里,故常山城是也”[1]2244。以唐代真定县为基准点,常山城即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在真定县南8里。张守节的说法被后人所认同。历代都有人讲战国东垣城、汉代真定城在真定或正定南,现代人亦讲:“赵云(?-229),三国时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8]443并非要南到150里之外的临城县临城镇澄底村。东汉时房子与真定同隶属于常山国,房子在南,真定在北,中间隔着栾城、元氏、赵县、高邑四县,两县没有辖区的重叠交集,没有合并改用过同一个县名,没有记载澄底村是真定县的飞地,也没有人证明晋朝人陈寿记载的赵云“常山真定人”有错误,只是说不具体,那是纪传体正史的体例如此。更何况唐朝才建立的临城县,辖区与治所并不与汉代的房子县相同,古房子城留在了高邑县境内,赞皇山一带割给了赞皇县,治所三次迁移,临城县仅继承了汉代房子的部分辖区。去世于建兴七年(229年)的常山国真定县人赵云,其故里不可能属于唐代新建的今临城县临城镇的范围。

(二)刘秀、赵云主角不同的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反映了当地的风土民情。这些民间传说版本各不相同,主角亦在不停地变化。临城县地名资料记载城关公社概况时,说“据传三国名将赵子龙就出生在该社澄底村”[9]5。从前面的论述可知,出生地并不都是籍贯所在地,何况是“据传”呢。还记述了泜水潜流的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战败,跑到此地,人困马乏,下令暂时休息。刘秀刚入睡,巡兵报告,上游山水滚滚而下,劝刘秀躲避,刘秀却说:‘让水从我身下过去吧。’从此河水流至此处,便潜流而过,至下游射兽村才流出来。以此取村名为澄底。”[9]55杨生林主编的《临城县志》亦记载:“澄底,位于临城镇西3.3公里处。因有王莽赶刘秀,刘秀败卧沙滩,洪水从身下潜流而过的传奇故事而得名。”[10]73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临城县地名、方志工作者的记载。其实,与此相类的王莽赶刘秀的传说甚多,在河北饶阳、深州、辛集等刘秀曾经征战过的地方都有其传说,还有流昌、凌消、扳倒井等诸多地名与传说故事相呼应。在灵寿等刘秀根本不曾去过的地方也有此类传说与相应地名。这类故事,不仅河北有,而且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山西等地也有。如果说饶阳、深州、辛集等地的传说还有点历史的影子,那么其他地区的故事与地名都是民间传说。何况刘秀到河北时王莽已被杀死,死王莽怎能到河北追赶活刘秀,不过是邯郸王郎军队追刘秀的讹传而已。更何况1983年临城县地名资料汇编前面仅“据传”是赵子龙的出生地,而泜水潜流传说的主角是刘秀,与赵云并无关系。

现在人们改编这个民间故事,把传说的主角刘秀改为赵云,形成不同的版本。

一是说赵云家住泜河北岸的丘底村,放牛为生,“一天因疲劳躺在河滩上睡着了,这时山洪泻下,河神急唤赵云躲一躲,赵云却说:‘我正困着呢,叫它躲一躲吧!’因赵云是天上星宿下界,河神无奈,只得令洪水潜入地下‘澄底’而过,从此丘底村便改名澄底村”[11]123,132。

二是《赵云的故事》,详细叙述了赵云与小伙伴们在大雨过后到沙滩上操练武术,玩累了就在沙滩上休息,突然洪水暴发,孩子们跑了,唯有赵云还在沙滩上继续睡觉,蝼蛄钻到他裤腿里,赵云把它的脑袋拔下来又接上,蝼蛄又活了。这时,洪水由西向东,流到赵云跟前忽然停住了。“水深积了一丈多高,洪水发出巨大的轰隆隆的声音,好像说:赵娃子别在沙滩睡觉了,快退到岸上去吧!别挡着俺的去路,让俺过去吧!此时赵娃子不慌不忙地带着微笑说:‘让水从我身下过去吧!’结果,水头一低,潜入地下,从赵娃子的身下澄入河底向东流去。从此这个村子改名

澄底。”[11]211-212

三是更为神奇的《赵云击石点泜河》,说在大雨天,赵云逗雨洗身,与虾精相遇,赵云与虾精理论,猛击巨石,“手掌四方冒火,立时,照得满天通红,雨过天晴,烧得那洪水沸腾,那虾精焦头烂额,抱头逃命”,“伸手怒喝洪峰:‘化暗河,快从我身下流过去!’只听身下咕噜咕噜下潜声,好远好远才露头”,“为纪念赵云根除水患,改丘底为澄底村,沿用至今”[11]214-215。

上述三种不同的传说,都来自于临城官员、作家或教师等人的搜集整理,详略有所不同,篇幅大小不一,都把原来担任主角的刘秀换成了赵云,泜水因赵云而潜流地下,落脚点都是把丘底村改为澄底村。

