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分析

2015-04-15 23:39奚肇庆周贤梅王醒芮庆林常宁郭涛仲景冯旰珠黄小民
江苏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薤白禽流感体温

奚肇庆周贤梅王 醒芮庆林常 宁郭 涛仲 景冯旰珠黄小民

(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3.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中医药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分析

奚肇庆1周贤梅1王 醒1芮庆林1常 宁1郭 涛1仲 景1冯旰珠2黄小民3

(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3.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2013年3月底至2014年5月,我们收治了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在西医常规抢救、治疗的同时,根据感受温热之邪,卫气营血证温病学的发生、发展规律,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进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病可分为初期、进展期、危重期和恢复期。初期多从卫气、卫营同病辨治;温邪入营,仍需泄卫透邪,清热透营,通达募原,扶正祛邪;热与瘀搏,当加入散血、凉血之品;邪盛正虚,须要顾其阳气,安未受邪之地;恢复期应注意预防食复、劳复。

人类 H7N9禽流感 辨证分期 中医病机 中药复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伴有咳血痰,快速进展出现ARDS、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脏器损伤等,死亡率高。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在2013年3月底至2014年5月共收治7例重症患者,在西医常规抢救、治疗的同时,予中药辨证施治,积累了一定的诊疗经验,现从温病学卫气营血辨治角度探讨本病的证治。

1 辨证分期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表证短暂,传变迅速,多表现为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发病初期恶寒、发热、干咳无痰或夹血丝等,继之寒战、高热、咳嗽阵作、气喘息促,而后迅速进入重危症期,持续高热、喘促、厥脱等。按照中医卫气营血分期辨证[1-3]。

1.1 初期 卫气同病,痰热壅肺证,表现为恶寒发热,或高热,干咳少痰或血丝痰,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卫营同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咳嗽气喘,烦躁不安,或有斑疹,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1.2 进展期 气营两燔,疫毒壅肺伏于募原。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喘息难卧,神志昏愦,或痰中夹血,或有斑疹,大便溏泄,舌质红或淡暗、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滑数。

1.3 危重期 内闭外脱证。表现为高热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尿少或无尿,神昏,脉搏细数。

1.4 恢复期 邪退正虚,气阴两伤。表现为口干乏力,干咳纳逊,舌质淡紫红或暗红。

2 分期论治

“温邪则热变最速”,我们发现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发展很快,死亡率高。在收治的7例重症病例治疗中,我们体会到中药早期应用,可以阻断卫气、卫营向营血、厥脱的发展。

初期多从卫气、卫营同病辨治。恶寒、发热、咳嗽少痰等,继之寒战高热、气喘息促者,予清热透表,选方:银翘散、上感颗粒、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加减,中成药:热毒宁注射液。常用药:金银花12g,连翘10g,淡豆豉10g,麻黄6g,生石膏(先煎)30g,杏仁 10g,生甘草 5g,大贝母 10g,知母10g,生大黄10g,柴胡10g,青蒿10g,麦冬10g,桔梗10g,芦根30g。烦热溲赤加白僵蚕10g、淡竹叶15g。

若患者出现喘息痰多夹血丝,烦躁发热,为病邪渐入营分,可予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苇茎汤加减。常用药:葶苈子10g,紫苏子10g,炙桑皮10g,生薏仁15g,桃仁10g,大贝10g,生石膏30g,郁金10g,栀子12g,黛蛤散15g,大青叶15g,茅芦根(各)15g,甘草4g。

进展期热邪迅速入里,患者出现高热喘憋,为气闭毒蕴、气营两燔证,此时患者体温多高达40℃,恶寒,寒战,大热大汗,烦躁,痰血,方选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等加减,中成药可予复方薤白胶囊。常用药:生石膏30g,大贝母10g,生晒参6g(津伤用西洋参6g),葶苈子12g,紫苏子10g,薏苡仁15g,桑白皮10g,炒山栀12g,水牛角30g,熊胆粉1g(分冲),茅芦根(各)15g,甘草4g。寒战高热,腹胀便结,舌苔黄腻,加柴胡10g、黄芩10g、生大黄6g清热化浊。

