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5 16:38赵慧敏
关键词:图式建构主义语言

赵慧敏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赵慧敏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英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普遍低下,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作者在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讨论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上,对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英语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由知识型人才转变为能力型人才需求,即要求英语专业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和翻译等各项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单项英语能力。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上,即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主讲,学生被动地接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弊端已经为教育界所共识,但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仍然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法和教学模式必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真实的语言输出训练,强化语言技能练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基于建构主义的任务型教学方法能够适应以上要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一、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源自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后来在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和布鲁纳等人的不断努力下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由于其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新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儿童将其与已有的图式知识比较与结合,从而旧的图式得到加强,新的信息得到接受,这个过程称为“同化”。当新的信息不能为已有图式所理解时,儿童即调整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创造出新的图式,图式的内容因此得到扩充,这个过程称为“顺应”。因此这两个过程构成了儿童的基本认知过程。即儿童对于新的环境信息的输入总是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然后图式内容发生扩充,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认知结构中则创立新的图式结构,其认知过程总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得到丰富。[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结构建构的主动过程,而不是人为的被动的过程。学习者通常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与周围人的交流和互动下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辅助者,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不是作为一个知识灌输者去主动提供知识。此外,学习环境必须是利于学习,即学生能够获得学习资料和周围人交流。

作为知识结构建构的主动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发挥以下主体作用:对知识与意义的主动探索;主动搜寻各种资料,积极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极协商,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求证。基于以上特征,我们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将语言学习分成一个个的任务去让学生完成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教育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在进行这种活动时,学习者用目的语来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创造语言和交流。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使用他们的语言知识来表达意义,而不是仅仅运用语言的形式。”[2]

任务型教学认为语言是在活动与交流中掌握的,是交流应用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传授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语言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的交际活动,让学生自由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完成这些交流活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把握与熟练应用。与传统的语言教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它主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和心里过程。通过课堂上一系列的开放式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意义建构的机会。学生充分利用目标语言交流并完成任务,在交流中实现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的要点在于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立一个个真实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并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大量地交流、讨论、合作与思考,从而实现对英语的准确使用和掌握。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教师要熟悉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且根据学习水平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中实现某个语法的学习,对口语的练习等等。太高或者太低的学习目标都是不合适的。教师的课堂任务组织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每一个任务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师对任务的难度应该适中,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注意提高学生在英语使用的准确度、复杂度以及流利性方面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强调单个语法结构,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综合的语段(discourse)能力上。教师预先为学生组织好短语和固定的表达用语,然后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去使用这些固定用法,从而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2.对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安排这些任务,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任务对于他们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否则学生不理解完成这些任务的目的,也就无法在主观上去有效地训练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不能模棱两可,对于任务要细致划分,对讨论的结果应该要求明确,让学生有任务可做,而不是敷衍了事。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的时候,如果老师说:Now,let’s talk about the pollution in groups.那么学生可能就简单讨论几句,这样的效果不佳。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列举周围至少三种所能见到的污染现象,并给出相应的对策,那么小组讨论的效果将大大提高。

3.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给学生语言锻炼的机会。任务型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应确保每位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到任务完成的活动中。为此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真实性,尽量使任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学生展开讨论。其次教师设计的任务应该具有探索性,任务不应该过于简单,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讨论的兴趣。教师的提问与任务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观点的那些问题。这样每个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便于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的任务应提供给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即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的过程中会注意到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正确与否,从而不断做出语言修正。

4.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评价以及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语言能力评价是一种直接的考查方式,即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测评活动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在这些考查项目上表现出来的语言的准确度、流利度、理解度和组织程度进行量化测评,籍此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用来评估的任务包括听同时写、听并填写表格、直接写作、口语对话或读并选择正确的答案等等。“自我评价”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自我评价”是对传统的测评手段的补充,通过自我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它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检测和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自我纠正错误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经历犯错→纠错→进步的成长过程,这是自我进步和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三、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策略

按照Willis的课堂教学模式分类,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任务教学流程通常为:教师先探讨新的话题,介绍新的词汇和短语,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或者结对的方式去完成任务,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在任务完成之后,小组需要向全班汇报任务的完成过程与结果。在语言聚焦阶段,教师总结语言知识点。

1.前任务阶段(pre-task phase)。教师为引入话题和学习任务做准备。在此阶段,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语音材料、视频或者阅读材料将学生引入某个话题。输入的材料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其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例如在讨论“户外活动”这个话题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列举他们喜欢的各种户外活动,然后将这些相关的词汇呈献给学生,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组织语言将这些活动进一步描述。在语言组织前,教师重复之前学过的语法与句型,提供必要的一些新的语法知识,其目的在于激活语言、减轻学习焦虑感。此外教师应使学生明白任务的目标,对学习的目的,任务完成过程以及结果都要做出详细要求,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2.任务环阶段(task-cycle phase)。该阶段是学生完成任务以及汇报任务的过程。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以小组或者结对的方式进行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讨论、协作和交流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在该阶段,教师要留意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任务结束时,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任务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的,开放性的,能够引起学生讨论兴趣。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2》第一单元中的Culture Shock,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下话题:What is themain problem for living in foreign country?教师要求学生的讨论涉及到语言沟通、礼仪文化、社交娱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就可以展开联想,将他们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最后教师让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3]

3.语言聚焦阶段(language focus phase)。

该阶段教师集中聚焦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所出现的语言问题,如语法、句式和习惯用语等问题。在任务完成中,有些学生在语言使用方面不规范或者错误较多,甚至使用部分母语代替英语。因此语言聚焦阶段教师将学生出现的语言问题重新讲解,并让学生进行归纳与反思,最后再重新完成任务。重做任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使用情况,做到规范、准确。也就是说,重做任务的目的在于对语言使用更加准确熟练。同时该阶段也是语言规则的内化过程。[4]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围绕着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去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去内化语言,准确掌握语言。教师由传统的灌输者变成了辅助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任务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体性作用,增强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1]Piaget,J.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M]New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66.84.

[2]龚亚父,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7.

[3]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123.

[4]曾艳,黄明奎.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118.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in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o Huimin
(Bohai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121013)

The rapid developmentofmarket econom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glish personnel.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mode,college studentshave generally low efficiency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English abilities are insufficient and cannot meet the social needs.Using constructivism,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into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trategieson the teachingmethods.

constructivism,task-based teaching,English ability

H315

A

1674-0416(2015)04-0133-03

[责任编辑:王靖宇]

2015-05-10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5lslktziwx-03)的研究成果

赵慧敏,女,1984年生,河北乐亭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图式建构主义语言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语言是刀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