隆庆《赵州志》载,泜水“到城西五里许,则断伏不流澄底,下至二百余步,复出,流东南,经钓盘山入沙河,故俗名三断绿杨河”[12]10。可见泜水到临城西潜流地下而复出,在明清时代是一个客观真实的自然现象,并且是泜河的特点①《泜河之我见》指出:“泜河则是以河流的形状而命名的。‘泜’的涵义是:河水潜伏到河床之下。明清时期泜河有民谚:‘三澄偻泱河’,‘三断纡泱河’,‘三澄’和‘三断’是说泜河有三处断流现象,‘偻泱’是河水速凡变大的意思。笔者实地考察,‘三澄’已确定两处,一澄在今临城县澄底村之南,另一澄在今内邱县中张村东北。这两处河道宽阔,河床沙层深厚。旱年时,河水流入此处,水量骤然减小,渗入河床底下,形成地下河。迤东一里,河水又冒上来,恢复常态,这就是泜河独有的特点,也是命名的缘由。”(来源于河北省水利信息-水资讯网,2010年12月21日。)这是目前比较客观的解释。。在自然科学并不发达的社会,人们想象可能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关,因此,就归到了民间传说中名气很大的皇帝刘秀身上,现在又想到了常胜将军赵云。至于传说中的人物是刘秀还是赵云,是人们根据现实需要而编造的,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意愿、追求。

传说和历史属于不同的学科类别,但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传说是历史记忆和叙述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其产生和流传过程包含着丰富的社会背景与情境的真实,对于认识人类社会来说,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民间传说属于文学创作的范围,经过了编纂者、讲述者的取舍、剪裁、虚构、夸张等加工改造,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发生的事情组合在一起,“充满时间、空间错置与幻想的迷雾”[13],“传说大都跟神话和民间故事一样,是一种虚构性的作品,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历史事实。它跟那些历史书上记载的事件,是有显然区别的”[14]。不能用传说来证明历史细节的真实,但可以用传说来证明人们爱憎喜怒的情感,来说明人们观念的变迁等,是研究观念史的重要资料。“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那么,他们就可以‘并行而不悖’,用不着我们的委屈迁就,也用不着我们的强为安排了。”[15]247两者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应当用各自的眼光去观察,探究其内涵。想象不能代替史实,传说不是历史,但传说只有与历史联系在一起,才会显得故事情节真实可靠,使人信以为真。同时编纂者、讲述者不受史学规范的限制,放开想象,才能造就出典型的人物、曲折的事件、丰富的情感等,在长期地传播中层累地形成了现在的民间传说故事,使民间传说反映出黎民百姓的爱憎与愿望,为人们喜闻乐见,成为传播没有历史基础的所谓历史知识载体,在宏观、精神层面上体现着“历史的真实”,在微观、具体史实方面更多的是想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丘底或澄底的村名,正德《赵州志》卷四《临城县》、隆庆《赵州志》卷一《里社·临城县》、康熙《临城县志》卷一《舆地志》、光绪《畿辅通志》卷五十五《舆地略十·疆域图说十·临城县》等志书未见记载,可能是当时不存在或是由于村子不是里社所在地等原因而未记载。杨生林主编《临城县志·建置区划》也是在1942年7月至1945年8月的行政区划中,才开始记述澄底村隶属于第七区。刘秀、赵云时代有没有澄底这个村名,现在的资料无法证明。从民间传说的视角来看,无论澄底潜流的主角是刘秀,还是赵云,反映了人们的期望追求,本身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非要用这些传说来论证澄底村是赵云故里,既不能证明其事,也会使这些传说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坟墓与历史人物的故里

坟墓与故里的关系很复杂。两汉时代,有些人卒于故里,安葬于故乡,这类人当占多数。坟墓成为证实其故里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死亡在外地,千方百计要安葬于故里,坟墓与故里可以相互证明。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2]46。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十一月,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吏视葬”[2]65,并形成了制度。汉武帝时,“今边竟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颜师古注曰:“槥,小棺也。从军死者以槥送致其丧,载槥之车相望于道,言其多也”[2]2400。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中保存了一些戍卒后事处理的简牍可为证①参见孙晓丹《从简牍看汉代戍卒后事处理制度》,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这是由政府出面办理战士、戍卒去世后归葬故里的事情。有些亲属千辛万苦也要把亲人安葬于故里。如“扬子云在长安,素贫约,比岁已甚,亡其两男,哀痛不已,皆归葬于蜀,遂至困乏”[16]44。廉范父客死于蜀汉,廉范“与客步负丧归葭萌。载船触石破没,范抱持棺柩,遂俱沈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3]1101。

有些人死后,凭借故吏、同学等帮助,归葬故里,如东郡燕人赵咨,病死京师,故吏朱祇、萧建“送丧到家”[3]1315。济北刚人戴封,“同学石敬平温病卒,封养视殡敛,以所赍粮市小棺,送丧到家”[3]2683。

有些诸侯王安葬于封地,如江苏徐州楚王陵墓群,河南芒砀山梁王墓地等。有些诸侯王安葬于京城,如城阳恭王刘祉,“竟不之国,葬于洛阳北芒”[3]562。淮阳顷王刘昞、常山王刘侧父子,“皆未之国,并葬京师”[3]1678。

