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L+PBL+CBL模式在护理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0 01:40袁娟池建淮秦勤江燕王校胡倩倩余爽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护理学病例实验教学

袁娟,池建淮,秦勤,江燕,王校,胡倩倩,余爽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娴熟的技能操作能力等。护理学基础课程不仅为护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技术知识,更对其能力、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护理学基础一般分为理论和实验教学两大模块,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主,进行传统的“课堂讲授理论—实验演示—练习—指导”的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验教学在时间上分割,内容上重复,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单纯讲授为主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以“填鸭式”灌输知识[2],降低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忽视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目前护理教育改革应用较多的两种教学模式[3-4]。与LBL不同,CBL教学和PBL教学均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理论紧密结合案例和问题。为促进护理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知识的运用能力,我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LBL+PBL+CBL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我校2012级4年制护理本科学生120名,其中男14名,女106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LBL+PBL+CBL教学组)、对照组(传统教学组),每组60人。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选择护理学基础部分章节理论与实验项目开展不同教学法,如排泄章节中灌肠、导尿,给药章节中各种注射法等。第一,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课堂讲授理论—教师示范实验—护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试验组采用LBL+PBL+CBL教学法步骤:课堂讲授—编制案例,设置问题—PBL讨论—模拟训练—评价和反思。一是课堂讲授。教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采用LBL课堂教学,系统讲授基本理论知识要点,为护生参与后期的CBL及PBL储备专业知识。如排泄内容中泌尿系统和肠道系统的生理和解剖、相关概念,导尿和灌肠的目的、适应证和操作要点。二是编制病例,设置问题。根据不同章节理论与实验的教学目标,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依据编制2-3个病例,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排泄”中编制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潴留与便秘病例,提出:作为接诊护士首先应该为患者做什么;针对该患者,留置导尿的目的是什么;患者尿管拔出后能自行排尿,为什么又出现腹胀腹痛;护士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液等。理论课结束时发放编制的病例和相关资料,同时提供相关学习链接,方便试验组护生自学,1周后分组PBL讨论。三是PBL讨论。试验组护生分为6组,在PBL教室讨论,组内推荐1名组长、1名记录员,配1名指导老师,每位组员各抒己见,不分主次,寻找问题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组长尝试组织,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记录员及时记录关键词与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对病例的分析过程及结论形成书面分析。四是模拟训练。各组以病例为情景、讨论结论为线索进行模拟训练,其中复杂的操作项目由教师先演示。护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提供整体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病情、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评估,还要注重操作项目的要点、与患者的沟通及团队合作。五是评价和反思。经过PBL讨论、模拟训练后,各组推荐1名护生进行病例分析及模拟训练总结及反思,其他组成员可参与提问与讨论,组内成员给予补充。最后教师针对各组的病例分析及相关实验项目训练中操作要点,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护生后期学习与训练指明方向。

第三,评价方法。所选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采用相同的试卷及实验评价标准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验的操作技能考核。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试验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利于难点解析,有利于团队协作,有利于培养职业情感,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第四,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分数和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结 果

1.考试成绩。两组护生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的比较,试验组的理论与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见表 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分,x±s)

2.护生对LBL+PBL+CBL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

表2 护生对LBL+PBL+CBL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n(%),n=60]

三、讨 论

LBL+PBL+CBL模式符合“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护理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自始至终以护生为核心,充分发挥了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护生后续护理教育及实践打下坚实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基础。

1.有利于发挥PBL、CBL及LBL教学优势叠加的作用。LBL教学以课堂讲授为其主要形式,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护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极大地抑制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CBL教学以病例讨论为主,锻炼护生的评判性思维,但病例涉及知识面局限,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PBL教学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能力,但其问题的设计决定了知识的不完整性,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全面实施比较困难。新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护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结合课程实践性强、实验课分组训练等特点,设置CBL真实病例,以PBL小组讨论形式将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了PBL、CBL及LBL教学优势叠加的作用。

2.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护理学基础“课堂讲授理论—实验演示—练习—指导”教学模式出现理论知识“满堂灌”,实验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现象[2],护生机械模仿,重复练习,缺乏思考,忽视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LBL+PBL+CBL教学模式时理论教学中只选择部分内容讲授,迫使护生去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技能操作的目的、适用范围设置的病例分析及关键问题充分激发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促进了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和迁移,还提高了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每位护生都要参与PBL讨论、情景模拟训练及答辩,既利于团队协作,又提高护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模拟训练中的角色扮演还让护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到护士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有利于职业情感的培养。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LBL+PBL+CBL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有: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护理学基础LBL+PBL+C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和数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更需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6]。通过定期PBL及CBL师资培训,集体备课,专家指导等,逐步建立一支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护生能力参差不齐。长期的传统教学方法使护生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新的教学模式中分析病例、查阅资料及小组讨论让部分护生感觉耗时多、压力大,开始学习时出现了畏难情绪,教师应多鼓励,加强引导和辅导,可以根据护生性格、学习基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因素,采用异质原则合理分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LBL+PBL+CBL是集过程和结果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完善的评价体系应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既评价近期效果,又评价远期效果。本研究中只涉及对护生近期理论与技能的终末考核,正在逐步开展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内容包括护生的表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从而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红,敖薪,龚爱萍,等.《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85~687.

[2]杨丽全,柯颖,陈资妹,等.综合性考核方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61~63.

[3]邱桂红.问题式教学与合作性学习结合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105~106.

[4]高颖.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护理伦理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1):115~116.

[5]张欣,马伟光,邓寒羽,等.护理学基础课程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30~632.

[6]王燕妮.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636~638.

猜你喜欢
护理学病例实验教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病例”和“病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