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管理中的要素分析
——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

2015-04-15 16:33李杰高乐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科基金项目申报

李杰,高乐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近年来,随着地方高校对科研工作愈加重视,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申报各级各类项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申报数量也逐年提升。但在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已由注重科研量的扩张向“质量并举,以质为主”转变,尤其从2011年开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都相继施行限项申报,这对地方高校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申报及过程管理,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社科基金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是国家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渠道,其权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一个高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显示了该校社科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重要的客观标志之一。本文结合相关高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对项目申报质量及过程管理进行阐述。

一、各级管理部门、高等学校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省级主管部门,辽宁省社科规划办为提高本省申报项目的质量和层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在申报前实施“三级审核把关”,在全省部分专家中进行调研,收集各学科最前沿的研究信息供研究者参考等。同时加强同省内相关高校的联系,及时发布各项申报信息和指导意见,全力支持省内地方高校的项目申报工作。

地方高校也将每年一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校主管领导主抓,并出台了多项鼓励的配套政策。近两年辽宁省上升势头较好的地方高校如大连外国语大学一直对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按1∶1匹配经费,渤海大学对获批项目按资助经费的50%予以一次性奖励,大连大学在给予一定数额的立项奖和匹配经费的基础上,还对项目负责人在评职政策上予以倾斜,专门设置了优秀人才岗位。

二、地方高校教师应积极投入科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严格的评审程序为地方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地方高校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如果成功立项,一方面是对地方高校社科研究工作的一种肯定,提升了地方高校教师和所属学校的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地方性、区域性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成果既可以提升其学术价值,又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注意,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力[1]。

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数上保持了适度增长,同时又调整和增加了项目类别使之更为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这给地方高校教师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第一,大幅扩大青年项目的获批比例,2013年度获批一般项目2 023项,青年项目1 531项,青年项目的获批比例已经超过40%。青年项目对前期研究基础的要求适当放宽,相对一般项目来说,地方高校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容易脱颖而出[2]。

第二,国家社科基金近年来增加了后期资助项目、优秀成果文库项目、西部项目资助等类别。地方高校教师应该主动了解,认真研读申报公告,随时掌握申报动态。如后期资助项目主要是针对在社科研究中特别有价值、基本已完成待出版的成果实行不限项申报,而且采用全年随时申报,集中评审的方式,申报学科从刚开始设立时候的5个扩大到现已覆盖国家社科基金所有26个申报学科,获批也没有比例要求,只要成果水平足够高,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即可立项,资助力度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地方高校教师在增强学术自信的基础上,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不可否认,地方高校在学术资源、研究条件、科研氛围等方面要逊于重点高校,所以申报者若想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据我们观察的某些地方高校,获批教师极少有一次申报即成功的,多数申报者的成功都是在坚持3~4年之后,6年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三、提高申报质量是成功获批科研项目的根本

第一,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基础薄弱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成功的一大忌。其表现是申报者没有或缺少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论文、专著等研究积累;其产生的原因是研究者没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没有数年、乃至十几年或更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学术积累,难以得到学术同仁的认同和肯定。目前在普通地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中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博士学位论文即可直接替代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申报书。但其实权威部门并不认同这种想法和做法,并采取各种措施严防“替代”,认为即使是一篇较好的博士论文,在符合《申报指南》的基础上还需3-5年的积累完善和提高。从中可以看出,权威部门强调的是国家的需要和质量问题。因此,对于地方高校申报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且经过长期的积累、完善和提高,才有竞争力。

第二,要在创新上多动脑筋狠下功夫。创新是研究价值体现的关键点,只有做强这一“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才有竞争力。在项目申报书中第一项要求是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了解申报者对学科前沿问题的把握、选题的特点和创意,而描述比较宽泛,不能集中在关键“点”上,与主题“贴”不上、“靠”不近,关键问题“绕”着“走”,暴露出申报者对所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把握不够,接踵而来的问题即是研究的切入点不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含糊不清,由于申报者初始研究条件的致命缺陷,导致成功申报可能性的大大降低。缺少新意、没有特点、创新不足产生的原因有三:首先,阅读学习、交流薄弱,文献陈旧不具有权威性;其次,对文献、数据乃至多年辛勤实践积累的珍贵素材的分析、运用和驾驭的能力亟待提高,应着力提高“画龙点睛”的研究力;再次,纵向研究中有盲点,横向比较中没特点。因此,要重视克服这三点,集中力量挖掘创新点,使其研究的分量更厚重,充分展现研究的特点和优势,增强竞争力。

第三,要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人们习惯认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但是在激烈的竞争现实中,成功的申报者往往“短而不短”,竭尽全力做强“短板”。如大连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轨道交通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是发挥其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与社会学科交叉所取得的成绩。所以当今学者们相当重视发挥相关学科对所研究主题的支撑作用(即注重学科的交叉),它们彼此的相关性和互动性都极为重要。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者要有可行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国内外学者多交流探索,研究时多分析、思考,充分利用各单位所能提供的宝贵资源,为研究中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保障。

四、科研管理部门要为申报教师提供完善的服务

地方高校项目申报质量的高低,与高校科研管理者的服务质量也有很大关系。高校科研管理者为申报教师要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3]。首先,科研管理者在接到项目主管部门的申报通知等材料后,应仔细研读并领会通知精神,及时组织项目申报者学习相关项目申报指南,并就项目申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梳理,对申报教师的疑问进行解答。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或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作申报方面的讲座,帮助项目申报教师指导课题的设计。其次,帮助申报教师在课题设计过程中,有目的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组织本单位同行专家学者对申报书进行详细论证,协助申报教师完善申报书的撰写,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群体作用。由于国家社科基金评审没有反馈意见,所以此项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再次,申报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而且也直接影响该项目的立项。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指导申报者填写好申报书,并仔细检查申报书填写格式是否符合申报要求,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练,思路是否清晰。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评价机制

高校应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和调动本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的新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鼓励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需求,潜心研究。科研工作评价机制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制定实施了如“科研量化年度考核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六、国家社科基金限项对地方高校申报工作的影响

由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年均增长数量过快,但申报质量却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国家社科基金的严肃性,从2011开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实行限项申报。限项申报有效的改善了年度项目申请无序增长的局面,有效的提升了项目申报质量和研究水平,并节省了大量的社会成本[4]。从辽宁省2011年以来获批的项目数量看,仍然保持的较高的立项水平,这说明限项对高质量的项目申报没有实质性影响。但简单的采用数量限制来控制申报的方式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如现在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均采用连续申报两年而未获批的申请者将暂停一年申报资格的方式来限项,则显得更为合理。但目前地方高校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鼓励教师认真准备,积极探索,宽容失败;提早做好本校的项目培育和遴选工作,支持科研教师的前期研究;鼓励团队合作,着力提高申请质量,避免重复性的低水平研究;对明显不成熟的项目,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做好指导扶持工作,鼓励他们在条件成熟后再继续申报。◆

【参考文献】

[1]廖洪兰.进一步增强地方社科工作者的学术自信[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7):29~33.

[2]刘君.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提高贵州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J].贵州大学学报,2008,(5):110~117.

[3]严毓佩.科研项目申报管理工作中的要素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2,(8):110~112.

[4]马香媛,乔元正,秦燕娟.限项规定对地方院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影响及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14,(1):57~60.

猜你喜欢
社科基金项目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二)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人文社科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