若邪伏募原,流连气分,挟湿挟痰,予芳香泄湿,方选达原饮、人参达原饮、三仁汤等加减,中成药可予复方薤白胶囊。常用药:蔻仁6g,石菖蒲10g,橘皮8g,桔梗8g,枳壳10g,葶苈子10g,黄连5g,半夏10g,栝蒌12g,薤白12g。

恢复期患者多表现为伤阴,可加生脉饮、参麦注射液。气喘动则加重,乏力舌紫,予参苏饮加桃仁、丹参、虎杖等活血化瘀之品;气虚津损偏阳气衰加红参6g、黄芪15g,偏阴津伤加西洋参6g。

3 证治特点

3.1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可归属于温病学范畴 此7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多在清明、春分时节,属“春三月”,地点在吴地之域,地处江湖水域。患者舌质多偏红、绛,苔见腻,其病变特点诚如叶天士《温热论》[4]“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湿与温合……浊邪害清也”,符合温病卫气营血的发生、发展规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高热、咳嗽喘息、痰血,是温邪“首先犯肺”的症状,继之出现高热、烦躁神昏等重症,是病邪沿卫气营血传变入里。

3.2 温邪热变最速,应予泄卫透营、清气透表 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则热变最速。”人感染H7N9禽流感属温病范畴,病位在肺,虽有表证,热变最速,热势亦高。患者入院时病程均大于5天,均予以奥司他韦抗病毒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高热临时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解热镇痛或物理降温。给予中医药治疗时7位患者体温最高40.2℃,平均体温(39.03±0.79)℃。辨为卫气同病证,予金银花、青蒿、石膏、麻黄、杏仁、蝉蜕、淡竹叶、鸭跖草等清热透表、止咳平喘。根据治疗方案予抗病毒、抗感染后4~5天,有3位患者体温仍高达39.7~40.3℃,或体温降而复升,大热大汗,烦躁痰血等。细察患者,舌淡绛色中兼淡黄腻色,即病邪从卫气迅入气营,当属气营两燔,痰热未清。根据叶氏“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用犀角、竹叶之属”,予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千金苇茎汤、参苏饮等加减,除金银花、栀子、柴胡、羌活等“辛凉散风”外,复入水牛角、熊胆粉、黄芩之类清气凉营解毒、宁心除烦镇咳。宗叶氏“营卫同治”、“气营同治”,有4位患者热退烦除,痰血渐平,因泄卫透营、清热透表,而汗出热退,肤凉脉静。

热毒宁注射液中青蒿性寒微辛,辛香透散;金银花性味甘寒,辛凉散风;栀子性味苦寒,能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热毒宁注射液既能使风热之邪从表透解,又能使热毒邪气从内清泄,达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深合清气透表之法。

泄卫透营、清气透表之法,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高热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起效时间(体温下降0.5℃的时间)5.71h,解热时间(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时间)80.8h,有2例无效。随着体温的下降,血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动脉血气PO2、指脉氧SPO2上升,超敏CRP下降,缺氧状况、呼吸衰竭程度明显改善。

3.3 湿与温合邪伏募原,应予辛开苦泄 该病变特点诚如 《温热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湿与温合……浊邪害清也”,虽“温邪则热变最速”持续高热,然咳嗽气喘,中脘痞闷,气上冲胸,大便溏稀,舌苔黏腻、垢腻,或黄或浊等常伴左右。“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正合3位患者病邪流连气分,邪伏募原,病程缠绵的病机变化。

《温热论》:“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患者高热,咳嗽气喘,咯痰量多,中脘痞闷,气上冲胸之症候,湿热、痰热阻于胸脘,气机郁滞法宜开泄。拟方蔻仁、石菖蒲、橘皮、桔梗、枳壳、葶苈子、黄连、半夏、栝蒌,或予复方薤白胶囊即小陷胸汤加薤白,辛开苦降,化痰平喘,调达气机,颇合叶氏“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原意。

