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会运用而教

2015-04-14 19:24糜丽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用词泉水词语

糜丽英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解读语文新课标,词语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三——理解、积累与运用。所谓理解,就是知道词语的意义,包括本来意义和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所谓积累,就是储备,就是将学过的词语贮存到记忆仓库之中;所谓运用,就是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之时,提取相关词语组成句子、片段乃至篇章,表情达意。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视角来看,词语的理解与积累属于认知领域,词语的运用属于技能领域。众所周知,知识转化为技能,依靠的是学习与实践,同样道理,要使理解并积累的词语真正会用,基本途径也是学习与实践。

综观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往往重视词语的理解与积累。预习时,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初知新词意义,阅读教学时,结合语境领会文中意义;学过的词语往往要默写,成串的词语要求背诵,考试的时候写出同类词语,等等。但是怎样运用词语来表情达意,几乎无人问津。结果是学生积累了很多词语,表达时依然词汇贫乏,语言干瘪,或者乱用词语,词不达意。长城长,怎样长?天气热,怎样热?河水清,怎样清?……明明有词汇,就是不会灵活运用,原因何在?在于缺乏词语运用的学习与实践。

新课标进一步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作为工具,语文文字的运用是第一位的,理解、积累语言为的是运用语言,同样,理解、积累词语,为的是运用词语。所以,学会运用词语,应该是,而且只能是词语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起全新的观念——为学生学会运用而教。

一、架设词语运用的“快车道”

按照记忆规律,时间越长,遗忘越多。学生记忆的词语,长时间不用,便会自动消失。相反,学生记忆中的词语,反复被激活、使用,便能永久保持,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创设交际情境,架设词语运用的“快车道”,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学到的词语得以运用,此为良策。

1.教学进行时架设词语运用的“快车道”。

如教学《黄山奇松》之 “饱经风霜”一词时,教师可在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的同时,让学生想象黄山松经历了哪些困苦,学生由风吹雨打想到雷轰电击、酷暑严寒、断崖绝壁……在接受新词的同时,唤醒以往记忆仓库中的储备,让词语在新的情境中得以再现。

2.在书面练习时架设词语运用的“快车道”。

如教师可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后布置书面练习:文中的“姹紫嫣红”是写什么的,你能再写出有关色彩的词语吗?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前学过的有关色彩之美的词语纷纷被激活: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万紫千红、色彩缤纷……

3.在片段训练时架设词语运用的“快车道”。

如学校刚刚举行运动会,让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先回忆之前积累过的描写场面的词语: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描写观众的词语:摇旗助威、欢呼雀跃、(呐喊声)此起彼伏、(掌声)震耳欲聋;描写运动员的词语:高手如云、龙争虎斗、跃跃欲试、胸有成竹、势在必得、不甘示弱……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灵活选用词语,把比赛的画面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二、提高词语运用的“精准度”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词语的运用,最基本的就是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说话或者作文时,词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描写人物的眼睛时,不管老人小孩,一律用上“炯炯有神”;如在描写树叶时,不管何时何树,都会情不自禁地用上“青翠欲滴”……每每接触到一些新词,能激起学生运用词语的冲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时刻不忘训练学生用词造句的准确性,而基本途径还是学习与实践。

如《泉城》一文中,有这样几处描述:珍珠泉的泉水从地下往上涌;五龙潭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黑虎泉的泉水从“老虎”口里不断喷吐出来;趵突泉的清泉从泉底往上冒。同样是泉水之流动,作者分别用“涌”、“汇注”、“喷吐”、“冒”,教学时应以此为抓手,通过图文对照、换词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通过辨析,一方面能让学生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懂得用词的精准。

作为阅读,展开词语辨析的学习过程,领会作者用词之精准,教师可谓尽职尽责了,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在“为学会运用而教”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欣赏,还要及时创设情境,进行用词准确性专项训练。

如在领会动作运用精准的基础上,在课后的练习中,可创设庆贺生日的生活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妈妈(   )来蛋糕,轻轻地(   )在桌子上,让我(    )上十根蜡烛,(    )亮打火机,(    )燃蜡烛……经过一番讨论、争辩,意见逐步统一,依次用上“端”“放”“插”“拨”“点”。试想,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运用词语的准确性不就能有效提高吗?

三、讲究词语运用的“鲜活性”

如果说,词语运用的精准度是基本要求的话,那么,词语运用的“鲜活性”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笔,有的经过了编者的精雕细刻,文质兼美,生动、形象、鲜活、传神的词语运用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习用词技巧。

《槐乡五月》中,“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好一个“浸”字,多么传神!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浸,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泡在液体里)。句中,什么泡在什么里?(槐乡泡在香海里),这儿怎么成香海了?泡在香海里,是怎样的情景?联系语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到处是槐花,芳香扑鼻;各家各户桌上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所到之处,除了香,还是香,这便是香海,槐乡沉浸在香的海洋里,多么美妙、惬意!讨论,这个“浸”字用得怎样?(生动、形象、传神、让人遐思,让人陶醉)。还有“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有一阵清香”中的“熏”字,“飘”字,都值得好好品味。

在词语运用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让学生写写校园里的桂花,有学生这样写:桂花开了,整个校园都浸在香海中了,空气中到处飘着香味,好像都要把我们熏醉了!也有同学这样写:金桂飘香,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股甜甜的香味,让人沉浸其间,忘记了自己是谁了!

通过这样的片段训练,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些传神之词让自己的习作更加亮眼。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用词的生动形象,对于一些好的案例,教师更应及时表扬,让学生相互欣赏,从而激起同学们对词语运用的更高的追求。

四、形成词语运用的“情感场”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映在词语运用之中,如果仔细考量,我们会发现,词语,本来只是抽象的符号,没有情感而言,但一旦被作者运用,许多词语便有了浓烈的感情色彩。对同样事物的描述,感情不同,选用的词语也迥然不同。尤其是文学作品,作者总是在某种情感之下在写作,在用词,客观存在一种“情感场”。词语教学中,用词准确,是基本要求,用词生动,是高一层次要求,而选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则是最高的境界,要让学生学会在情感的驱使下运用词语。

首先要从阅读中学习。如在教学《泉城》一文,描写泉水“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教学中,教师都会抓住“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词语,让学生理解、想象,或者用多媒体展示语言形象,让学生感受泉水的形态美、声音美,获得审美体验。这并没有错,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谁想到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触摸作者对泉水的赞美之情呢?是的,从教会学生运用词语的角度,应该追问:作者为什么用这些词语来描摹泉水的形状和声音呢?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怎样美好的情感呢?这样,从阅读的角度,学生理解了词语,习得了情感;从写作的角度,学生学到了抒发情感的方法,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次是在实践中学习。如让学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首先让他们交流对所写人、事、物、景的情感,然后带着这样的感情去选用词语,让一个个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在笔下流淌。如一学生这样描写校园中的山茶花:“几十片心形的花瓣层层叠叠,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围圆而坐,分外团结。摸一摸那光滑的花瓣,柔柔的、软软的、滑滑的,真像触摸着华彩的丝绸绒布。”一连串叠词的巧妙运用,让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词语教学,在让学生理解、积累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词语的运用,不断创设语文实践机会,大幅度提升所学词语运用的频率。同时强化语言操练,在“实战”中提高学生词语运用的准确度、鲜活性,让学生学会选用词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样就能走进词语教学的新天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用词泉水词语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容易混淆的词语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苍凉又喧嚣:《我与地坛》中的用词
找词语
写话妙计之用词准确
汪曾祺小说的用词特点赏析
一枚词语一门静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