有些列侯安葬于封地,坟墓与故里没有关系。如张良封为留侯,《史记正义》曰:“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1]2048

有些列侯陪葬于皇陵,坟墓与故里无关系。如西汉相国萧何,《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丰人也。”与汉高祖刘邦同乡,死后安葬在长陵。《集解》云:“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正义》云:“萧何墓在雍州咸阳县东北三十七里。”[1]2019萧何的继任者曹参,也是沛县人。《庙记》云:“曹参冢在长陵旁道北,近萧何冢。”[3]172唐彦谦言:“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17]7735很多列侯并没有安葬在故里,也没有埋葬在封地,而附葬在皇陵。

有些人已经安葬于外地,还要迁回故里,后来的坟墓与故里有关系。如护羌校尉温序死后,皇帝赐洛阳城傍为墓地安葬。长子温寿梦温序告之曰:“久客思乡里。”[3]2673温寿即弃官,上书乞骸骨归葬,为皇帝所允许,乃返葬旧茔。

有些人安葬于仕宦之地,坟墓与故里没有关系。如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2]3635。后官至大司农。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朱“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2]3637。

有些人生活在外地,死后就地安葬,坟墓与故里无关系。如安平人崔瑗,“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3]1724。

有些人的坟墓存在于多处,并非都是真墓,更与故里无关系。如秦汉之际的赵王张耳墓葬,在今河北区域内的冀州有张耳墓,在唐代已经有记载,[18]194可谓久远。1982年对此墓进行了发掘,“确定该墓为东汉晚期墓,晚于张耳约300年”[19]756。成安县有“汉赵王张耳墓,在县东北三十里北珠村东,没于漳”[20]87。1978年,在石家庄市小沿村发掘的汉墓随葬品中有“长(张)耳”铜印,被认为是赵王张耳墓。[21]在今陕西范围内,“张耳墓在咸阳县东三十三里”[1]2586,“张耳墓,在高陵县西李赵村”[22]598,“张耳村古墓,位于兴平市桑镇张耳村西侧。传说是西汉赵王张耳之墓”[23]100。在今河南省境内,北魏陈留郡浚仪县有“张耳冢”[4]2532,“张耳墓,在(开封)府城北母寺保,俗呼为研台,彰德府亦有墓”[24]54。还有一些张耳墓,不一一列举。

总之,两汉人死后安葬的坟墓,类型多种多样,原因各自不同,真实假托并存。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坟墓都与故里联系起来,要考察其真伪,辨别其形制,考虑其位置,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到赵云墓,在四川大邑县有“汉顺平侯赵云墓,在县东二里许银屏山下,有古碑竖大道前,刻‘汉将军赵子龙墓’,墓前为祠”[25]21。康熙四年(1665年),大邑知县李德耀建庙立碑,通详立案,列入祀典,春秋致祭,乾隆、道光年间多次进行维护修缮①民国《大邑县志》卷五《坛庙》有“赵顺平侯祠”,记述祭祀情况。参见民国《大邑县志》,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14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52页。。建庙立碑是政府行为,列入祀典成为每年春秋祭祀的经常活动。光绪十七年七月丙寅(1891年8月8日),“四川总督刘秉璋奏,大邑县属银屏山,有蜀汉顺平侯赵云之墓,请列入祀典,由地方官春秋致祭。下部议驳”②《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九光绪十七年七月丙寅(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册第954页)。清刘声木撰《苌楚斋三笔》卷九《蜀汉张桓侯等列入祀典》载:“季汉镇东将军、追谥顺平侯赵云,字子龙,墓在大邑县城东三里银屏山,光绪十七年五月,由先文庄公奏请,列入祀典,由该地方官春秋致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63页)。文庄公,即四川总督刘秉璋的谥号。《苌楚斋三笔》与《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可以相互印证。。大邑赵云墓,“四壁为石墩所砌,墓长三丈六尺,宽皆为八尺,左右两侧皆为八尺起拱,顶部一丈二尺,形若桥拱”,文革中,“墓冢夷为平地”[26]486-487。这是受当地政府重视、规格高、规模大、祠庙与墓地连在一起的赵云墓。