《温热论》:“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3位患者大便溏稀,日2~3行,多则4~5行,舌苔黏腻、垢腻如碱,或黄或浊,长达一周余未化,此为热毒蕴湿,邪伏募原。叶氏告诫:“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募原达出矣。”薛生白《湿热病篇》曰:“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石菖蒲、六一散等味。”故以槟榔、石菖蒲、鸡苏散、黄芩、苍术、川朴、六一散、茯苓、薤白、草果仁等开达募原,辟秽泄浊。在对其中3位患者的治疗中,我们在达原饮基础上,加入人参,扶正祛邪,先安中焦未曾受邪之地,患者苔腻渐化,胸次渐开,痞消气畅。我们体会到,加强泄浊利湿,使邪有出路,有利于病情的尽快恢复和H7N9病毒核酸的转阴。

随着体温下降,6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O2从43~55.1mmHg上升至75~80mmHg,氧合指数(PO2/FiO2)由92~176mmhg上升到227~288mmhg。期间呼吸机参数逐渐降低,间歇脱机,后仅以鼻导管吸氧,整个病程未使用有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使用原则:给予无创治疗2h后,氧合指数仍小于150mmhg,呼吸困难或窘迫改善不明显,影像学检查病变进展迅速)。

3.4 热与瘀搏,当加入散血、凉血之品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多舌显紫色,或淡紫或紫暗或淡紫绛,历病程初期、进展期和恢复期。7例患者各素有痹证、肺胀、肺大泡史,初期右下肺及右中肺局部片状影,进展期双肺感染。叶氏论紫舌:“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故在患者初期、进展期处方中加入桃仁、白茅根散血凉血,进展后期、恢复期加入丹参、琥珀、虎杖散血活血之品,治疗后4位患者经动态监测影像学变化,左肺实变明显吸收,右肺斑片状模糊影感染灶逐渐吸收,病变密度增高,两侧减为局部胸膜增厚粘连。

3.5 温热邪盛正虚,须顾其阳气,安未受邪之地

《温热论》中时时论及阳气,言“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高热患者入院初期卫营证见寒战高热,主治透表清热,佐以益胃补气之生晒参、甘草之品,是冀其战汗透邪,以挫热势。邪迅入气营,气营两燔,痰热未清,温热之势难以顿挫,有3位患者入院后数天体温仍高热不退,遵叶氏“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在“泄卫透营,两和可也”,清气透表、凉营解毒的同时,加大益胃补气人参的用量,待患者舌质渐红绛而改为西洋参益气养阴,再战汗而解,汗出热退,肤凉烦除。扶正祛邪,有利于外周血白细胞的提高和病情的恢复。

“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祛邪的同时酌加扶正之品,体现了叶天士治疗温病固护阳气的思想。在整个病程中,早期、中期病情缠绵之时,采用补气的方法,阻断了病情发展,提高抗御病邪的能力。扶正、益气,予人参、黄芪,是中医药治疗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要治法和指导思想。治疗中亦常辅以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顾护阳气阴津,稳定循环、呼吸功能,此为叶氏益气战汗,透邪除热之变法。

热深厥深,疫毒壅肺,内闭外脱[2],阳气暴脱。患者顾某在高热退后体温又复升至39.3℃,心跳呼吸骤停而亡,说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情凶险,危重症患者体温复升应注意病情加重和恶化。

4 典型病案

季某某,男,72岁,南京市军队离休干部。

2014年1月17日因“恶寒发热伴干咳1周”收住入院。发病前3天有活禽宰杀接触史。2014年1月18日诊,恶寒发热,体温维持在38.6~39.7℃,咳嗽痰黏,时有头昏乏力、心慌胸闷,高热时腰酸明显,纳差腹泻,夜寐烦躁。舌淡,苔白厚,脉浮弦。查体:T 39.7℃,P 72次/min,R 22次/min,BP 130/80mmHg。神志清楚,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稍粗,两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SPO2在90%~93%之间波动。入院诊断: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2级,甲状腺癌术后。中医诊为外感高热,风温,喘脱。证属卫营同病证。治宜辛凉泄卫,清热透气。处方:

