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保教育中的创新

2015-04-14 19:40高颖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妈妈

高颖茹

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由于施教对象的年龄比较小,而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幼儿难以理解,这样的环保教育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也不能忽视“潜移默化”和“教材的生活化”这两点。那么,怎样的环保教育才是适合幼儿的呢?最近,结合我园的环保特色活动,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期创新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以社会活动《地球妈妈生病了》为例,谈一些体会。

一、活动前,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活动准备,引导幼儿一起收集活动素材,全方位感受周围的环保现状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不能小看每一个活动准备,它是活动成败和教育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地球妈妈生病了》是一次引导幼儿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破坏,激发幼儿爱护地球的情感的活动。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幼儿园来说,园中的孩子大多来自乡下,平时的生活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环保知识也很匮乏,所以幼儿的环保概念还没有形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把目标定位为: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与危害,能积极参与设计环保宣传,有初步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在第一个目标中了解污染产生的原因,我一改以往教师亲自收集材料呈现给幼儿的做法,而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在星期天与爸爸妈妈拿起相机拍一拍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上学时带过来的照片,可比老师收集的材料丰富多了,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平时我们不注意的建筑工地上的扬尘,被折枝的小树,都被孩子们用相机一一记录了下来。当孩子们拿着这些照片交给老师的时候,都会侃侃而谈,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我为什么要拍它;这张照片的人在做什么,他什么地方做的是不对的。这样在有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后,孩子们就会对本次环保活动有需求。

需求乃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让孩子们参与到活动准备中来,符合他们的内心需要和实际情况,同时通过活动准备我更加了解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开展打好基础。也正是补充到了这些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孩子们身边的“真”事,才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孩子们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让环保不再遥远,孩子们在活动中变得有话可说。从后期的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更加喜爱这样的环保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二、活动中,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全方位给予幼儿环保熏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全身心都充满快乐。”因此,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的兴趣。不能单纯使用一些常规的说说、议议的方法,这样的说教会让孩子们觉得很枯燥。所以为了提高环保教育的成效,我从幼儿的学习动机与热情入手,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地运用到社会活动中,使各种手段和方法糅合在一起,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制作了课件,向幼儿展现地球妈妈的美丽景色,并配上柔和的音乐。孩子们一会儿徜徉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悠闲地看着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一会儿来到潺潺小溪边,听着山泉淙淙;一会儿又来到生活的小区里,住宅楼掩映在参天大树中,小鸟与孩子们嬉戏……孩子们用眼睛、耳朵感受到了地球妈妈的纯净、优雅。接下来我话锋一转,用一个过渡性的提问:“可是有一天地球妈妈却生病了,她很难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把幼儿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接着,带幼儿走进事先布置好的、由他们收集的图片展览会参观,在一幅幅满目疮痍的照片前,孩子们驻足凝望,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原来地球妈妈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破坏才生病的。在参观完图片展览会后的谈话过程中,孩子们各抒己见,用自己看到的、记录下的真实故事,讲述着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这样很快就激发了幼儿要保护地球妈妈的情感,说出了很多保护地球妈妈的做法:我们不能把垃圾倒进小河,因为河水脏了以后,就会变臭、变黑,就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不能随便采花、折断树枝,不然我们周围就没有绿色了,地球妈妈就不漂亮了;我们要少坐私家车,多乘坐公共汽车,多骑自行车,这样尾气少了,就不会有雾霾天了……最后,我们一起制作环保宣传牌,为环保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体验法、操作法等多种实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社会活动的教育方法,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 加深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了解了各种环保技能, 并增进了幼儿的相关环保知识, 激发了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的社会情感。正是有了孩子们感官多方位的参与,才使得孩子们对环保活动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三、活动后,拓展课内活动空间延伸,引导幼儿自告奋勇走进社会,全方位地宣传自己所获得的环保知识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离开了社会现实,离开了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远离了幼儿已有经验,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所以,当幼儿完成了环保宣传牌以后,我没有让活动就此停住,而是与孩子们一起来到周围的社区,共同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大家来环保”的参与意识。

由于我园地处一个新兴的拆迁小区,地方比较偏僻,小区也是刚刚发展起来,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刚刚起步,居民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对于怎样把自己学到的环保知识教给大人,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和创新,这样的宣传活动锻炼了孩子,引发了他们的思考,提高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比如针对一些老人,孩子们把自己的环保宣传牌进行仔细分解,让环保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图画,让这些老人听了也能频频点头称是;对于年轻人,孩子们则指着环保宣传牌,直接对他们提出了要求:这是要我们少开私家车,你一定要做到哦,不然我们要每天生活在雾霾天里了;当碰到一些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们时,孩子们会对他们说,你可不能采花哦,不然我们的地球就不美了……孩子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找到了自信,激发了潜力,创新了思维。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环保教育,有助于幼儿亲身体会周围的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实践环保行为,从而保证幼儿园的环保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活动延伸不再是一次活动的摆设、装饰,更是我们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好的活动延伸更是一次活动的点睛之处。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也离不开好的理念。我们要改变那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成为一门艺术。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创新。只有经过不断的摸索,才能深深体会其中的精髓。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教育理论,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才能,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去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才能让环保教育不再成为空谈,这样环保意识才会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妈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