在河南省南阳县有“汉顺平侯赵云墓,在县南三十里屯东南。《明一统志》、通志、府志同。《城冢记》作十五里,有碑”[27]225。此墓为后人所怀疑。

在河北临城县有赵云墓,《临城文物志》载:“赵云墓年代:三国。所在地点:县城西偏北十华里。面积:800平方米。暴露遗迹遗物:大土冢一个。保存情况:完好。”[28]67“赵云墓(在澄底大队西北三里许,西岭沟西岸)。”[28]81在临城还有多处赵云墓,有的传说是“后主刘禅因感恩赵云冲阵救主和创建蜀汉有功,旨谕从成都——临城一线建72个疑冢(也有防后人盗墓的意思)。于是,澄底村世代流传着‘一年三百六十天,月月天天埋赵云’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在临城‘临邑古城’和乱木水库一带,这种唤做赵云墓的大土冢就有20多处。‘乱木’(‘乱墓’)也就是为了扰人视线,建墓者故弄玄虚将土冢搞乱了,这也是乱墓村名的由来。(注:后改村名为‘乱木’)”[11]220。这种说法很有些效仿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味道。其实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滥觞于北宋,兴盛于南宋,考古证明七十二疑冢,实际是北朝东魏、北齐的贵族墓葬一百三十四座③参见王子今《曹操“七十二疑冢”辨疑》,载《文博》2010年第1期;吴金华《曹操“七十二疑冢”到底是怎么回事》,载《解放日报》2010年1月11日等有关文章。。据考古调查,澄底村的确有汉墓,分别命名为澄底汉墓和澄底西汉墓。[29]701还有的传说是,“因三分天下,赵云终老四川,不能回故土安葬,后人和乡亲便将赵云的旧衣物放入棺中下葬”[11]38。也就说临城赵云墓是衣冠冢。

据上述可知,在四川、河南、河北等地都有赵云墓,记述最晚的是河北临城县。明清以来的《临城县志》都没有记载,只是在1983年内部出版的《临城文物志》中有记载,1996年公开出版的《临城县志》也没有记载,2013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记述了澄底村的汉墓,也没有用赵云墓的名称。可见把汉代墓葬说成是赵云墓或赵云衣冠冢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历史人物的坟墓,有真墓、虚墓、疑冢、衣冠冢、招魂墓与纪念墓地等区别,并非都与故里有关系。纪念赵云的坟墓,怀念赵云的虚墓、衣冠冢等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古代人、现代人都可以建立,但并不是凡有所谓赵云墓的地方,都是赵云故里。再则,从常理来考虑,怎会有与蜀汉相对立的曹魏政权能够允许蜀汉在自己的辖区内建立赵云七十二疑冢。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是宋人的创造,赵云七十二疑冢也是东施效颦,只是说法出现的更晚。其三,澄底村汉墓真实存在,并不等于是赵云墓,究竟是不是赵云墓,也不是仅凭传说就能够定夺的,也不是记载早的就是真墓,最终还是要看能否发掘出属于赵云的有关遗物。

从明代正德《赵州志》卷四《临城县》、隆庆《赵州志》卷七、八《人物》的记载和清代康熙《临城县志》等临城县志记述来看,人物志中记载临城乡贤传中最早的是唐朝的李尚一、李乂(尚真)兄弟,舆地志中古迹有姓名者的坟墓是东汉的王霸,即使杨生林主编《临城县志·文化·民间文学》中有刘秀的传说,也没有赵云的传说,说明清与现代临城方志都没有与赵云有关的详实可靠的记载。从房子县、临城县的沿革变迁,结合《三国志·赵云传》“常山真定人”的记载,临城的许多解释是无知无畏穿凿附会。从泜水潜流的传说有刘秀、赵云两个主人公和传说众多的赵云墓来看,临城不可能是赵云故里。

五、晚清所立汉顺平侯故里碑与赵云故里

临城与正定两县争夺赵云故里时,都用清末人立的赵云故里碑作为证据。其实,故里碑类型繁多,不是所有的故里碑都有一字千金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故里碑都能作为确定故里的依据。

(一)故里碑的类型与作用

故里碑文字虽然简单,但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自不同。

从立碑时间与碑主关系来看并不一致。有人在世时就立了故里碑。如“朱德故里”碑,1949年12月31日在仪陇县建立起来,“其目的是迎接解放”[30]136。有人在死后当朝就立了故里碑,如皇庆二年(1313年)立“大元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谥文正许鲁斋先生之里”碑[31]168,纪念大儒许衡,距其至元十八年(1281年)去世仅30余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董福祥卒。九月,安葬于固原南乡十里墩官山,并在南乡官道竖立“董少保故里”碑[32]180,距离董福祥去世不到1年。多数故里碑是后世人立的,有些是在碑主去世后百年、甚至千余年后才立的,时间相差悬殊,价值很难一致。

从立故里碑者身份来看,复杂纷纭。首先,由官府立者。如河北满城县南关外有康熙时知县裴国桢立“张丞相苍故里碑”[33]143,这故里为第二故乡之意;涿州有咸丰年中知州张和所书“汉昭烈帝故里”“汉张桓侯故里”两碑[34]217。河南南阳市西麒麟岗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知府朱璘立的“百里奚故里”碑[35]723。府州县官立先贤故里碑是为了纪念先哲,表崇前贤故里,弘扬其精神,打造地方名片等。其次,由本地人所立者。如光绪十一年(1885年)桂林于凌汉、梁廷瑞等八人同立“赵状元故里”碑[36]366,以纪念唐乾宁二年(895年)状元赵观文。云南文化名人袁嘉谷,书“汉经师孟孝琚故里”碑立昭通城外,立“薛尔望故里”碑于薛家巷,立“钱南园先生故里”碑于太和街[37]824,833等三通故里碑,以表彰先贤。其三,由官府与绅士合立者。光绪十五年(1889年),崖州知州唐镜沅偕绅士立“明少司徒钟筠溪先生故里”碑[38]181。康熙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1676-1683年)知县戴梦熊山西阳曲县狄村立“狄梁公故里”碑,道光六年(1826年)县人张廷铨重修。[39]160其四,由子孙后代立者。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在灵寿县城关镇岗头村立“宋武惠王曹彬故里”碑,为“曹氏合族重敬立”[40]222。其五,由其他人立者。如在湖北枣阳城西有万历丁巳(1617年)二月立的“汉世祖光武帝故里”碑,由“朝歌王国宁立”[41]175。河北井陉县东坡村的“西汉丞相田叔田仁先生故里”碑,嘉庆二十年(1815年)二月,由会稽金青藤立。[42]540立故里碑者身份不同,动机相异,直接决定着故里碑的位置等。