桑叶皮(各)10g,银花 10g,牛蒡子 10g,桔梗6g,淡竹叶10g,芦根15g,杏仁10g,浙贝母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贯众10g,藿佩兰(各)10g,陈皮6g,焦楂曲(各)12g,甘草4g。2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14年1月20日,患者病情加重,进展迅速,转至ICU。外送痰标本及血标本检测甲流病毒,次日下午接南京市卫生局及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通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恶寒发热,午后为重,T 38.3℃,呼吸喘促,气急憋闷,咳嗽咯痰,色白量少夹有血丝,口干口微苦,小便色黄,大便稀溏,肌肤无斑疹。舌质淡紫黯,苔灰黄垢腻,中裂,少津,脉细滑少数。已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辨为温邪未退,伏于募原,治以益气扶正、通达募原。处方:西洋参 6g,黄芪 12g,苍白术(各)10g,黄芩 10g,柴胡10g,川朴8g,槟榔10g,石膏30g,鸭跖草15g,石菖蒲10g,鸡苏散15g(包)。4剂。予复方薤白胶囊0.35g/粒,6粒,1日3次。

2014年1月24日,患者精神良好,无发热,双鼻塞吸氧5升/min,间断使用无创呼吸机,夜间阵发性咳嗽,痰液稀薄,无咯血,无胸痛,喘促动后尤甚,纳差,大便稀溏,口干,舌见裂纹。高热已平,气虚津伤,痰闭毒蕴。以益气健脾,行气化湿兼清余热,佐以活血通络。复方薤白胶囊续服。1月20日方去柴胡、石膏、鸭趾草、鸡苏散,加炒山栀12g、淡豆豉10g、茯苓12g、丹参12g、生甘草4g,3剂。

2014年1月28日,症情尚平,呼吸稳定,无发热,夜间咳嗽有缓,无血丝痰,大便偏软,日1~2次。舌质淡黯红,苔前腻渐化,根灰黄,中裂,脉细滑。治踵益气泄浊。上方去炒山栀、淡豆豉、甘草,加生薏苡仁15g、桑白皮10g、六一散12g,3剂。复方薤白胶囊续服。

2014年1月29日,服用益气泄浊之品颇佳,已脱机,咳嗽平,咳痰量少,唯动则气喘,大便溏软,日二三行。舌质淡黯红,苔中裂,根淡黄腻,脉细滑。为邪伏募原,而苔腻浮滑,应防灰中有火,复入泻肺平喘之品。复方薤白胶囊续服。处方:西洋参6g,葶苏子(各)10g,黄芪12g,苍白术(各)10g,黄芩10g,茯苓12g,薏苡仁15g,槟榔10g,石菖蒲10g,丹参15g,生甘草4g。5剂。

2014年2月3日,患者咳嗽喘息不著,偶有胸闷,咯痰量少,能进食稀饭汤类,唯站立下肢乏力,时有汗出,小溲不畅,或觉腹胀难出,色黄,大便日1~2次,质软。舌淡紫红,苔中裂,舌根淡黄腻,脉细弦滑。复入淡渗之品,处方:西洋参6g,葶苏子(各)10g,麦冬10g,苍白术(各)10g,赤白茯苓(各)12g,生薏苡仁15g,槟榔10g,枳实10g,淡竹叶12g,炒山栀12g,丹参15g,黄芩10g,黄芪12g,甘草4g。5剂。

2014年2月8日,患者已能下床站立,活动后觉乏力,加之亲友探视,心慌,胃纳有增,大便偏软日一行,腹胀已除,大便小溲解之无力,夜寐欠佳。舌淡紫黯红,苔根黄腻稍化。仿叶天士温热病后期,予宁心化瘀之品。2月3日方去赤茯苓、槟榔,加连翘12g、茯神12g,5剂。另琥珀粉5g(蜜调)分2次口服。同时嘱适情志,进食易吸收消化之品。

2014年2月11日,2次送痰标本复测甲流指标阴性,胸部CT复查:两肺肺炎,两侧胸腔积液,少量心包积液,与前片比较两肺感染有所吸收,由ICU转至普通病房。于2014年2月16日出院。