从故里碑的内容来看,详简不同。有些故里碑仅标明某某故里、立碑时间、立碑者等。有的标明了碑主的生平履历,如汤阴火车站岳飞故里碑,碑阳曰“岳忠武王故里”,碑阴书《宋岳忠武王事迹》,右侧书镌刻碑经过,左侧书七言律诗一首。[43]159有助于了解岳飞及故里碑的情况。云南安宁市连然镇旧城东门外驿道旁有嘉靖年间立的“明大学士杨文襄公故里”碑,右侧书:“公讳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外号石淙,由神童为翰林院秀才,中顺天辛卯乡试,登成化壬辰进士,官至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左侧有杨慎赞语:“四朝元老,三边总戎,出将入相,文德武功。”[44]147不仅标明了杨一清故里,还说明了人生履历以及后人评价。

从故里碑所用称谓来看,类型多种。有的用姓名,如河南沁阳市怀庆办事处水北关村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立“汉孝子丁兰故里”碑,[45]149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新店镇有咸丰元年(1851年)临淄知县邹崇孟立的“汉邹阳故里”碑,[46]70两碑直书孝子丁兰与邹阳姓名。有的用官职,如河南内乡县城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立“越大夫范蠡故里”碑,[47]88书写范蠡的官职。有的用封爵,如河南原阳县阳阿村有天启年间立的“汉曲逆侯陈公故里”碑,[48]88用陈平的封爵名称。有的用谥号,河南孟州市有同治癸亥(1863年)知县叶世槐立的“唐韩文公故里”碑,[49]226文公是韩愈的谥号。有的官职谥号并用,如“明大学士杨文襄公故里”碑,大学士是杨一清的官职,文襄为其谥号。有的爵号与谥号并用,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青田知县吴捧日立“明开国诚意伯刘文成公故里”碑,[50]51既有刘基诚意伯的爵号,又有其文成的谥号。有的用别号,如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立有“许鲁斋故里”碑,鲁斋是许衡的别号。[31]168有的用尊称,河南巩城县瑶湾村有雍正年间河南府尹张汉题“诗圣故里”碑,[51]70以纪念诗圣杜甫。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用各种不同称谓以标明碑主的身份,以说明其地位与贡献,体现出后人对于前贤的敬仰与尊重,并标志着那个时代的风尚。

从故里碑的作用来看,要具体而论。有的树立在官道旁边,如嘉庆十年(1805年)祁韵士从北京到伊犁途中,在山西境内,介休县路旁有文潞公(宋文彦博)故里碑,洪洞县路旁有明韩忠定文(韩文)故里碑,至平阳府中途有文中子(隋王通)故里碑,蒲州旁有明杨襄毅博(杨博)故里碑。[52]4-7有的树立在火车站,河南汤阴火车站有“岳忠武王故里”碑。[53]205-206这些立在路旁的故里碑,既展示着当地的人杰地灵,是石刻的人文历史名片,又起到了指示路途的效用。有的故里碑立在碑主的故乡,如“诗圣故里”碑竖立在杜甫出生的窑洞旁,“明开国诚意伯刘文成公故里”碑竖立在刘基出生与寿终的武阳村,这些碑都起到了证实其故里的作用。有些故里碑,是后世好事者所为,既无古代文献依据,又无当地人文背景,引起了纠纷,徒增许多麻烦。

从为碑主立的故里碑数量来看,多少不同。多数碑主仅有一碑。有人立有多个,如河南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有“宋岳武穆王故里”碑,汤阴火车站有“岳忠武王故里”碑,[53]205-206为岳飞立有两个故里碑。再如许衡,河内有“许文正公故里”碑,许岗有“许鲁斋故里”碑,李封有“许文正公故里”碑,[31]168-169为许衡立了三座故里碑。有时同时立有多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青田知县吴捧日镌刻两块“明开国诚意伯刘文成公故里”碑,分别竖立不同的地方。也有先后立多个故里碑者,原来的损坏了,再重新立。数量不同,也各有其缘由。

从故里碑标示的人数看,多少不一。一人一碑,最为常见。亦有两人或多人一碑者,如同治癸酉(1873年)广安知州姜凤仪立“晋散骑常侍陈寿”“宋宣和状元何涣”故里碑,[54]将陈寿、何涣两个人写在一块故里碑上。山西原平市班政铺村有同治八年(1869年)立的“三班故里”碑,记载“此地为汉代班彪、班固、班超之故里”[55]438,这属于多人一碑。

从现在的资料来看,立有故里碑者仅是众多历史人物当中的很小一部分,多数历史人物有故里而无故里碑。即使是已经建立的故里碑,类型众多,建立的动机各不相同,内容也不一致,在广告宣传方面还有些作用,对于研究碑主的籍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价值,因为当朝建立的很少,先秦到隋唐历史人物的故里碑,多是元明清民国时期才建立的。有些好事者立的故里碑,徒增纠纷,引发争论,有害而无益。

(二)两通故里碑要证明赵云是正定县人或临城县人

正定县的赵云故里碑至少有两通。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前,“惟郡治南门月城有三义庙,门外有汉顺平侯故里一碑而已”[56]331。可知当时已经有顺平侯故里碑,至今已经超过300年。道光六年(1826年)时,“正定人犹尊奉亲爱,为其乡先贤最。树丰碑於闉阇,题曰:汉顺平侯故里。四方宾旅驱车往来,为之肃然敬而式之”[57]452。可知当时汉顺平侯故里碑仍然存在。因此,现存的赵云故里碑,上款书:“大清同治元年八月谷旦。”下款书:“运同衔知藁城县事兼署正定县事天中胡如川重建。”“重建”说明原来已有,再次由兼署正定知县胡如川重新建立起来。碑阳书“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40]216。康熙年间,赵云故里碑立在真定城南门外,同治元年(1862年)刻制的赵云故里碑,立于正定城大北门瓮城。从这两个位置来看,立碑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具体到乡里的赵云故里,而是在于表达正定人对于赵云的热爱、崇敬之心,体现作为赵云故里人的自豪之情,并以此宣传赵云,打造正定县人杰地灵的名片。

之所以这样说,首先因为清代真定县或正定县的辖区比现在的正定县要大。汉代真定县治所的东古城等尚在正定县辖区之内,道光六年(1826年),真定知府金洙说:“天下人虽乡愚妇孺,无不知古有赵子龙将军,亦无不知将军为常山正定人。”[57]452其次,东汉真定县辖区在滹沱河南,正定城本属于九门县地,赵云故里具体到乡里应不会在正定城里,所以赵云故里碑不是安放在具体到乡里赵云的故里,而是先后放在了“四方宾旅驱车往来”的正定县城的南门外、大北门瓮城,也就是“闉阇”之处,以便于四面八方的宾客,为之肃然敬而式之,从而扩大赵云名声、精神的广告传播。其三,“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这里的故里,着眼点不是具体的赵云居住的乡里,而是对于真定县或正定县整体而言。因此,赵云故里碑,不像诗圣故里、刘基故里碑一样,安置在那里,标志那里就是具体到乡里的赵云故里。

临城县2005年5月19日在古鲁营村东出土赵云故里碑,碑阳书:“汉顺平侯赵云故里。”上款书:“光绪戊戌孟冬正定镇总兵蓝斯明立石。”下款书:“盐运使衔四川重庆府知府吴震敬镌。”[11]13从碑文看,这通赵云故里碑是在光绪戊戌孟冬,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由正定镇总兵蓝斯明与四川重庆知府吴震两人合作完成的。立石者是蓝斯明,敬镌者是吴震。立石,指树立碑石。立石行为源远流长,《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作琅邪台,立石刻”,“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1]卷六等。立石刻辞纪功,颂秦德,明得意,方式为后人所继承。“蓝斯明立石”,说明他担负了树立碑石的责任。敬镌,指恭敬地镌刻。有时说明所镌为何物,如“敬镌玄石,式炳余鲜”“敬镌幽石,以志徽猷”“敬镌琬琰,窴彼岩阿”[58]62,320,398等。有时说明何人所镌,标明其责任者。如自成桥诗刻题“郑恒旺暨宗隆、家、杰敬镌”[59]340。宁波府重修学宫碑铭题“嘉庆乙丑嘉平,署宁波府知府杨兆鹤、鄞县知县周镐、府学教授丁杰、训导金锦文、董事何天富敬镌”[60]218。“吴震敬镌”,与后一种款式相同,说明他承担了镌刻的任务。蓝斯明、吴震没有著述传世,立碑目的为何,具体过程如何等,都查无实据。各种说法多是口耳相传之言或是想象猜测之词。从出土赵云故里碑的古鲁营村位置来看,不是为了证实赵云故里在临城县澄底村,而是说临城县是赵云故里。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清代临城县城不在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旁边,古鲁营村属于临城县长寿社,由此村东岗出入柏乡县境内的南北交通大道,把赵云故里碑立在往来人员众多的古鲁营村,有利于广告宣传,以扩大其影响,使人们了解赵云是临城县人。而澄底村在古鲁营村以西20余里的地方,赵云故里碑上并没有注明赵云是澄底村人,所以赵云故里碑未曾有意证明赵云是临城县澄底村人。