按语:患者温病之初,体温达39.7~40℃,痰中带血,气分壮热,为卫表证、卫营同病,痰热未清,治宗叶氏“泄卫透营”,予桑叶、桑白皮、银花、牛蒡子、桔梗、淡竹叶、芦根、杏仁、板蓝根、大青叶、贯众、藿香、佩兰辛凉泄卫,清热透气。二诊痰中见血,热势稍退,午后为重,体温38.3℃,“入营由可透热转气”,故予西洋参、黄芪、黄芩、柴胡、石膏、鸭跖草益气扶正,清热透表。热退,痰血不复。患者大便稀溏,苔灰黄垢腻,为湿热阻遏膜原之证,治予辛开苦降,化痰平喘,条达气机,“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肺”,如杏、蔻、橘、桔、薄等轻苦微辛、流动之品可耳,槟榔、石菖蒲、鸡苏散、黄芩、苍术、川朴、六一散、茯苓、薤白、草果仁等开达募原、辟秽泄浊,中成药复方薤白胶囊,辛开苦泄。患者小溲解之无力,夜寐欠佳,舌质黯红,据叶天士“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之理论,在病程后期、恢复期加入丹参、琥珀散血活血、通窍利水、宁血安神之品。患者年过半百,阳气渐衰,H7N9禽流感病因病机中热邪与湿邪互相交织,清热则邪退正虚,阳从汗泄,且清热药物能够耗损阳气,而湿邪困遏,也易耗损阳气。故于达原饮中加补气之品,方中以西洋参、生晒参、黄芪等,益气生津,托毒外出,先安未受邪之地。恢复期健脾化阴,配白术、甘草,旨在养阴益气、健脾益胃,以善其后。

要注意预防食复、劳复。热病初愈,元气未复,余邪未尽,起居无常,饮食失节,劳累过度,易致疾病复发,此时调养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大病初愈,胃口亦大开,站立活动,亲友探视,情绪激动,交谈时间甚长,但活动后乏力明显,时有汗出,心慌胸闷,微烦,腹胀,舌根淡黄腻,此皆劳复、食复之象。以病新差,人强予谷,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无形热邪郁滞胸膈、胃脘,故出现乏力、汗出、心慌、胸闷、微烦、腹胀等症状。仿《伤寒论》“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之意,以枳实、炒山栀、连翘宽中行气,清热除烦,消食化滞。同时叮嘱患者,应当避免情绪激动,适度活动,进食易吸收消化之品,以慢慢恢复机体正气。

注意情志调摄,消除患者恐惧感。《黄帝内经》“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急危重症,病死率虽然很高,但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志活动,鼓励、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恐惧感。

5 结语

根据温病学温邪上受,传变迅速,气营两燔,湿郁阴伤的发生、发展规律,我们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按卫气营血辨治,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7例患者仅1例死亡。以扶正祛邪为宗,透表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泄浊、益气护阴养津,方以银翘散、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泻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参苏饮、达原饮、复方薤白胶囊、热毒宁注射液等随证出入,配合泄卫透营、辛开苦泄、活血散血、益气宁心等法,展示了良好的退热、化痰止咳平喘作用,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改善低氧状态[4]。通过对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探索中医药治疗烈性温热病、重症肺炎积累了一定经验,具有临床参考价值。拟对现代温热病中使用中药退热、抗病毒、改善缺氧、减少激素和扶正祛邪等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的研究。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司.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2版)》的通知[EB/OL]. [2013-04-10]http://www.moh.gov.cn/mohyzs/s3585/201304/ 826ca1fb686f41ab9e8938ecdfa46a70.shtml

[2]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EB/OL].[2013-04-03]http://www.jswst.gov.cn/gzdt/bmdt/zyygl/2013/04/ 0300000000729.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EB/OL].[2014-01-26]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g/201401/3f69fe196ecb 4cfc8a2d6d96182f8b22.shtml

[4] 奚肇庆.从温病辨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肺炎1例.中医杂志,2013,54(14):1258

R259.117

A

1672-397X(2015)08-0013-05

奚肇庆(1949—),男,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急重症、温热病、呼吸系统疾病。xzq49@163.com

2015-01-15

编辑:吴 宁

2008年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0807041)

猜你喜欢
薤白禽流感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薤白 白薤露中肥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响应面法优化瓜蒌薤白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