从两通赵云故里碑所立的位置来看,是要说明赵云是正定县人或临城县人,而并非要证明赵云是这两县中某某乡里人。

(三)正定与临城赵云故里碑的异同

正定县与临城县的赵云故里碑的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立碑缘由相异。正定县是接续前人的重建,前人是根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而来,既有成例,又有确切根据。临城县虽传说前人建有三座赵云故里碑,现在只找到了一通,找到者也未讲前人树立赵云故里碑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实为创建。其次,立碑人员相异。正定立碑者是兼署知县胡如川,职责所系,理所当然。而临城县则由正定总兵蓝斯明与重庆知府吴震署名,他们不是当地州县官员,非职务行为,实属个人好事之举。其三,立碑地点相异,一立在正定县城大北门瓮城,一立在临城县东古鲁营路旁,目的当都是为了广告宣传。

正定县与临城县赵云故里碑亦有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由出身低下而有军功的官员到任一月内建立起来的故里碑。胡如川在同治“元年七月署”正定知县,马河图在同治“元年八月署”[57]909正定知县,可知胡如川在任仅一个月①陈义杰点校《翁同龢日记》同治元年七月廿六日载:“未正宿正定……太守徐小如,县令胡如川,均差接。”(参见《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1-222页。)八月廿九日载:“渡滹沱,抵正定宿,县令马河图来见,知府徐鎕差接。”(参见《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33页。)由此可知,翁同龢从北京去太原,七月廿六日途经正定时,胡如川尚在正定知县任上,八月廿九日回来时,正定知县已经换为马河图。与光绪《正定县志》相互印证,胡如川兼署正定知县仅一个月。,就把赵云故里碑竖立起来,办事迅速。蓝斯明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为直隶正定镇总兵官”的[61]499,“九月,到任,兼统正定练军楚军马步各营。是年十二月,奉旨饬赴河南剿办安徽涡阳曹市集土匪”[62]655。九月到正定总兵任,十月就立起了赵云故里碑。从时间上看,两县立碑者到任仅一个月就立起了赵云故里碑。从出身方面看,胡如川是以“议叙”兼署正定知县的。光绪《抚宁县志》说胡如川是“团练议叙”[63]457,与其类似是林达泉,“中咸丰辛酉科举人,以在籍团练议叙知县,累保擢江苏直隶州知府用,赏戴花翎”[64]201-202。可知胡如川是以办理团练议叙知县的,又可以称为“军功”①《翁同龢日记》同治元年七月廿六日。翁同龢说胡如川为“军功”,当与“团练议叙”同义。参见《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1-222页。。有可能连监生都不是,如果是,应当写在志书中。蓝斯明,幼年家贫,喜欢练武,“由武童于咸丰五年投效湖北军营”[62]654,开始戎马生涯,凭着疆场的出力受伤,用自己累累战疤铺就上升之路,用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花翎顶带,位至总兵。胡如川出身是团练议叙知县,蓝斯明出身是武童,均属铨选异途,与胡、蓝相比,重庆知府吴震出身高些,为“拔贡”[65]128,尚属铨选正途。实际上,三人出身都不属于科甲。胡如川、蓝斯明是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立功而为官的,也许是他们疆场拼杀的经历,加深了对赵云生平感同身受的理解,充满了对赵云的敬仰之情,因此两个出身低下而有军功的官员,在任职一个月内,就树起了赵云故里碑。实在难以相信他们对于赵云故里有多少了解,更难以说他们有什么独特见解,更不用说这两通赵云故里碑有多高的学术价值。

二是两通故里碑称谓相同,都是用的谥号加姓名,顺平是赵云的谥号,他的封爵是永昌侯,正定县多了一个“讳”字,以表尊敬。

三是两个县的赵云故里碑,对于解决赵云故里问题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历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史料是史学研究的依据,又是史学研究的对象。史料有真伪之辨,有地理远近之分,有年代早晚之别,“地近则易覈,时近则迹真”[66]843,价值高低自然不同。研究赵云故里,需要的是东汉三国时代的简牍、碑刻、档案、实物等珍贵可靠的资料,1 600多年后的故里碑根本没有说服力。原始性的简牍、碑刻等珍贵资料现在难以找到,只好依靠晋朝人撰写的《三国志·赵云传》作为依据。这些晚清时代的故里碑,即使再过数百年,变成了珍贵文物,但对于研究赵云故里仍然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是反映了晚清时人们对于赵云故里的看法,所体现出来的是清代观念,而非东汉三国时代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故里与故居是相联系而有区别的概念。赵云籍贯,“常山真定”很明确,具体到乡里目前则无文献与文物资料证明。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变迁,县名相同辖区相异等因素,人们对于赵云故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赵云故里,应当依据《三国志·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的记载,在东汉真定县(治今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辖区内寻找,但不等于赵云就是东古城人。东汉真定县治所在滹沱河南,今正定县城为汉代九门县地,不会有赵云故居。今临城县是汉代房子县的一部分,与真定县虽同属常山郡国,但间隔着四个县,所谓的赵云故里传说与赵云墓本身说法相异互相矛盾,临城不会是赵云故里。正定、临城都有赵云故里碑,都是出身低下而有军功官员的匆忙急就之作,不能作为确定赵云故里的依据。赵云故里,如果记述到郡国县,《三国志·赵云传》早就明确了,根据行政区划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解释就可以了;如果具体到乡里,需要有东汉时代有关资料的发现,拭目以待就可以了。急功近利的故里争夺,固然说明历史名人资源受到了重视,但肆无忌惮地争夺,随心所欲地编造,牵强附会的解释,无疑是在歪曲历史真相,混淆是非。好在学术是天下的公器,不会使歪曲历史者得逞。对于赵云故里不同的看法,会在争论中逐步深化明晰,进而形成共识。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汉中市军事志编纂委员会.汉中市军事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9]河北省临城县地名办公室.河北省临城县地名资料汇编[G]. 1983.

[10]杨生林.临城县志[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1]侯风春.关于赵云故里[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12]隆庆赵州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

[13]户华为.虚构与真实——民间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史“知识考古”[J].江苏社会科学,2006,(6):162-166.

[14]万建中.民间传说的真实与虚构[J].民族艺术,2009,(3):71-75.

[15]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6]桓谭,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8]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冀州市委员会.冀州文史[Z].2011.

[20]光绪广平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5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1]石家庄市图书馆文物考古小组.河北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0,(1):52-55.

[22]毕沅.关中胜迹图志[M]//丛书集成续编:第23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23]咸阳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咸阳市文物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24]雍正河南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5]大邑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1992.

[26]大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邑县志续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27]光绪南阳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57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28]临城县文物志[Z].1983.

[29]段宏振.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30]政协四川仪陇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功业千秋[Z].1996.

[31]焦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许衡与许衡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32]宋佩,李军,张勇.大清王朝之谜·名臣故事[M].合肥:黄山书社,2005.

[33]穆强.保定市文物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4][日]小栗栖香顶.北京纪游[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5]南阳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南阳市地名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36]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桂林石刻:下册[Z].1979.

[37]袁嘉谷.袁嘉谷文集:第三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8]黄怀兴.三亚史迹叙考[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6.

[39]道光阳曲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2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40]高英民.石家庄文物大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41]吴祥明,赵万爽.刘秀史迹汇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42]民国井陉县志料[Z].1988.

[43]刘晓廷.安阳史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44]邬振宇.安宁温泉摩崖石刻古碑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45]田中华,靳爱萍.沁阳文物[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46]解维俊.走进齐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47]李显杰.商圣范蠡研究:第五卷[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48]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历代名人史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49]杨保群.焦作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50]文成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成文史资料:第6辑[Z]. 1990.

[51]张鹏.巩义市土地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2]祁韵士.万里征程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53]张放涛.中原文化旅游概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54]刘敏.《陈寿故里碑》与陈寿故里[J].寻根,2013,(6):133-135.

[55]杨满仓.原平县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6]王复礼.季汉五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57]光绪正定县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58]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59]黄荣春.福州摩崖石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9.

[60]章国庆.天一阁明州碑林集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1]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第5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2]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6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3]光绪抚宁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211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

[64]黎庶昌.拙尊园丛稿[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65]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28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6]章学诚,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 程铁标)

Differentiation of Zhao Yu’s Native Place and His Former Residence

QIN Jin-cai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hina)

Guli(native place)and Guju(former residence)are related but different.Changshan Zhending is Zhao Yun’s definite native place;however,there are no documents and natural relics to testify where his village is.Owing to the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the past and present,opinions on Zhao’s native place differ.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Dongyuan,Zhending and Donggucheng,the origin of Zhending and Zhengding,the evolution of houses,folktales and tombs,the confirmation of Zhao’s native place should be based on“Zhao Yun,styled Zilong,residence of Changshan Zhending”recorded in History of Three Kindoms·The Life of Zhao Yun.Zhao’s native place can be found in Zhending County of the Easter Han Dynasty(present Donggucheng,Chang’an District,Shijiazhuang,Hebei),and his former residence cannot be found in Zhengding County.Lincheng County is not Zhao’s native place for a stone tablet of native place cannot be ascertained to be his native place.

ZhaoYun’snativeplace;ZhaoYun’sformer residence;stonetablet of ZhaoYun’snativeplace

I207

A

1673-1972(2015)01-0005-09

2014-07-1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燕赵历史人物研究”(HB08BLS001)

秦进才(1953-),男,河北衡水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史与历史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临城县赵云故里
A NOTE ON MEASURE-THEORETICEQUICONTINUITY AND RIGIDITY*
临城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宣讲“两会”精神
《无风的夏日》
标点符号的争吵
Jokes Today
临城县人大常委会 “六措并举”推进联动监督
临城县 创新信用体系机制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临城县人大常委会 确保联运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故里山西
探访林语堂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